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经典小说 - 七零之漂亮泥瓦匠在线阅读 - 七零之漂亮泥瓦匠 第126节

七零之漂亮泥瓦匠 第126节

    陶南风笑着回答:“放心吧,你们的意见我都整理好了,宿舍楼建得挺多。单元楼96户,鸳鸯楼108户,单身宿舍120间,大家就等着分房子吧。”

    老宿舍楼的居民都欢呼起来。

    回到家,陶南风的心中依然有些兴奋。

    记得76年1月,和萧爱云回家取行李,从毛巾厂旧宿舍楼出来的时候,自己脑海里冒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深感责任重大。

    终于迈出梦想的第一步,陶南风很有成就感。

    广厦千万间,先从这三百多套住房开始!

    这股兴奋劲,支撑着陶南风快乐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第一步,先汇报地质软弱土层的问题。

    陶守信知道陶南风的异能,觉得这事有些棘手。异能不能暴露,仅凭草木丰茂这一条没有说服力。

    对于浅埋基础,勘测组可能会采取浅井观测,对地层进行判断。即使是钻孔取样,为了节省成本也不会增加取样数量。江北民主路附近的地质条件良好,只有一条纵向的软弱土层,除非正好在那个位置取样,否则根本发现不了。

    陶守信亲自跑了一趟设计院,与院长沟通之后,要求勘测组在指定位置钻孔。陶守信在业内德高望重,院长非常重视他的意见,同意取样。

    只是勘测取样已经完成,现在正在平整场地,钻孔机再一次入场有些麻烦——院里两台钻孔机都不在江城。

    因此大家目前只能等待,先按照原计划进行设计。

    陶守信回来告诉陶南风这个消息,安慰她说:“钻孔机和勘测队现在湘省省城,一周之后才会回来,我们先画施工图吧,到时候如果确认再通知大家修改设计。”

    陶南风微笑道:“我人微言轻,和范总提起的时候她根本就不信。还是得您出马,幸好您相信我。”

    陶守信瞪了她一眼:“傻话!我不信你,还能信谁?”

    第二步,开始熬夜画图。

    没办法,时间太紧,要做的事情太多,只能熬夜。

    先前的图纸只是初步设计图,现在绘制建筑施工图,后续还有结构施工图,所有图纸都是一笔一画趴在图板上画出来的,耗时费力。

    这不同于范至诚的速写、线描,神似即可。

    建筑施工图将来都要晒成蓝图在现场反复使用,轴线、标号、尺寸标注……都非常规范,必须按照要求来进行。

    先在方格绘图纸上用铅笔画,再盖上一层透明硫酸纸,用针管笔描,不同的线条用不同型号的针管笔,因为粗细要求不同。每一个工程字都要求在画好的框框里书写,横平竖直、工整美观。

    陶南风做的便是描图员的工作。

    系部绘图室里,陶守信绘图,陶南风描图,父女俩分工合作,配合得天衣无缝。

    黄家发在一旁看得眼热:“可惜啊,我怎么就没个这么乖巧能干的姑娘帮我描图呢?还得苦哈哈地自己画、自己描。”

    陶守信看了他一眼,无情地戳穿了他的谎言:“胡说,系里不是有描图员吗?你别在这里装可怜。”

    黄家发哈哈一笑。

    到了施工图设计阶段,范至诚根本帮不上忙。他才研一,没有经过建筑学专业的系统学习,连建筑制图的基础知识都得补。曾经他引以为傲的速写功底这个时候半点都用不上。

    看到陶南风忙忙碌碌的样子,范至诚有一种nongnong的无力感。

    虽说黄教授说,不要和陶南风比,但他却总也忍不住。

    同样都是当过知青的人,同样外貌出色,同样喜欢建筑,怎么陶南风就能像树上新绽放的绿芽,仿佛从来没有经历过人间苦楚,透着生机与活力?

    而自己呢?因为容貌被sao扰,日子过得艰难无比,十二年回不了家。如果不是自己另辟蹊径,根本没办法读研。

    说实话,范至诚想和陶南风做朋友。她是教授的女儿,她有丰富的行业资源,她长得还不错……

    可惜,陶南风知道厉顺美的事情,对他不假辞色。

    范至诚此时的力量微小,根本就比不上陶南风。唯一能够胜出的,只有建筑效果图。

    总有一天,总有一天……他在一旁咬咬牙,不敢表露半点嫉恨之意,微笑着在一旁打下手。

    建筑施工图出来之后,工作便转到结构组。

    欧阳丞开始进行计算。

    从屋顶荷载开始,一直算到基础。

    陶守信提醒欧阳丞:“东面山墙下方可能有软弱土层,你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欧阳丞“啊”了一声,“上次没听范总说起啊。”

    陶守信沉声道:“我在第二次去现场的时候看到土层有异样,便和范总那边沟通了。设计院准备增加钻孔位,可是现在设备不在江城,出结果还得等段时间。”

    欧阳丞扶了扶眼镜,沉吟片刻:“这样,我先按180kpa的地基承载力来设计,适当增加东面山墙的基底宽度。软弱土层也要看深度,到时候等地质勘测结果出来再进行微调。”

    陶守信点点头:“好,就这么做。”

    一周之后,又到了设计院与江城建筑大学碰头的时候。陶守信、黄家发、欧阳丞等几位教授带着几个参与课题的学生,抱着成套图纸来到设计院会议室。

    当图纸铺开在大会议桌上时,立刻便被设计院负责结构设计的周斌质疑。

    “东面山墙的基础宽度为什么比西面山墙的宽这么多?这不合理。”

    欧阳丞呆呆地抬起头看着周斌:“不是说,地块东南有一条纵向软弱土层吗?所以我适当加宽基础,不然会造成不均匀沉降。”

    周斌瞪大了眼睛:“什么软弱土层?我怎么不知道?”

    两个人同时看向范雅君。

    范雅君作为项目的总工程师,也有些诧异。关于软弱土层,她只听陶南风说起过,怎么他们课题组就擅自做主了?

    第111章 坚持

    陶守信站出来。

    “我怀疑地块以东有一条软弱土层, 自南向北贯穿整个地块。我已经和王院长沟通过,请求勘测组增设两个钻孔位。”

    范雅君皱眉看向陶守信:“陶教授,这个事儿我怎么不知道?”

    陶守信“啊”了一声, “我上周四过来找你, 当时你不在院里,我就直接去了院长办公室。王院长说会和你通气,只是目前钻孔机不在江城,得等一段时间。怎么,院长没有和你说?”

    范雅君道:“没有。”

    她行事利落, 当下便起身往外走,推开会议室的门:“我去问问。”

    过得几分钟, 范雅君回到会议室, 有点不高兴地说:“王院长出差去了,估计把这事儿给忘了,真是的!”

    陶守信有些急了:“出差?忘记了?那我们的结构设计怎么办?”

    地基情况决定基础设计, 软弱地基土的存在肯定会影响各种数据,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 院长怎么这么不重视?

    陶南风看不明白。

    “范总, 你找我?”有人推门进来。

    范雅君招招手让他坐下:“邵东, 你是勘测组的负责人, 你来说说吧。”

    邵东将一份地质勘测报告放在桌面:“报告出来了, 地块的地形平整, 未发现不良地质现象。第一层为杂填土, 结构松散、土质不均, 严禁用做持力层;第二层为粘性土, 埋深大, 地基承载力为130kpa……”

    陶南风站在父亲身后, 一边听着邵东的简要汇报,一边认真看着父亲手里翻开的报告书页。

    地质勘测报告很厚,非常专业,后面附有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工程地质勘察剖面图、标准贯入试验直方图、土分析试验报告表……

    一边看一边想,难怪地质勘测组这么长时间才出报告,的确工作内容很多。

    按照勘测组的报告结果,持力层为粘性土层,进行强夯之后可以达到180kpa。

    听完邵东的汇报,范雅君对他说:“王院长有没有通知你需要增加两个钻孔位?”

    邵东哈哈一笑,翻开报告后面附的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王院长跟我说了,可是范总你看,就这么点大的地块,我们勘探点间距20米、探孔深度8~12米,科学合理,哪里还需要再增加探孔位?唉!我真是服了你们。”

    陶守信指着他打开的图纸,用手指在图纸右侧虚虚画下一条线。

    “这里,有一条贯穿地块的软弱土层,预估三米宽度,正好在你们探孔的盲区。”

    邵东看着陶守信,眼中带着一丝戏谑:“陶教授莫非有透视眼不成?地底情况如此了解!连三米宽度都能预估出来,那还要我们这些勘探组的人有什么用?直接您来看一眼好了。”

    陶守信皱了皱眉:“我只是凭经验的判断,并不能科学解释。所以还需要你们帮忙取样验证一下。”

    范雅君用一种异样的眼神看着陶守信。

    关于软弱土层的存在,是陶南风在现场提出来的,当时自己并没有重视。没想到陶教授竟然无条件地支持女儿的判断,这让范雅君有些无语。

    太感情用事了!

    同为女性,她对独立勇敢、充满朝气的陶南风很有好感,范雅君犹豫片刻,对邵东说:“既然陶教授有这样的判断,王院长也同意了,那就增加两个吧。结构安全是大事,小心一点也是应该的。”

    邵东见项目的总工程师发话,只得点头同意。

    “行……吧!只是钻孔机要下周才能运回来,可能要等一等。”

    陶南风与范雅君的目光相对,陶南风比了个嘴型:谢谢。

    范雅君瞪了她一眼,意思是:下不为例。

    两人虽然年龄隔了十几岁,此刻却如朋友一般,眼中都有了笑意。

    五栋住宅的施工图全部完工,结构师们在设计说明旁边加了一句——增补勘探点,若无地质异常则按图施工。

    陶守信笃定地相信陶南风的判断,范雅君给了陶南风机会,可是其他设计师,包括欧阳丞都在暗地里埋怨陶教授没事找事。

    “咱们按照勘察报告做设计就行了,何必多此一举?”

    “这么大的建筑项目,各司其职最好管理,陶教授非要干涉勘测组的事务,真是……唉!”

    “范总太信任大学教授了,依我们看啊,大学教授学术气息太浓,像这种赶进度的项目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折腾?”

    陶南风听到这样的声音,非常迷茫。

    她问父亲:“都说安全无小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为什么大家都觉得我们多事?”

    陶守信淡然道:“既然相信自己,那就不要在意这些闲言碎语。”

    陶南风:“这是我第一次运用异能探查地底,那团白线是不是代表软弱土层我并没有信心,会不会判断错误?”

    陶守信:“谁能无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断总结复盘,你就能娴熟运用自己的能力。”

    陶南风:“我是不是太过冒进?”

    陶守信:“庸者才会人云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