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我家娘子猛于虎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15

分卷阅读515

    ,倒无端把责任推到了臣弟的身上。”

    “郗廷尉……老了,不复以往刚正。”

    永平帝:“郗廷尉毕竟是帝师,也马上就要致仕,爱卿别跟他一般计较了。”

    “郗廷尉年纪大了,早该致仕。”谢显道。

    “正是。”永平帝唏嘘不已,郗廷尉已经很老了,身子骨却还算康健,倒是阿爹阿娘正值壮年,却不得好死,居然都是被毒死的。

    不过说起郗谢蔡三家的纠葛,他也是服气谢显能干得出来,直接把人都给扔建康令那里裁决了。也是心黑手快了。

    要说谢显是真不惧和世家为敌,准确地说就好像是世家天敌似的,专门挑世家这些个下手。就没想过有转圜的余地。说郗廷尉刚正,永平帝看谢显才是,至少郗廷尉可不曾把自家儿孙给扔公堂上。

    “说起令弟,以往朕倒是曾经见过,确有远见卓识,朕十分仰慕啊。”

    谢显:这倒是和何蔡郗三个小郎一样的,那必然是之前皇帝口口声声称四咸时,他们与谢九有过交集,然后……自家九郎就以自身魅力把这几个小郎给征服了。

    “臣弟的确才学过人,只是生性不羁,令人头疼。”

    永平帝摇头:“正是这样的性子才叫人羡慕。朕就知道,谢家百年书香,教育出来的个顶个儿的都是国之栋梁。”

    “皇上谬赞。”

    谢显没半句举荐之意,然后眼巴巴看着皇帝就要告退了,没以退为进的意思,永平帝是打心眼里服了。

    就这么刚直吗?

    仔细想想,谢家那些个官职爵位还真没一个是谢显求来的,是皇帝他自个儿给的。

    永平帝没让谢显走出门去就给拦住了,虽说假是批了,可御医还是要给看看的,愣是让院判跑了一趟亲自给当着皇帝的面给诊了脉。

    一边诊脉一边,皇帝在一边还提起郗廷尉致仕之后空出来的位置,谢显的举荐人选。

    谢显兼任吏部尚书,问他倒也不错。

    但,当着太医院院判?

    “待臣回衙署与属官商议之后再行圈定,然后交予皇上定夺,如何?”

    永平帝微微一滞,谢显是知道他属意秘书监蔡启的,可现在又说与属官商议再呈给他,是几个意思?

    不想让蔡启上位?

    “那谢爱卿自己可有属意之人?”永平帝刨根问底。

    这时院判开好了药方,连忙起身告退。恕他耳朵没那么长,不想知道这些乱七八糟的权力争斗。

    想之前郗家三郎任职南海太守的事儿传出去,打杀了多少内侍宦官?

    他可不想万一有什么风声传出去,让皇帝疑心上他。

    第557章 撕破脸

    谢显整理整理衣袖,直想挥上一挥,不带走一片云彩就走!

    “……臣的意思,礼部齐尚书或可提一提,刑部郗尚书,以及中书监褚监君,秘书监蔡监君。这几位德高望重,资历深厚,都是够资格的。”

    闻听有蔡监君,永平帝点了点头。

    谢显:“想来陛下这里也已经有了属意之人,只是面子上的事儿还是要做的。不妨等年后,再由吏部提交人选,由陛下圈定?”

    这就是说刚才说那几个人里让他选?

    永平帝满意地点点头,要么谢仆射办事他放心呢,太体贴朕意。

    “那便依了爱卿。”

    “——那个药记得喝啊,爱卿身子乏累,也是该好好补补。”永平帝叮嘱,“院判每三日过去给爱卿诊脉,有任何不适也好及早治疗预防。”

    谢显:确定要每三天让太医院院判跑一次?

    知道的是皇帝关心臣属,怕累死他这头驴,不知道的还当他真要死了呢。

    “多谢陛下关心。”他随口应下,不想再和永平帝掰扯,没意义。有这时间他还想早点儿回家陪他家娘子呢。

    ###

    谢显这边一切顺利,只想着回家看着娘子坐等儿子降生了。谁也料想不到他才在皇帝面前埋了个伏笔,只等和郗家上演一出大戏,却突然跑出来个搅局的。

    郗廷尉和谢显在雅舍那么一闹,瞬间就传遍了建康城。

    在建康,如果有能与谢家相抗衡的,那也就是郗家了。

    而郗廷尉却不是谢显可比,谢显充其量是这两三年的后起之秀,哪怕在谢侍中之时谢家几乎覆灭,谢显这是仗着从龙有功,才带着谢家重塑昔日的辉煌。

    郗家就不同了,从大梁开国郗家就一帆风顺,不能与王家争一时之锋芒,可是人家却一直稳扎稳打,四平八稳地屹立不倒。

    往小了说,不过是小辈们间的争执,长辈说合说合也就压下去了。

    可是往大了说,郗十二郎掉的那个孩子是郗家第四代嫡玄孙,那是一桩人命——

    当然,谢家也夹着一条人命,产后大出血而亡,数数就有两条人命了。

    所以,掰了倒也不足为奇。

    旁人看热闹,蔡家却看的门道,要说虽然之前也都说是小辈们的争执,蔡袁氏就已经很不满意。多大的事儿,就往衙署里闹?

    要是旁人家,她还不至于这么生气,谢显他娘是她嫡亲的妹子,怎么也还要管她叫声姨母。

    谢九那是庶出二房的郎君,论身份,论远近,哪里比得上他们家二郎?

    从他亲姨母肚子里爬出来的!

    蔡袁氏夫人四十九岁,比谢家袁夫人要大了八九岁,眼瞅着过五十大寿了,脾气随着岁数也越来越大。

    谢显把几个郎君往公堂上闹蔡袁氏就不干了,就要找到谢家说道说道。

    可是蔡监君压着,因此还和蔡袁氏吵了一架。

    永平帝有意擢升他做廷尉虽在他面前没露口风,可是他却早得了风声,近些日子越发的谨慎小心,只怕临门一脚再出了纰漏,到嘴的煮鸭子再飞了。

    要说他恨不恨谢显,那是必然的啊。

    不过是些鸡毛蒜皮的事,长辈们通个气儿也就罢了,居然还闹到建康令那儿。

    这不是起高调,给自己竖牌坊吗?

    可是关于升职的事儿到底没跟蔡袁氏跟前露,之前郗三郎任临海太守的事儿传出去,最后还是拿庶人王氏残留宫中的钉子挡了。

    要知道女人家嘴上没把门的,指不定他前嘴说了,后嘴整个建康城的后宅妇人就都知道了。

    现成的挡箭牌让人用掉了,这回真泄漏出去真没给挡枪的了。

    再者一计二用,也太没创意,说出去都让人笑话。他敢说,也得有人敢信不是?

    蔡监君愣是憋了一肚子气,半个字都没往外露。

    可是蔡二郎屁股上挨的那十杖却成了导火索,建康令下的衙役再手下留情,或轻或重总还是要有些伤的,更何况蔡二郎那火爆脾气,拦不住的大嘴巴,一下子就把蔡袁氏的怒火给点燃了,爆了。

    再听闻郗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