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科技女王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82

分卷阅读182

    ,急匆匆地离开。

    四个小时后。

    “对,就是他们。”

    柜台的大妈一眼就认了出来,“哇,上报纸了。”

    大妈准备伸手去拿,结果,被调查员给躲过了。

    “谢谢您。”

    说完,三人转身就走。

    稀罕。

    大妈念叨了一句,她们单位也有好不好,拿过来一看,妈呀,直接就被震住了,这两娃娃也太厉害了吧。

    罗兰他们还没有下飞机。

    学校就收到了消息,领导们已经乐得找不到方向了。

    横幅,循环播音这是必须的。

    想了想说道:“能确定两位同学什么时候回国吗?”

    他们必须要去接。

    嗯。

    两位同学不是喜欢奖金吗?

    校长决定,立刻向大老板申请,想必老板也是不会心疼这么一点小钱的。

    结果。

    打听不到什么回来。

    没关系,他们的家在这里,总是要回来的。

    好在,给大老板打电话,显然这个消息令对方十分愉快,他甚至还没有提起奖金,老板就开口了。

    “校长,外面来了好些记者,比上次更多。”

    校长整理了一下衣衫,“这是当然的,你让人招待一下,我马上就去。”

    学校热闹。

    秦家人也没有被他们忽略。

    去了秦家。

    见只有秦爷爷和秦奶奶在,立刻有记者打电话回单位,让他们派人去秦海和秦江的单位,至于这里,他们先采访了。

    听到两大孙子又获奖了。

    秦爷爷和秦奶奶感觉一点都不奇怪。

    这很了不起吗?

    这才正常好不好?

    至于什么国际大奖,既然他们孙子参加了,哪有不拿奖的道理。

    他们孙子从小到大都是这么优秀啊,对于他们来说,夸起孙子来,那真是有说不完的话。

    在家的他们还好。

    秦海和秦江此时已经是众人羡慕的对象了。

    虽然秦海平日里就挺出色的,可看着也没有利害到能培养出一个那国际金奖的儿子啊,别说同同事在纳闷,就是他的领导也很疑惑,若是他们没有记错的话,秦海的儿子也就才刚读初中吧?

    等到记者走后一问。

    默了。

    不想说话。

    对比一下自家孩子,伤心了。

    另一边工地上,秦江牢记着大哥的话,面对记者,能不说话的时候,就不说话。

    所以,全程基本上都是记者问得起劲,被采访的秦江和柳燕沉默以对。

    以为这样,就难得倒记者吗?

    看看满身尘土的秦江两口子,完全是一副底层劳动人民的形象,再看看工地艰苦的环境,拍下一些必要的画面,他们也能写出一篇感人肺腑的伟大父母教出天才儿子的文章来。

    事实上。

    这样的文章,特别受观众欢迎。

    科学院的领导最先看到的就是这些报纸。

    一个个感叹。

    不容易啊,在这样困苦的条件下,还能坚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果然,每一个天才背后,都离不父母的伟大付出。

    然而。

    一个小时后。

    收到调查员的消息报告后。

    没一个人认为秦江和柳燕伟大了,倒是被这一对愚蠢的夫妻气得脸色铁青。

    “简直就是胡闹!”

    “幸好,幸好,英华中学的老师早日察觉。”

    “是啊,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道理他们是懂的。

    两个天才,是堂兄弟,本是十分欢喜的事情,但要是其中一个,因为父母教育的问题,而被逼疯,逼死,那另一个,还会如现在这样的阳光开朗吗?

    天才的心思,实际上比普通孩子可能更脆弱,敏感一些。

    所以,越是天才,思想教育就越是重要。

    接下来的开会。

    领导发话,第一件事情就是处理秦江和柳燕这对夫妻。

    “给他们安排相对轻松的工作,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最低目标,就是不让他们拖秦大成小同志的后腿。”

    这个建议,其他人纷纷点头。

    接下来才是关于两兄弟的。

    “这两孩子也真是胆大,就不怕寄错地方了吗?”

    这话刚说出来。

    周院长就看了他一眼,好吧,这人是负责财政的,相较于会议上的其他同志而言,文化水平要低一些,只要能管理好院里的资金,更高科技的玩意,他不懂就算了。

    “若是我没猜错,他们应该懂一些黑客的技术。”

    有人笑着解释。

    其他人跟着点头。

    “现在最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两位小同志。”周院长敲了敲桌面,开口说道。

    “他们匿名,我认为,最好是当做不知道。”

    有人开口。

    立刻就有人反对,“这太危险了。”

    单单是那计算机技术,现在虽然还没有向民用发展,但在军方,特别是武器和各种装备上,他们已经看到了惊人的效果,最主要的是,两位小同志现在才十三岁。

    “他们就应该得到最好的教育,这样才对得起他们的那颗脑子。”

    “教育?谁来教?”

    有人反驳,“就说这计算机。”

    指着面前的计算机,“在这方面,我们院里有人还教得了他们吗?”

    还真没有。

    “我觉得他们学校教育得就挺好的。”有人发言。

    这一点,倒是没人否认。

    只是,什么都不做,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不能做太多,秦江和柳燕这对父母就是前车之鉴,现在的他们,可以说已经是非常出色了,哪怕我们心里对他们寄予非常大的希望,却也不能因为我的希望,而影响到他们的自然成长,揠苗助长的事情,我们不能做。”

    其他人纷纷点头。

    最后。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商议,决定,由周院长向上面申请,派相关人员去两位同学所在的省市,第一是保护安全以及杜绝一切社会阴暗面,务必给两位同学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另一部分人员,进入英华中学,加强两位同学的思想教育。

    想想,要是他们尽心竭力培养呵护出来的人才,最后出国留学,然后改了国籍,成为歪果仁,他们得憋屈到吐血。

    这样的事情,也并不是没有发生过。

    所以,两件事情都是同样重要的。

    至于两位同学在学习上的进度,他们倒是不打算插手。

    只是,这边会议还没有散,他的助理就敲了两下门,然后急匆匆地走了进来,“院长,出事了。”

    第124章

    罗兰和秦大为在京市下了飞机后, 是从特别通道离开的。

    领队并没有急着安排他们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