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耽美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55

分卷阅读155

    手”,是胡卫东在华北抗战前为了激励部下刻苦训练和英勇战斗,特别建议军委新增的一个荣誉称号,要求通过特等射手的考核并在实战中击毙足够数量的敌人才能获得,由此掀起了席卷十五军乃至赤色党各支部队的大练兵热潮……

    “还差1个,够了!”,杨伯涛抬枪又打倒一个鬼子,随口回答道。其实他这可是过谦了,以胡卫东制定的标准,如果是打鬼子常设师团野战部队的话,已经通过特等射手考核的步枪手只需打死打伤10个鬼子就可以评为“王牌射手”了,杨伯涛早在华北抗战期间就达标了,但严格要求自己的杨伯涛却是以机枪手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那就是要打死打伤30个鬼子,尽管他用步枪的时候远比用机枪的时候更多。

    遭到2团神枪手们精准而猛烈的射击,即使身为日军精锐中的精锐,第6师团的主攻部队一时间也还是被挫伤了锐气,若非鬼子的督战队下手够快,甚至都有溃退的可能。但即便身后有机枪指着,这些鬼子也没有不顾性命地向前突进,而是全员卧倒与2团的神枪手们对射,至于鬼子一向偏爱的掷弹筒则似乎被遗忘了一样,根本没人使用。这其实不难解释,在这种开阔的地形上,鬼子只要稍稍抬起头来都可能被2团的神枪手爆头,想要cao作连膛线和准星都没有的掷弹筒准确命中有工事掩护的敌人,那是何等的不易?何况杨伯涛团的上百具掷弹筒之所以现在不用,乃是因为分散的一个个鬼子步兵不值得用掷弹筒,一发下去最多炸死一个,还不一定能够打中,打中也未必能够炸死,平均下来只怕六七发都杀不死一个鬼子,太浪费弹药了,可如果鬼子不怕死起身打掷弹筒,不是给了2团掷弹筒手们出手的理由吗?或许鬼子兵们还想不到这么深,但就像在敌军炮火占据优势时,我军即使有炮一般也会慎用、以免暴露目标一样,面对杨伯涛团数量更多的掷弹筒,“敌人没打之前,我们也不能打,以免暴露目标。”就成为了鬼子们理所当然的想法……

    注1:由于机枪手死亡率很高,胡卫东原则上不准营级以上干部cao作机枪,以免这些未来的将星过早夭亡,不过在战时偶尔抢过机枪打几下还是可以的,尤其是在机枪手伤亡而出现火力真空的时候……

    第一百七十八章 政工的职责

    对于部下的表现,谷寿夫自然十分失望,但他脸上却并没有表现出来,反正只要正面进攻的部队能将敌人的主力吸引住,就算他们态度消极一点,也算是完成任务了。然而,当鬼子两翼的部队包抄到位之后,才刚向前推进了没多远,左翼日军就立即遭到了2团炮兵的猛烈打击,这队鬼子的指挥官较为谨慎,自觉事不可为后马上下令撤军,所以损失还不算大,而右翼的日军却自以为逮到了机会,全体佝偻着身子发力向着2团的阵地猛冲过去,一千五百米、一千米、八百米、六百米,他们距离敌人阵地前沿越来越近了……

    “打!”,随着刚刚下到左翼这半个营坐镇的团政委林纾一声令下,刚刚运动到2团左翼阵地的大量机枪与掷弹筒终于获得了倾泻火力的机会,鬼子虽然冲锋的时候基本都压低了身子,却还是如同暴风吹过草垛一样,成片地倒在了血泊之中……

    “啊!”,右翼日军的大队长也被一发落到身边的掷榴弹炸伤,半边身子都被污血浸透,但这个老鬼子还顽强地死不闭眼,在失去意识之前下达了全队决死冲锋的命令,“为了天皇陛下,前进!”

    “板载!”、“板载!”,本来就因为己方空前的伤亡打红了眼的鬼子顿时就像吃了兴奋剂一下,全都红着眼睛狂啸着向2团左翼阵地蜂拥而去……

    “今天打得太爽了!鬼子要是都这样死冲。别说王牌射手的标准是30个,就算是50个也不难。”,一个老兵在机枪更换枪管的间隙咧着嘴笑道,他今天已经打倒了至少二十个鬼子,而且还将消灭更多,如果他还能继续活着的话……

    但并不是每个士兵都这么镇定,部分华北战后才入伍的新兵难以承受鬼子“板载”冲锋造成的心理压力。不少人手抖得连扳机都扣不动,将头缩进战壕里朝天乱放枪的就更是大有人在。随着鬼子前锋距离阵地越来越近,战士们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好在机枪手大多是经历过华北抗战的老兵,心理承受力相对好得多,所以整体来说2团左翼阵地的火力下降得并不厉害。但即便如此。鬼子依然以巨大的伤亡为代价成功地冲到了200米的距离内。

    此时这个原本有1500人的鬼子大队已经不足千人,而且幸存者中也大多带伤,但到了这个距离,鬼子的机枪、步枪和掷弹筒的威力完全发挥了出来,不一会儿的工夫2团的机枪手就伤亡了三分之一,而鬼子决死冲锋的气势也随着距离的拉近而愈发骇人,2团新兵中甚至出现了个别转身逃命的,迅速放大的恐慌甚至令部分老兵也受到了影响,射击的精度下降得十分厉害,而发现对方火力减弱的鬼子更是士气大振。就连一些已经伤残得不形的家伙居然也回光返照地狂吼着死命向前“蠕动”……

    见状大急的2团政委林纾当即就要亲自带队反冲锋,阵地上某连指导员却劝阻说,“军指下达的文件里说了,不准营级以上指挥员带头冲锋……”

    “老子是政工,不是指挥员!从江西时开始。政委带队冲锋就是咱们十五军的传统,你懂个屁!是党员的跟我上!把小鬼子打回去!”,政委林纾一把将其推开,大叫一声带头冲出了战壕,手里的二十响一扬,当即打倒了一个冲在前面的鬼子。受其激励。一度有些动摇的战士们纷纷奋不顾身地冲出战壕发起了反冲锋,左翼阵地上的2团指战员们士气大振,那些之前一度心慌意乱的战士也纷纷恢复了镇定,加之不久之后团长杨伯涛及时亲率特务连来援,鬼子垂死挣扎发起的决死冲锋终于被打了回去,但这时2团政委林纾却已经因为伤重不治而光荣牺牲……

    “难怪当初上课时那些老政工总喜欢叫我们‘半成品’,看来我要学的还有很多……”,那个连指导员在战斗中也挂了彩,但战斗基本结束之后,他却还是坚持着走到林纾的遗体前郑重地向其行了一个军礼,他于此役中深受教育,后来很快就成长为一个优秀的政工,并同样以自己的生命尽到了政工人员的职责……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战斗中还发生了一个插曲,虽然敌军迫近时已经伤亡大半,但由于杨伯涛配置兵力时采取了“兵力集中于正面,火力集中于两翼。”的做法,2团左翼阵地的兵力其实不过半个营而已,当日军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