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玉玺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99

分卷阅读199

    木芬芳而来,穆宣帝漫声道,“这个案子可不好审,三司都耽搁一年多也不见进展。由北至南,这一条水路航线,经多少关节,多少人手,有多少秘不可宣之事,这里头的大案小案又有多少,断不是一个周家案或是一个严家案可相比的。老三那个性子,不管不顾的,就管他自己那摊子事,要朕说,愣头青一个。”

    南安侯明白穆宣帝的顾虑,这里面有对三殿下的爱护,也有对三司的信重,故而南安侯也只是一提。

    直待山东昭武将军刘重自尽消息传来,郑郎中一行无功而返,穆宣帝勃然大怒,当时就掀了几案,茶碗奏章摔了一地。

    太子顾不得震惊,先扑过去劝父亲,“父皇如此动怒,岂不正趁小人之愿。父皇息怒,保重龙体。”

    “岂有此理!”穆宣帝仍是气的浑身乱颤,“岂有此理!胆敢如此藐视朕躬!”

    帝王的尊严与权威竟被如此冒犯,穆宣帝绝不相信刘重是自尽,这该死的小人,就是死上一千回都不可惜,但是,绝不会是自尽!

    朝廷要的人,竟有人敢先下手刺杀!

    穆宣帝脸若寒冰,太子一时也不敢多言。雷霆之怒后,穆宣帝立刻召见三司与穆安之,正式将周家案严家案与军粮案三案合一,统一由穆安之负责,穆宣帝对穆安之就一句话,“不管你怎么查,朕要知道真相!”

    穆安之直接一句,“查案本就是为了查真相。”不查真相,那查案做什么?

    “记住你的话!”

    .

    三殿下穆安之由先时审些家常里短小案子的皇子突然受此重用,震惊朝野。

    东宫。

    陆世子陪太子下棋时说起三案合一之事,“三殿下如今圣眷昌隆,听说现在三皇子府门庭若市。南夷这桩军粮案,倒是成全了三殿下。”

    “三弟确有时运。”太子的视线从棋局移开,抬眼看向表兄,“原本我以为军粮案不小,如今看来也不过如此。”

    “殿下此话怎讲?”

    “刘重不死,这案子还老老实实在三司手上,三司是重器,三弟却是尖刀。杀刘重的人大概是想把水搅的更浑,把胡源钉死在严家案里。但自打胡源有嫌疑开始,刑部一直派人盯着南安侯府,南安侯府没有人离开过帝都。更何况,刘重一死,胡源百喙莫辩,南安侯府没有对胡源下手的理由。可刘重死了,这样的小人,难道会自尽?”头顶花棚有柔弱花瓣在风中飘落,太子淡淡道,“我都能想到的事,父皇更能想到。”

    “三弟一样会想到。有这样愚蠢的对手,还怕赢不了么?”

    陆世子犹豫,“会不会是南安侯府反其道而行?”

    太子美丽的眼睛仿佛一潭深不可测的寒泉,“第一个举荐三弟接手军粮案的人就是南安侯。”

    啪的一声轻响,太子凌厉一子落在棋盘,顺手拈去那荏弱花瓣,似笑非笑的望着满院春光道,“以前我认为要成就一个人,必然要有许多帮手才行。如今看来,要成就一人,一个足够愚蠢的对手就够了。”

    ☆、一三一章

    在官场中, 最神秘的所在除了皇宫就莫过于内阁了。

    哪怕对于帝都的许多官员,内阁仍是高不可攀之地。

    华长史为宦半世,还是第一次踏入凌云殿那平凡无奇又玄奥神秘的黑漆木门, 门口禁卫军验过华长史的腰牒, 由另一侍卫引华长史进去。

    晴空下, 巨槐舒展着嫩绿的树冠,一位绿色官服的中书舍人问,“大人所来何事?”

    “三殿下急件,请黎尚书加印。”华长史道。

    中书舍人请华长史稍侯, 代为通禀。不大功夫那位舍人出来, 请华长史进去,黎尚书虽在刑部任职, 性子却颇为和气, 见着华长史亦不令他多礼, 直接问, “殿下有事,该臣过去听侯吩咐,倒是让长亭你亲跑一趟。”

    华长史,字长亭。

    华长史奉上穆安之签字盖印的文书,解释道,“殿下说大人每日在内阁cao劳,正好也要请杜尚书加印, 遂让下官过来。”

    黎尚书接来细看, 见是一份要刑部提供官员卷牒的令书, 想着华长史一直在复审严氏案, 不禁问,“这些官员莫不是与严氏案有关?”

    “十五年前严氏一案卷宗上所有签字官员的名单。”

    黎尚书点点头, 签字加印后将令书递给华长史,“杜尚书就在隔壁,让常海带你过去,省得一大堆侯见的事。”

    “是,谢大人。”华长史收好令书,随黎尚书身边的常典籍去了。

    黎尚书继续翻阅着奏章,三殿下要株连至此么?要说三殿下的性子,当真是眼睛里不揉沙。不过……黎尚书的眼珠轻轻转动几下,这不只是眼不着砂的事。

    看来,三殿下要先借严氏案为接下来的南夷军粮案立威了!

    .

    刑部。

    唐墨一身喜气洋洋的大红官服站门口敲两下门板,穆安之抬头见是他,不禁一笑,打趣道,“哟,秀才公来了。”

    “三哥你是不是在笑话我。”唐墨笑嘻嘻的进去,他今年也去考了秀才试,跟胡安黎算是秀才同科了,不同的是俩人一个案首一个孙山。要搁旁人得觉面子上过不去了,尤其胡安黎就在穆安之身边做文书一类整理工作。不过,唐墨生来性子简单,再加上他年纪小,今年也不过十六岁,这个年纪能中秀才,便是孙山也是才子里的孙山了。

    “我笑话你做甚?我还没功名哪。听说姑妈要在家设宴的,皇祖父也说给你摆酒,你怎么这么早就来当差了。”

    唐墨背着手,腆着扁平的小肚子,摇头晃脑的谦虚着,“这就一个秀才,不用那样大张旗鼓,主要是阿简给我补课,我才能中的。等我中了举人再庆祝不迟,胡大哥都来给三哥帮忙了,我也就来啦。”

    他笑眯眯的趴穆安之桌前,穆安之手里毛笔一转就要给他在鼻尖儿上划一道,唐墨连忙躲开,“我有事跟三哥你说。”

    “看你就像有事的,什么事?”

    “三哥你知道郑郎中怎么样了么?听说郑郎中送信回来了,他在山东还好吧?”

    “许郎中让你来的。”

    唐墨老实的点点头,“许郎中很担心郑郎中,他们不是同乡么,郑郎中还没到山东,刘重就死了。许郎中说山东怕是不大安稳,郑郎中带的人又不多,怕郑郎中会出事。”

    他年纪小心也软,因与郑郎□□事过,被许郎中说的也有些担心远在山东的郑郎中。穆安之道,“把许郎中叫来,我亲自跟他说。”

    唐墨跑去叫人了。

    许郎中其实就是托唐墨打听一句,结果,没想到唐墨就把他送到穆安之跟前去了。许郎中真想说唐墨你这是去帮我打听事儿还是卖我去了?唐墨还一幅善意满满的模样跟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