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悲剧终结者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97

分卷阅读197

    一时间他的自信爆棚起来,觉着自己已经学透了祖宗留下来的本事,是时候向着更广落得天地进发了。

    经济时代,从来不缺乏迷信风水玄学的人存在,而且这里面大多数还都是一些个富商们。

    特别是南下沿海地区,那里人们不仅有钱,而且许多人都比较推崇老一辈留下的风俗习惯。

    于是他决定去南方。

    “风水轮流转,也该是老子扬名立万的时候了!”

    第135章 真假大师2

    可是就这么孑然一身的直接南方闯荡,既没有名声,也没有牌面啊,想要一切从头来过,也太过艰难了,重要的是担心没人会轻易相信他,怎么办呢?

    原主思来想去的,还是决定就在这座城市摸索摸索,总结一些个经验之后,再借着闯来的名头高调的进军南方。

    于是,原主再一次把这几年的积蓄都给花了个干干净净,里里外外的好好的给自己包装了一番。

    甚至是请了几家小媒体,大肆宣传自己的事迹。

    时代不同了,人们的思想更加开化了,再面对这些事物时,已经不像早先年那样的谈之色变,绝口不提唯恐避之不及了。

    而且上千年的封建文化熏陶,华夏人骨子里留存的祖宗崇拜是无论如何也根除不尽的。

    其中就有着风水玄学之类的古老风俗文化,作为传承几尽断绝的现今,人们可谓是两极分化,不信的越发鄙夷,相信的也越发的痴迷。

    而国家的态度也十分的开明,在科学文明大行其道的当下,只要是你不利用这些东西作jian犯科,触犯法律,那么国家就不会对你的行为说三道四,毕竟经济快速增长了,人们追求个人信仰和迷恋某些风俗传统这样的事情,也算是在解决温饱后的一种精神食粮。

    再这样相对自由的时代大背景之下,原主靠着自媒体的宣传造势,以一个隐世玄学家族的名头开始了自己风光霁月的日常。

    原主再一次成了有钱人,并且是过得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惬意自在起来。

    久而久之,原主已经不再满足于给人看个墓地风水,摆弄个庭院旺局这类小打小闹的活计了。

    原主一直心心念念的都是那本玄门易学里面记载的各种神奇易术,这些就是原主一直没能学会的余下的两三成内容。

    因为这些年的实践证明,这本书里记载的内容是真的行之有效的,举例说明的话,那就是这些年凡是他按照书中记载内容给人摆弄的风水局,全都是一一应验。

    那些雇主们的家庭无不是兴旺发达的光景,虽然没有出现特别富足的豪门大户,但是远超小康生活的富裕家庭还是比比皆是的。

    如果说一两个事例可以称之为是巧合的话,那么这百分之百的成功率就值得人们推敲了,让人们不得不信服了,更别说是原主自己了。

    也因此,原主就对那些求仙问卜,奇门遁甲,请神抓鬼的手段越发的心痒难耐起来。

    原定的南下成名的计划,也被他给搁置了,他又一次散尽家财回到了当年的小村庄。

    这正应了原主当年的那番自大的话语,将这一生过得潇洒不羁,自由自在,真的做到了视钱财如粪土的地步。自诩世外高人的他,连带的把孩子都给忘了个干干净净。

    只不过他唯独放不下的就是名声,他的理想已经不同以往了,他想的是要在这个时代里,成为众人仰望的仙家一般的存在,没错!他想要封神成圣!这是根植于骨子深处的唯一执念。

    村子的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老一辈的人们全都已经不在了,村里的人们甚至都已经忘记了慕家的事迹。

    他找到了当年的那个小道观,这一次他做了充足的准备,利用这些年赚的钱财,搜罗了好几本玄学方面的孤本真迹,想要再一次求教那位道人。

    可惜道人不在观里,道观还是那个道观,似乎这十几年的风霜雨雪不曾在这里留下任何岁月的痕迹一般。

    只不过,道观里没了道人,却有一位小道童。

    说明来意之后,道童知会他说:“师傅外出云游去了,几时回来那就说不准了,有时是三五天,有时是三五月,这位善信可以留书一封,记下您的联系方式,待得家师归来,好差人通知您一声。”

    原主有些不甘心,随即问道:“你家老师,有没带电话啊?喏!就是这样的东西,你见过吗?”

    小道童撇了撇嘴:“善信说笑了,智能手机我也有,只不过我家师傅不喜欢用这些东西,所以他没有带。”

    原主无奈只得是选择一个笨方法:“那我在这里挂单行不行?”

    道童说了:“自然可以,如果是以道友的身份挂单,那就要尊崇道家的规矩,请您准备棕蒲团、便铲、缘瓢、引磬。衣、巾、布袜、布鞋缺一不可。衣服必须内外圆领,蓝色,两袖下垂与手长相等,袖宽一尺四寸。戴一字巾或者混元巾。布袜要高腰的,鞋子要青布双眼的。而且您要自己动手煮饭解饥。这些规矩您是懂得吧”

    原主哪里会知道这些门道,他又不是道士,只不过是听说过,借宿道观一般叫做挂单,他自诩玄门高人,自然是要在小道童面前显得体面些,才随口说了这么一个专门术语罢了。

    他当然不知道,所谓挂单,一般是对同是道门的游方道人设下的接待礼节,而且道观还会对请求挂单的道人进行盘问。

    一般会问在何庙修行?从何处来此?名姓、法派、辈分、师父名讳、是否来过这里等。

    然后是背经书。背完经,由号房填单,写明住几天。挂单者拿了单,才可以转身取自己的行李。进了庙门还要接受庙规教育,要与堂主、殿主见面,因为挂单的人要参加观里的功课。

    看到原主面色茫然尴尬,小道童笑了笑:“我看善信您也不像是个道士的样子,盘问的话我也就给您省了,我猜您应该是想要借宿吧,我们这里虽说是个小庙,但是家师交游广阔,还是准备了几间静室的,如果您以香客的身份借宿的话,我们会全程提供免费的食宿的。”

    原主此次前来是要求教人家学问的,自然不能以客人身份自居,连忙摆手道:“多谢小先生,食宿方面我可以出钱购买,不需要你们破费的,我只是想暂住这里等你家师父回来。”

    小道童露出纯真的笑容,点了点头:“钱财就免了吧,如果有心,每日里一柱清香敬上经堂就可以了。那么我就给您安排起居了,一日三餐跟着我吃就行了,我们这里粗茶淡饭吃惯了的,希望善信您到时候能够体谅,可别说我照顾不周啊。”

    原主赶忙应下:“应该的,应该的,麻烦小先生了。”

    原主这一住就是小半个月的光景,坐等右等的就是不见道人归来,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