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同人小说 - [且试天下丰兰息中心]紫金山在线阅读 - 15 紫金山

15 紫金山

    青玉案,八珍馔,红酥手执黄藤酒,酌酒与君君自宽。

    “三弟,酒已斟满。”

    丰兰息又一次放下烧蓝银酒壶,见丰莒还维持着捧盏的姿势痴痴瞧着他,便出声唤他回神。丰莒啊的一声轻呼,也不尴尬,将琉璃盏搁在桌上,明目张胆地只是盯着他看。

    “丰兰息,这世子华服,你比我穿得好看。”

    丰兰息是被夸惯了的,他噙着属于胜利者的微笑,由着一身素衣的庶人丰莒说些在史书上无处落脚的醉话。

    “你喝得爽快,就不怕酒中有毒?”

    “你不会。”丰莒脸侧被他掌掴的淤青尚未消散,此刻轻轻摇头,却是如此的笃定而闲适,“你不屑。”

    “二哥啊,”丰莒借着酒意,摸上了方才让他看呆了的那只手,亲昵地摩挲着一枚枚温润的骨节,“你我从小针锋相对,像这样的举杯对饮,满打满算也才只有三回。十三那年,是环娘侍的膳。上回呢,我志得意满,满心想着那是送你倒台的酒。这么多年了,终于让你也为我斟了一次酒。”

    丰兰息已不必与他虚与委蛇,便顺着心意挣脱,哂道:“为兄应当的。”

    “好个应当的,也不知这世上哪来那么多应当,为什么就应当。”丰莒醺醺然地嗅着刚被拂开的手,“为父者应当慈爱,为兄为弟者,应当友悌。咱们父子四人滚作一团,不应当罢?可辜负了你这一身兰馨,又是更大的不应当了。”

    “歪理,纲常法纪在上,哪有勘不破的该与不该。”见丰莒一副憨憨的醉态,丰兰息一顿,放柔了嗓音,“你喝了这许多的酒,想不明白就别想了,世事无常,谁又料得到明天呢?”

    “正是了,好比当日我见你藏身枯树,血衣褴褛,被树下几头灰狼吓得惴惴不安的模样,心中只有爱怜和疼惜,哪里想得到你还有穿上世子服制的一日呢?”

    丰兰息懒得理他,正要起身唤人扶这醉汉下去休息,丰莒突然一撑桌案,凑到他面前:“我已知晓狼群是你的算计,两只手同时伸去扶你,你去搭父王的而不是我的,我也怪不着你——那孩子呢?”

    丰兰息瞳孔一缩:“来人!”

    “那孩子呢?丰兰息!”丰莒仰天大笑,状若疯癫,“虽不知是四弟,还是王侄,或者是我的儿子也说不定……斗不过你,如何斗得过你,什么桃花夫人,你明明是武曌一般的人物啊!”

    他一抖肩,挥开了钟离的拉扯,深深一揖。

    “二哥,山高路远不胜寒,小弟心不够冷,先走一步了。”

    丰莒走了,宫中传来消息,凤仪宫梁上三尺白绫,一代王后也就此了结。倚歌灵前,钟离觑着自家殿下的神色,不敢作声。丰兰息跪坐在蒲团上,时时挺拔的脊背在此刻松懈下来,只是已经没有了一个温暖柔软的怀抱,让他安心地蜷缩。

    “母后,百里氏已死,您的仇,孩儿为您报了。”他垂着头,一手焚化着楮钱,一手却不自觉地搭在了小腹上,“他们都以为那也是孩儿算计的一环……只有您在天上,一定看得清楚。”

    “……直到他走了,孩儿才知道,他来过。”

    钟离听得鼻酸,轻轻说道:“殿下,明日是您的册封礼,早安歇吧。”

    与此同时,养心殿内,元禄小心翼翼地开口道:“大王,明日还要主持册封礼,早安歇吧。”

    雍王置若罔闻,他坐在御案边,手中捧着世子的印绶,楠木匣分明的棱角硌着他的虎口,让那里早已褪去痂皮的浅浅疤痕,又觉出些隐约的刺痛。

    翻倒的狼尸,湿漉狼狈的人,被紧紧握住的手。一个让他感到被全然依赖的拥抱,一道让他前所未有地慌乱的猩红,还有……还有被当作彩头的人,痛昏过去前怨愤的一咬。

    因着王上的严令,凡当日参与围猎者,皆对那场秋狝讳莫如深。那混乱的一日不能见诸笔端,却用一道疤痕,让始作俑者永远不能若无其事。它长久地提醒着,正是他过火的试探,致使丰兰息遭受那般的巨创。

    诚然将饿狼引向丰兰息并非他的授意,官差在百里家的私牢里,也搜出了眼线被扣押的妻女。但究其根本,是雍王先种下了恶因,才有今日无人不苦的孽果。

    这份愧怍不足以作为争储的筹码,至少能将红宝辔束之高阁,让囚鸟迈出樊笼。其实永平侯府未必就不是又一个囚笼,那么礼敬伦理法度的一个人,世间哪有他真正的自由呢?雍王看重顺服更胜才智,若非百里氏太怕丰兰息翻身,而撺掇丰莒逼宫篡位,这印绶的归属不会这么快便尘埃落定。

    鲁莽毛躁只是表象,雍王心知肚明,丰莒不缺心思和手段,走到乱臣贼子这一步,也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真正让他在满朝文武面前都忍不住震悚的,还是丰莒那番卸下了所有伪装后的剖白。

    雍王不得不承认,他不敢回顾那沸腾着恨意的目光。那会让他想起更多与他血脉相连的眼睛,有躺在病榻上,被断腿的疼痛熬得通红的;还有透过满屋血腥和艾草燃烧的薄烟,无悲无喜地望过来的。

    他总把选择的余地看得那么重,却走向了最别无选择的终局。

    忠于雍王数十年,元禄见证了一个根基浅薄的庶公子是如何走到一代雄主,已经习惯了揣摩喜怒不形于色的尊颜。但近来雍王一反常态,莫说是贴身服侍的大内总管,朝野上下都看得清楚。筹备册封大典是礼部的本职,王上事事经手、件件过问,已足表爱重,连送冠服这种差事都不用礼官和元禄,而是亲自登门,其内涵的情意便不是一句为君之道可以概括,必然还有血浓于水的拳拳之心了。

    元禄不知道的是,晌午雍王将他留在屋外,独自踏进永平侯府正堂,芝兰玉树的匾额下,并不是外人猜测的一派脉脉温情。

    丰兰息拜谢君恩,与当年领受鞭笞的模样何其相似,一样的沉默而恭谨。这是他们之间的常态,归府后更甚。一句话,雍王压抑了许久——这在从前是不可想象的——终于问出了口。

    “除了谢恩,你便再没有想与孤说的了?”

    “从前无颜,以是无言。”丰兰息回答,像一声怅惘的叹息,一如百转千回的命运,“如今儿臣归府,伦常稍安,赏赐名衔尊荣已极,还请父王莫要再赐下桃华春轿的恩典了。”

    “儿臣福薄,一向觉浅。母后走后,只有两个夜晚最是好眠,以是念念不忘。一为儿时献墨兰祝寿图,二是当年论策良城大堤,父王都开怀不已,留息同榻而眠。止有天伦,并无狎昵。儿臣有孝亲之情,存逐鹿之志,此心便不应再怀他念了。”

    曾让跃跃欲试者望而兴叹的山岳,在这个深夜里晃了一晃,轻轻垂下了头颅。雍王的额头贴在楠木匣上,五十寿宴上已隐隐可察的疲倦感咆哮着席卷而来,狂风过境,他是被摧毁的枯朽。

    他没有牙摇齿落,也还挽得动硬弓,驾得了骜马,鬓间夹杂的银丝,并不比昨日前日更多。

    ——但他老了,在那一瞬间。

    九重山巅风物短,霜石白叶更漏长。都说兰苑之于丰兰息,便如紫金山之于息妫。如今看来,君臣父子,一家百家,一代百代,又有谁不在重紫鎏金编织的华贵牢笼里呢?

    倚歌的愿望落空了,她心爱的小小的马儿呵,一杯断殇断去了踏雪无痕的自由,终究没能在春日暖阳里,悠然自得地出逃了。

    淳禧二十五年惊蛰,日出东方,炉蒸紫烟,侍卫鸣鞭,鼓声动地,百官列拜丹墀,韶乐声闻天际。凤尚书手持金节,引丰兰息一路越过车辂仪马、虎豹宝象,款款而行。雍王手执世子印宝,静候在奉天殿中。

    殿门外刺目的天光里,走来一道身影,像一道神谕。雍臣朝服止用黑白二色,更显得他紫衣金冠,浓墨重彩,要往青史写下空前绝后的一笔。

    丰苌站在文官列首,痴痴地望着他的观音。待元禄念毕了诏册,搢毕了玉圭,雍王受了丰兰息三跪九叩的大礼,便为他授印,等他站起身,与雍王并肩而立受百官山呼千岁,又分明比他的君父,更具备人主的气象了。

    丰苌望着望着,突然就堕下泪来。

    一座山倾坍,一座山新生。

    又或者,亘古的重山,歧路迢迢,无数代走进去,没有人走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