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我家娘子猛于虎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89

分卷阅读189

    会稽太守身边的长史正是琅琊诸葛氏。会稽太守才能有限,可是胸襟宽广,豁达爽朗,听闻郡中诸葛氏颇具才名,便将人请到了府中任长史,出谋划策,事事少不得他。”

    “我与诸葛长史一见如故,见他膝下一子钟秀毓灵,少年才俊,便与其交换了庚贴,定下婚约。只待三年后成亲。”

    玉衡帝那叫一个悔啊。

    人是他派出去的,人家谢显当初是不大愿意的,这要是不去,上哪里结这门亲,还不妥妥的落他儿子身上?

    他不能拿诸葛小子如今一文不名就把这婚事给搅了,他知道在世家规矩里交换了庚帖就是定了亲,自行毁婚倒不是没有。可新安王如今正是培植势力,积攒名声之际,若传出夺人之妻,无异于自毁长城。

    而且世家看重门第,哪怕琅琊诸葛家只剩这一脉无根无基,那也是诸葛家,自带光芒万丈!

    当然,这只适用于顶级世家。

    普通的小世家,没落了也就没落了。

    “……萧老太君也认可了?令母也就这么同意了?”玉衡帝道:“琅琊诸葛氏,天下皆知,可是到底没落了这几十年,怕是家底也所剩无几。将令妹嫁过去,只怕受了委屈啊。”

    谢显不以为意。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再者,不还有我谢家吗?”

    一句话把玉衡帝又给怼没了回话。

    是啊,谁差钱谢家能差吗?

    只要诸葛家能舍得下脸接着。

    不过话说回来,是和萧大娘子定亲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吗,说话越来越直白了。

    “听爱卿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见见这诸葛小郎,到底是怎样的钟秀毓灵,能让爱卿这般喜爱,相识不久便急不可待地定下了婚事。”

    “魏得胜,传旨下去着诸葛——诸葛什么?”玉衡帝忽然意识到连名字他都还未听闻过。

    “诸葛长史,名复,字仲思,其子诸葛术。”

    “传他们父子二人即刻启程于建康觐见。”

    魏得胜应声而出。

    谢显不饮酒,玉衡帝也不好强迫个病秧子喝酒,就自己一盏一盏牛饮,直到一个酒足一个饭饱。玉衡帝吧唧吧唧嘴才道:

    “爱卿看来,新安王的王妃人选何人合适?”

    适才玉衡帝点到为止,也没说破,谢显也不算卷了他的面子。

    这时玉衡帝也就不藏着掖着,直接管谢显要主意了。可能是酒喝多了,有时他明显感觉脑子转的没有以前快了。

    “爱卿有何高见?”

    谢显静默半晌,说谁都是跟太子拉对立面,得罪人的事。不过,好在他并不怕得罪人。

    “既然皇上看好郗廷尉,为何不联姻以示友好?”

    说到郗廷尉,玉衡帝就是一肚子气,他让小六拜郗廷尉为师,是给小六拉助力,可那老家伙天天给小六讲的是什么——

    兄友弟恭,国之正统,口口声声都是维护太子的利益。

    这是给找了个活祖宗啊,天天让人数落。

    “郗廷尉朕看未必愿意,他呀……向着太子。”玉衡帝心理不平衡,不知道的还当太子不是他亲儿子,是他阶级敌人。

    “太子目前的确是国之正统,轻言易储动摇国之根本。”

    “你,爱卿——”当时难道不是他给自己提醒,为刘贵妃守孝三年后太子羽翼已丰?

    难道就是为了迎合世家们极力反对他让新安王守孝,于礼法不合,有失体统?

    谢显到底是几个意思,做人也是他,做鬼也是他?!

    而且还不愿与他家小六结亲!不要以为他看不出来!

    “皇上稍安勿躁。”谢显浅浅一笑,并不以玉衡帝之怒而惧,皇帝现在就是个炮仗筒,可是爆的快熄的也快。

    “郗廷尉所言并无过错,兄友弟恭,难不成他要教六大王目无尊长,不敬礼法吗?”

    “不过是所处立场不同。”

    玉衡帝闻言顿时茅塞顿开,是了,郗廷尉不过半路出家教了小六两天半的功课,又怎么可能为了这么点儿微薄的情谊投诚为其所用?

    可是一旦联姻,小六那就是郗廷尉的孙女婿,还不掏心掏肺地为小六谋划啊。

    毕竟事成,郗家女便是一国之母,郗家一家子便成皇亲国戚。有皇帝相护,于顶级世家还不是手拿把掐的?

    郗廷尉位高权重,郗家子弟能人辈出,不少实权在握,比谢家靠谢显一人独撑更堪为助力!

    第204章 捕风捉影

    唯一令人纠结的是,郗廷尉虽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可相貌实在丑陋。老了比年轻时还好看了些,倒是娶了个贤良淑德的夫人,可郗家的孩子个顶个儿地相貌都随了郗廷尉……

    这也是当初刘贵妃在世家圈里扒拉来扒拉去,生就把郗家给跳过去的根本原因。

    玉衡帝还记得当时刘贵妃一脸嫌弃地在他怀里说,郗家的闺女实在是毫无特色,明明看过这人但转眼移开视线,再转回来你就认不出来了。

    若是穿一样的衣服,你都分不清哪个是宫女,哪个是她。

    郗家唯一一个堪称秀气的,个子又蹿的太高,比新安王还高出一头,年纪也比他大上将近两岁。

    刘贵妃就是禀着各种挑剔,各种权衡,来回纠结,最后马上拍板定下了大长公主的外孙女徐六娘子,谁知宣城公主作那妖蛾子,萧大娘子毫发无伤,倒令太后和刘贵妃都对大长公主颇具微辞。那亲事也就此不了了之。

    只是今时不同往日,当初玉衡帝并未下定决心要改易储君,王妃称头便可。

    如今需要的不只是装点门面找个世家名门就可以,小六更需要实权派世家的倾力支持。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小六实在忍无可忍,大不了以后再多纳些美色,郗家的支持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玉衡帝牙一咬,眼睛一闭就着人打探郗家的小娘子去了。

    不到半日,收到的消息却令玉衡帝咬的牙都叫碎了。

    就连刘贵妃看不上那个比宫女相貌尚不如的郗家三娘,已然与王家六郎定亲;高个子郗家五娘更是备嫁,只等元月一过,人家立马就成亲了,比谢显还要早上一个月,急的那叫一个火烧屁股。

    他的贵妃死了没多少时日,可也没挡得住这些世家娶媳妇嫁闺女!一家比一家热闹,郗家更是双喜临门。

    摔。

    扒拉来扒拉去,矬子里面拔大个儿,与新安王年龄最接近的是九岁半,小新安王四岁,乳臭未干,牙还没换完,正中间漏风。

    玉衡帝第一反应,谢显知不知道。

    如果他知道内情,那摆明就是不想得罪人,主意他是给出了,可是执行不了。他就是再丧心病狂要给儿子助力,可也不至于找个未成年的小娘子,等不起啊。

    可他转念一想,倒也怪不得谢显,好歹是个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