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农家子科举养家(种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07

分卷阅读107

    好办法扭转,只好借驱邪将阿昌人恐吓一番,至少能吓得他们短时间不用石枕。

    待将来有了健康活泼的新生儿,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才可能真正将这种恶习根除。

    在此之前——

    顾玉成摸出个硕大圆球,其上描绘粗犷五官,里面不知填了什么,随着他手指动作,那五官间或扭曲起来,又可笑又狰狞。

    宋六郎吓了一跳:“这是什么东西?”

    顾玉成轻笑道:“说教神器。七娘帮我做的。”

    他将那球放在桌上,来回转了转,“六哥且看,这球好比人的脑袋,大小是固定的。从来只见人有胖瘦之分,头骨却是不会变化。”

    “前面大,后面就小,前面小,后面就大。”顾玉成将那圆球来回挤压,最后挤出一张大饼似的东西,“要是睡个扁头,就注定有张大脸。走在路上,都比旁人显得更宽。”

    这示例太过惊人(悚),宋六郎忍不住摸了摸自己后脑勺。

    还好还好,他们家没有这个习惯……

    第78章 物尽其用

    “我道门古籍记载, 五百八十年前,曾有方姓人家, 连遭怪事, 五代之内, 少有后代成人。眼看着好好的人丁繁茂大户人家, 渐渐落成个三代单传,几乎绝后。

    方家老头儿思来想去, 求到了虚空真人观上,发下宏愿,要散尽家财修桥铺路。师祖感他诚心, 亲自出山,这一看之下大惊失色。你道为何?

    原来百年之前, 方家先祖曾在一块石头上磨刀, 刻下无数刀痕,后来看那石头光滑沁凉,还把它做成了两个石枕。

    谁知那石头并非普通石头, 而是块山精石。百年来风水日晒, 受日月精华,就开了灵智成了精怪。要继续修行, 说不得哪天就化成人形得了正果。

    可惜啊可惜, 它成了石枕!非但夜夜被人压着,不能汲取日月精华,还得时时承受一分为二的痛苦。这一年年过去,石头精怨气深重, 就琢磨起来怎么报复……”

    磕磕绊绊背完这篇“石头精暗夜报仇方头人悬崖勒马”,三笑真人长长出了口气,坐到竹椅上休息。

    他太难了!

    本以为了结阿昌族之事,能得条生路离开,没想到科仪刚过就被顾玉成扣下,让他带领九个徒儿上山下村,跟别人讲不能睡扁头。

    年轻俊美的县令满脸悲悯:“吓住乡民只有一时成效,釜底抽薪才是正道啊,大师以为如何?”

    当着虎视眈眈的衙役,三笑真人不敢有什么以为,当即表示唯大人马首是瞻,绝对把事儿办得漂漂亮亮。

    于是从那天起,他就和徒儿们背起了各种文章故事。有些是石头成精蓄意报复,叫人风邪侵脑浑浑噩噩;有些是生来福相,但因为扁头改变五官走势,导致命中无子;有些是人鬼情未了,但是奈何桥边一看对方脸大如盆互不相识,酿成悲剧;还有些是……

    总之林林总总,加起来都是一个意思:顺草木之天性,则草木繁盛,顺人之天性,则人杰地灵。天生的头型就是最完美的,如果坚违背天性强加干涉,是容易倒霉的!

    实际上脑袋形状和人的运气到底是个什么关系,三笑真人并不清楚。

    他只知道现在自个儿脑子里充斥了一篇又一篇的小文章,头都胀大了……

    灌下一杯凉茶,又到隔壁房间choucha了几个徒弟,三笑真人便回来继续背诵。

    他记性不怎么好,但是识字,能自己对着纸页来回看,隔壁就只能靠两个认字的徒弟凑一起,拼出来互相背记再教给其他人。

    听着叽里呱啦的杂音,三笑真人心里不期然升起个念头——

    要年轻时拿出这股劲头来念书,他不说考个进士,至少也能中个秀才吧?

    两只野雀扑扇着翅膀落在窗台,打断了三笑真人的思绪。

    他再次长叹一声,心说罢了罢了,这事儿想不得。

    他就是年轻三十岁,也写不出这么些花样繁多的故事,叫人看了就忍不住相信。还有那么个捏起来手感吓死人的圆球……

    啧。

    .

    顾玉成充分发挥物尽其用的原则,将三笑真人和他九个高徒安排出去,由衙役护送着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黔源宣讲”。

    当然,这个名字是他自己悄悄定的,对外说法是三笑真人和县令是故交,应县令请托,要在县里讲经说道,至少一年。

    这个时间,就是他给三笑真人定下的劳改时间了。如果表现不好,还能顺延。

    成日奔走又没有银钱,生活也不如从前安逸,三笑真人去年底收的三个徒弟趁夜跑了一个,又被逮回来继续忙乎。

    这下非但那机灵道童,其余人也知道自家师父和县令大人的关系不是表面那般看起来和谐,旧交是真的旧交,可惜不是交好,而是交恶……

    奈何他们从前跟着三笑真人骗取钱财享受生活,没有同享福不患难的道理。现在一个个都被顾玉成视作帮凶牢牢盯着,不是去讲道,就是去劳作,所有人都结实了一圈。

    他们的前辈谢东和范南因表现良好,获得了隔日轮流监工的资格,指挥众道士将县衙的地精耕细作,边边角角都收拾得齐齐整整。

    顾玉成对县衙劳力增多的情况颇为满意,趁闲下来的时候出去转悠,发现众人或是深信不疑或是半信半疑,或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反正不敢再给新出生的孩子睡硬物。

    不知是为了加强说服力还是为了报复,甚至有道童悄悄散播“顾县令生下来就睡软枕头所以才能考中探花”这种瞎话,现成的例子配合圆球挤压展示,很多人都露出惊骇的神色,甚至有女人当场发誓以后绝不让自己孩子睡扁头。

    顾玉成:“……”

    算了,且不跟他们计较,早晚要在劳动中脱胎换骨的。

    讲道活动热烈进行的时候,俸珠带着孩子悄悄回了阿昌族。

    顾玉成内心并不怎么赞同,因为俸珠的丈夫直到事件平息了才露面,张嘴就是恭喜她除了邪气以后不会妨害族人,对先前险些丧命的遭遇未置一词,恐怕并非良人。

    但是俸珠执意要回,神色坚毅:“顾大人,我们俸氏一族,是阿昌最古老的血脉,我太婆就是前任阿昌族长。我要回到族中,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保护两个孩子。等他们长大以后,我要争夺族长位置,恢复俸氏的荣光。”

    她的小儿子睡了一段时间的软枕,头型悄然变化,眼神明显灵活许多。她有预感,这孩子会是个聪明娃娃。

    她要回到族中,像太婆一样赢得族人的爱戴,保护自己的孩子,也保护更多的孩子。

    ……

    送走俸珠后,宋六郎私下道:“她那丈夫看起来人高马大的,没想到这么没用。出什么远门,差点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