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经典小说 - 七零之漂亮泥瓦匠在线阅读 - 七零之漂亮泥瓦匠 第41节

七零之漂亮泥瓦匠 第41节

    不拆除重建,原址改建。

    茅草房最大的问题是维护结构的问题, 那就先在外围砌土砖, 对屋顶进行加固。

    经过陶南风设计的茅草屋顶, 严格按照一层山泥一层茅草的顺序进行铺装, 拍紧压实之后就能保暖、遮雨。再加上土砖墙挡住寒风, 知青们顿时觉得屋子暖和了不少。

    虽说不如江城知青点砖瓦房那么精致、阔气, 但住了这么久茅草房的知青们都知足了。

    “农场诗人”杜晨哲的诗《希望》被顺利发表之后, 诗兴愈发浓厚, 在新居落成之时还写了一首小诗。

    “飞翔——

    我的新房子

    有一面厚厚的墙

    我在这里游荡

    风来了

    展开梦想的翅膀

    飞翔……”

    看着手中的诗, 叶勤撇了撇嘴, 瞟一眼杜晨哲:“这一句风来了, 是不是另有他意?你对我们家南风还念念不忘?”

    杜晨哲拼命叫屈:“这里的风, 就是个指代, 你不要想多了。”他现在被叶勤拿捏得死死的,就怕她生气不高兴。

    对了,江城知青中的第一个谈恋爱的人,是叶勤。

    叶勤看上了杜晨哲的才华,主动追求。杜晨哲感激她帮忙投稿,感动她热情似火,虽然未来不知道在何方,但两人书信传情,正式建立起了恋爱关系。

    春天来了。

    秀峰山的树开始抽新芽,杜鹃开始打花苞,连青苔都绿油油的。空气中浮动着甜甜的香味,农场进入农忙季节。

    向北傍晚忙完回家,两个媒婆一起上门来。

    向北家是1948年春天从跑马镇迁到南坡村(后改为南坡大队)向家坪,一家三口,人口简单。

    这里山区的房子多是夯土砖、茅草屋顶,向北复员归家后翻修老屋,盖上小青瓦,一进三开带灶房、茅房、鸡窝、猪圈的宅子在村里算是独一份。

    媒婆是来替向北说亲的。

    田媒婆一张巧嘴死人都能说得活转来:“向北现在年青有为,才二十六岁就当上了农场场长,这可是国家干部啊。俗话说得好,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我这回给你说的绝对是打着灯笼也打不着的好姑娘。不仅人长得俊,干起家务来也是一把好手,村里村外人人夸赞,是个过日子的好对象。”

    柳媒婆殷勤地凑近来:“向场长现在位高权重,再说亲那可是好好挑挑。村里的姑娘哪里配得上向场长哟~我这边有个好姑娘,是南屏镇小学的老师,年青有文化,她愿意嫁到农场来。”

    向北母亲梁银珍也很瘦,圆脸盘,看着和善可亲,她腰间系一条深蓝围裙,听媒婆天花乱坠,笑得合不拢嘴:“好好好,都好。”

    向北还没表态,父亲向永福干完农活从屋外走进来。向永福看上去足有五十来岁,身材干瘦矮小,略有些驼背,满脸皱纹,麻布夹袄,身后背个竹编背篓。

    向北迎上前,帮父亲放下背篓,父子俩一高一矮,形成鲜明的对比。

    有媒婆上门是好事,向永福看了两个媒婆一眼,听她们叽叽喳喳说完,慈祥地看着向北:“北啊,你心里是个什么章程?”

    向北摇摇头:“不找。”

    向永福犹豫了一下,接过老伴递来的旱烟,吧嗒吧嗒抽了两口,没有表态。

    田媒婆与柳媒婆交换了一个眼神:“咱们坐下来商量商量嘛,彩礼钱都好说,关键是姑娘真不错,又都相中了向北,要不你们先相看相看再说,行不行?”

    梁银珍显然也有些意动,轻声开口:“北啊,要不咱先看看?”

    向永福从屋檐下扯了两串干红辣椒塞到媒婆手里,客气地说道:“咱们家向北当家,麻烦你们跑这一趟,向北说不找,那就不着急,请回吧。”

    等媒婆离开,向永福叹了一口气。

    “北啊,你今年十月满二十六,同村常贵、常春兄弟俩家,小时候经常和你打架的两小子,现在他们的娃娃都能打酱油了。我们年纪大了,你就真不想成家吗?”

    梁银珍也劝儿子:“你要是喜欢文化人,刚才媒婆说的老师不是很好吗?你可不能当了点官就迷了眼,不知道自己姓啥了。”

    回到家中的向北明显很放松,坐在竹椅上,靠着椅背伸长腿,一副慵懒模样,浅浅一笑:“妈,我心里有数。”

    向永福是个勤快憨厚人,平时除了吃口旱烟,没什么爱好。秀峰山土地贫瘠,就适合种玉米、土豆,还有……烟叶,他抽的旱烟就是自家种的。

    听到儿子说心里有数,向永福憨憨一笑:“有数就好,有数就好。你十六岁当兵,这么多年不在家,我和你妈白天晚上都揪着心咧。现在回了家,天天能看到你,满足了……”

    听向永福说到这个,梁银珍的眼圈便红了,撩起围裙擦拭眼角的泪水:“我和你爸每天提心吊胆,就怕你打仗出点什么事。人活着就好,活着就好,结不结婚、生不生子,妈不强求。”

    向北听到父母半点不勉强自己,双手交叠置于脑后,抬头看着屋顶那一片亮瓦。傍晚阳光透过这一片明瓦投射进来,映出橙色光芒,仿佛陶南风那一双眼睛,流光溢彩。

    他认真地看着那一片瓦,嘴角渐渐上扬,声音也变得轻快起来:“放心吧……”

    至于让父母放心什么,向北自己也不知道。

    他只知道自己心里藏了一个姑娘,这个姑娘个子高挑、漂亮能干、善良勇敢、单纯大方,她力气很大,她不爱说话,她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

    她有文化、有抱负、有理想,她懂建筑、会盖房、会修路,她不会困在秀峰山农场这一方天地,她会走得很高、很远。

    炸山的那一幕在眼前闪过。她踩在自己肩头,纤细胳膊挥舞着铁锤,却有千钧之力,仿佛神灵一般。

    如果能够成为托起她闪光的那个人,即使被踩在她脚下,自己也甘之如饴。

    她在农场一天,就护她一天周全。

    守在她身边,看着她不断地向上,一直走到自己够不着的地方。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难道眼睁睁看着她远离?想到这里,向北目光变得坚毅:若是舍不得,那就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强、更有力!

    到了晚上,向永福看到老伴从床脚樟木箱最底层翻出一个红布包,脸色就变了:“银珍啊,你把这个拿出来做什么?”

    梁银珍抬手摩挲着红布包,眼中带着深深的怀念:“你说咱们家北,到底像谁?”

    向永福摇了摇头,声音变得很低很低:“像他亲妈吧。”

    梁银珍将红布包紧紧贴在胸口,眼泪扑簌簌往下落:“我那妹子,也是个胸有成算的,不让她干革命,她非要去。偏偏连革命成功那一天都没有看到,只拼了命送回来这么个宝贝。”

    向永福走到她跟前,搂过她肩膀,安慰道:“不要去想了,现在已经是新中国,反动派已经被打倒,咱们家向北长到这么大,还当了兵,我们对得起革命咧……”

    梁银珍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妹子干革命,死了;妹夫干革命,没了音讯;咱家向南跟着他小姨,才十六岁就被杀了,人人说他是慷慨赴死,可是我心里痛!

    妹子还我一个向北,可我还是硬着心肠送他当了兵,差点死在战场上,我这心啊……我只想守着向北,看着他高高兴兴活着就行,我不想当官,也不想发财,我只想看娃娃活着!”

    向永福抬手帮她拭泪,轻声道:“你莫吵醒了娃,现在都好起来了,咱不搞革命,咱就在这向家坪种地。这里谁都不知道我们的过去,不用怕、不用怕。”

    作者有话说:

    《飞翔》这首小诗是我的闲来之笔,大家看着玩儿。

    向北的身世会在后面揭晓,现在还不到时候~

    第31章 穿书

    修路队日夜奋战, 一丝也不敢懈怠。

    道路从山上开始一点点向山下推进,眼看着只剩下最后五里路,修路队队员们一个个主动加班, 延长工作时间, 恨不得把每一分每一秒都利用起来。

    越是看得到希望,心情愈加迫切。

    陶南风将茅草房修建工作交给胡焕新,反正制土砖、压茅草的技术他都娴熟,自己则和萧爱云一起继续加入到修路队工作中去。

    虽说当了基建科科长,但陶南风更爱在施工现场工作。

    摸得到、碰得着, 每一锄头都能锄出一方土;每一铁锤都能凿出一块石,看着道路在眼前一点点成型, 这种感觉——真的很棒!

    直到这一刻, 陶南风才真正理解父亲为什么总不在家里,因为他也对这种感觉着迷吧?

    小时候父亲忙于工作,幼小的自己与继母、陶悠朝夕相处, 那个时候自己觉得被排挤, 对父亲生出一丝怨气。可是现在, 相隔千里、书信相联, 心中的那一点点怨气消散于无形。

    夜里, 煤油灯下, 陶南风会给父亲写信。

    “您送来的《山地建筑施工手册》非常实用, 我照着设计图改良了一下, 现在茅草屋顶不会再被风刮走, 也不会漏雨, 很有些野趣, 附图于后。”

    父亲回信:“小图已转给此书作者秦为清, 你秦叔叔听闻此书对你有用, 心中颇为欣慰。待此书修订之时会将小图补充进去。”

    陶南风:“道路设计不如建筑设计复杂,但考虑的问题一样不少。山路多曲线,如何适应地形、避让障碍,路线圆滑、顺畅、美观,每一样都得动脑筋。”

    陶教授:“寄来《道路设计规范》两本,望认真学习。基建科科长责任重大,需用心、尽力、尽责。”

    陶南风:“今年太忙,不知道家中一切可好?如果能够在下雪之前通路、通车,或许能抽出时间回家过年。”

    陶教授:“家中一切正常,我依然经常出差。一年半没有见到吾儿南风,甚是想念,盼农场道路早日通车,我在家等你归来。”

    看到父亲那一句“吾儿南风……甚是想念,等你归来”,陶南风的思亲之情涌上心头,对着信纸怔怔发呆。

    印象中父亲总是冷着脸,嘴角微微向下,显得十分严肃。只有当继母端上热气腾腾的饭菜、陶悠拉着他衣袖撒娇时,才会无奈地笑一笑。

    每当这个时候,陶南风就会躲得远远的。

    仿佛父亲、继母、陶悠他们才是一家人,自己只是个借住的客人。

    与陶悠换了工作安排,陶南风来到艰苦农场、陶悠去了清闲的图书馆,而这一切都是趁着父亲外出时继母擅自做出的决定。

    父亲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对陶南风不再吝惜言语,将那份深藏于心底的爱与想念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父亲是爱自己的。

    感受到这一点,陶南风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虽然母亲已不在人间,但自己与父亲的血缘牵绊却依然深刻。

    想到这里,陶南风走到宿舍堆放行李的地方,打开暗红色藤箱,就着昏暗的煤油灯光翻找着什么。

    “找什么呀?我帮你掌灯。”萧爱云举着煤油着灯走过来,豆大的灯光映照之下,藤箱深处有一点翠色闪过。

    陶南风赶紧将玉扣收入手掌之中,应了一声,合上藤箱。

    触手温润,这是母亲留给自己的一点念想。虽说戴着它会做恶梦,但每一个梦都在为陶南风提供助力。

    第一个梦,提醒她茅草房会垮塌;

    第二个梦,让她力大无穷;

    第三个梦,送给她挖洞技能。

    只是在第三个梦之后,因为在末世停留时间长让她有了心理阴影,这才将玉扣解下藏在藤箱之中。

    现在……

    陶南风再没有半分犹豫,悄悄将玉扣红绳展开,再一次挂在颈脖之上。心中有爱,何惧末世?

    这一晚,梦境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