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坤宁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55

分卷阅读255

    想要干什么,竟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从心底里生出凛然:他怎敢生出这般僭越的心思!

    张遮胸腔鼓动得厉害,从这房里出去,走到外面时,便给了自己一耳光。

    “啪”地一声轻响。

    他微微闭了闭眼,被外头的风一吹,才终于恢复了几分清醒的神智与冷静。

    这会儿外头的人也都缩在角落里睡着了。

    四下里静寂无声。

    只有那孟阳竟坐在火堆前,听见动静,转过头来望了他一眼,待瞧见张遮那一张清冷的脸上留下的手指印时,便不由一挑眉梢,神情变得古怪了几分。

    作者有话要说:  *

    2/2.  ..     ,,

    117、第117章 得知

    已经快后半夜了。

    山野里一片茫茫, 破败的庙宇外面隐约还能看见天教的人在守着, 一则是防备人偷袭,二是对先前去东城门的那帮人还怀有些希望, 也许过不一会儿就回来。

    但在庙宇里面,只这一堆火。

    张遮的目光,与孟阳对了个正着。

    看神情便知道对方误会了什么。

    但他也不解释,只踱步来到火堆前, 坐在了孟阳旁边一点,捡起边上一截树枝, 轻轻地折了,投入火堆。微红的火光映照着他的面颊,沉静之余却似有几分惘然。

    这会儿孟阳那遮挡着脸庞的头发倒是撩开了许多, 露出大半张脸来, 竟不见半分凶恶,反而有一种禅定似的平和,怎么看也不像是能杀自己一家上下五十余口的人。

    但世间真正的穷凶极恶之徒又有几个明白地长着一张恶人的脸呢?

    他唇边挂上了点笑意。

    目光从周围已经熟睡的人身上扫过, 竟也不惮自己说话被旁人听见, 用那嘶哑的、刀磨着嗓子似的声音道:“早两年没入狱时便曾听闻,河南道顾春芳手底下有个能吏,洞察秋毫, 断案颇有本事。张大人清正之名, 孟某人可真是久仰了。只是没料到,会在这种地方遇见。连您这样的人都与天教同流合污,真是……”

    后头的话便没有说了, 但他“啧”了一声,意味已不言自明。

    孟阳手里拿着一根稍微粗些的枝条,在火堆里轻轻波着,便有点点火星在热气里飞腾起来。

    人坐在旁侧,寒气也驱散许多。

    张遮的目光落在孟阳手中这根枝条上,听得对方言语,有好半晌没有说话。

    直到看到那根枝条拨过火之后也被火舔上来烧着,才平静地道:“你乃是昌平人士,家中殷实,二十岁那年娶了娇妻过门。不想还没两年,娇妻便在家中上吊而死,一尸两命。你伤心之下上山出家当了和尚,法号‘湛尘”,本已算遁入空门。没想到,又几年后,竟无意中得闻发妻乃是为家中所害,一为取其财,二为为你娶高官之女。你一怒之下,身上僧衣未脱,提着寺中武僧用的戒刀,便回了家中,为了防止众人逃脱,你先在后门放了把火,又拴上了大门,再往里面逼去。见一个便杀一个,里面包括你的父兄,弟侄,年岁长者六十有二,年岁小者方才十三。半夜杀下来,还活着的只有你多年前养的一条狗。”

    “啪”,孟阳手里那根树枝忽然拗断了。

    断裂的那一截掉进火里,很快烧着。

    他目中终于透出了几分血腥气,却扯着唇角笑:“不愧是张大人,这也知道。”

    张遮说起这些来并不觉得有什么,经手过的惨案太多,纵有悲悯之心也不至于情为之牵、心为之系了,只是道:“你押入天牢待审已久,本是要秋后处斩,卷宗正好经由刑部过。我供职于刑部,自然看过你的卷宗。”

    换句话讲,张遮比其他人更了解孟阳。

    这是孟阳绝没有想到的。

    他忽然感觉到了一种说不出的危险,对眼前这看上去平平无奇的刑部清吏司主事张遮,生出了几分先前未有的忌惮。

    张遮好似对这种忌惮一无所觉,寡淡清冷的眸底映着庙宇里这堆火光,视若寻常般地道:“你杀一家五十余口,其罪属实,无论事出何因都是情法不能原、不能饶。卷宗方递到刑部时,便画了你秋后处斩。没有想到,竟被人压了下来,说你发妻上吊之事尚有疑点和可酌定之处,只将你收监入狱,暂不发落。是以,事情才拖到现在,悬而未决。”

    孟阳这样的人,万死难抵其罪。

    虽身陷险境,可张遮对自己的爱憎也半分不掩饰,终于转过了目光直视着对方,道:“我倒很想知道,你背后站了谁,竟有这样大的本事能压下秋决这样的事。”

    孟阳手里还拿着一截树枝,平和的面容虽然有些脏污,可映着这暖红的火光竟像是庙堂上高坐的佛陀,竟是道:“孟某在白马寺出的家,为我剃度的大和尚当时法号圆机,精研佛法也有四五年,张大人这么好奇,不妨猜上一猜?”

    白马寺,圆机和尚。

    那不正是如今被皇帝沈琅亲封的当朝国师吗?

    剃度这件事大抵是真的。

    可张遮却不接话了,因为事情实不会如面上看到的这般简单。若是圆机和尚做这件事,未免太露痕迹,满朝文武都看着呢。

    入了冬后,天亮得便晚。

    但谢危夜里睡得一贯不是很好,又习惯了早起,睁开眼披衣起身时,外头还黑漆漆一片。昨日雪夜里出过门受了些寒气,他有些咳嗽起来。

    剑书在外头听见他起身,便叫人进来伺候。

    听见他咳嗽,剑书道:“刘大夫先前给您开的药挺好用的,让人给您煎一服来吧。”

    谢危轻皱了眉头,道:“不必。”

    他略作洗漱便走到了案前,翻起堆在案头上的这些事情来,只是这些要么是朝堂的公文,要么是天教的密报,一眼看过去件件都令人生厌。

    剑书本已经准备好天教这边一应事宜来报,可抬头一看谢危坐在那案前半晌没动,不由纳闷,主动道:“劫狱的那帮人刚走,城门口留了个记号,看模样是往燕庄方向去。教首那边亲自下令另派了一拨人去他们暂时的落脚点接应,但具体去的是谁还不知道。属下怕打草惊蛇还未多问,要问问吗?”

    谢危却没理,忽然问:“没别的事吗?”

    剑书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