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坤宁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79

分卷阅读279

    。

    有日头照亮的天幕,一下漫卷灰云。鳞次栉比的房屋与陈旧静默的城墙,顿时退得远了,坍塌倾颓成一片长满衰草的平原。

    尤芳吟系着红绸的马车已经远去。

    禁卫军却在马蹄滚滚烟尘中靠近。

    她想起自己压不住那股怆然的冲动,去问沈芷衣:“殿下也不想待在宫里吗?”

    那一身雍容里带着几分沉重的女子,分明与自己年纪相仿,却好似已堵了满怀的积郁,但将放远的目光收回,静寂地望着她,仿佛看开了似的一笑,云淡风轻。

    谁想呢?

    她说,谁想呢?

    谁又想待在宫里呢?

    “让一让让一让!”

    大街上有伙计推着载满了货物的板车急匆匆的来,瞧见前面路中立着个人动也不动一下,不由着起急来大声地喊着。

    姜雪宁脑海里那些东西这才轰隆一声散了。

    没有衰草,没有灰云,没有原野,也没有沈芷衣,只有这灌满了烟火气的市井里喧喧嚷嚷的人声,还有周围人异样好奇的目光。

    她醒悟过来,连忙退开。

    推车的伙计也没注意她长什么样,忙慌慌把车推了走,只嘀咕一声:“大清早在路上梦游,搞什么呢!”

    姜雪宁看着这人走远,才记起自己是要去赁马车的。

    然而当她重新迈开脚步,却觉脚底下重了几分。

    心里面竟涌出一阵空寂的惘然,攥着那小包袱的手指慢慢紧了,走着走着也不知怎的就走不动了,停在一处还未开门的商铺前面,怔怔望着前面不远处的马车行。

    大约是她站得久了。

    旁边这铺面里头一阵响动,紧接着便是门板翻开的声音。

    一名穿着青衣的药童打开门,手里拎着块方形的写有“永定”二字的牌子,正待挂到外头,一抬头看见外头立了个姑娘家,便下意识问了一句:“您来看病吗?”

    姜雪宁心里装这事儿,心不在焉,转头看一眼见这药童手里拿着招牌,才发现自己站着又碍着了人开门做生意,便道一声“不是”,道过了歉,往前面走去。

    然而才走几步,便觉出不对。

    方才那药童手中拎着的招牌电光石火一般从她脑海里划过,只留下上头“永定”二字,让她一下停住了脚步,转过身走回来问:“这里是永定药铺?”

    小药童才将招牌挂上,见她去而复返,有些茫然,回道:“是啊。您又要看病了?”

    姜雪宁向这药铺一打量,周遭往来人繁杂,却没有半分戒备森严的样子。

    她心沉了一下,又问:“方才可有个十几岁的小孩儿来过?”

    小药童只道她是来找人的,道:“没有见过,可是姑娘丢了亲眷?”

    姜雪宁眉头狠狠地跳了一下:“没来过?!”

    那小宝方才却故意同自己提了永定药铺……

    她本以为对方会来传讯!

    不对。

    这件事真的不对!

    姜雪宁想到这里实在有些冷静不下来,二话不说踏进门内去,径直道:“你们大夫在哪里?我有要事要见他!”

    永定药铺的张大夫的医术在这通州城里算得上是人人称道,这一宿睡醒才刚起身,倒是一副老当益壮、精神矍铄模样,才刚拿了一副针灸从后堂走出来,见有人要找他,只当是谁家有急病要治,还劝她:“老夫就是,姑娘莫急,好好说说你家谁病了,什么症状,老夫也好有个准备……”

    姜雪宁哪里听他这些废话?

    根本不待对方说完便打断了他,道:“张大人身份有败露之险,已随天教去了通州分舵,朝廷的援兵在哪里?”

    张大夫一双眼睛睁大了,听了一头雾水:“什么……”

    姜雪宁忽然愣住:“你不知道?”

    张大夫还从未见过这样莫名其妙的人,只疑心是来了个有癔症的,秉承着一副悬壶济世的仁义心肠,回道:“您是不是找错了地方?”

    姜雪宁浑身的血一寸寸冷了下来。

    她问道:“请问大夫,通州城里几个永定药铺?”

    张大夫道:“就老夫这一家啊。”

    姜雪宁脑海里瞬间掠过了张遮、小宝、冯明宇、黄潜等人的脸,身形顿时晃了一晃,险些没站住,退了一步才勉强稳住,脸色已然煞白。

    永定药铺是假的。

    朝廷有支援也是假的。

    那张遮怎么办?

    张大夫瞅着她:“姑娘,您气色看着不大好啊。”

    姜雪宁却梦呓似的问:“大夫,去衙门怎么走?”

    张大夫没怎么听清,还道:“药铺里也没病人,要不您坐下来先歇口气……”

    姜雪宁此刻心急如焚哪儿能听这老头絮叨,面色一变,已显出几分疾厉肃杀,只大声问他:“我问你府衙怎么走!”

    作者有话要说:  *

    我想去看s9,疯狂想想想想想……

    要不二更鸽了吧。

    我可以明天补!明天都是刺激的戏码! ..  ..     ,,

    129、第129章 败露

    “天教创立由来已久, 三十多年了, 原本是江南一些失田失产的流民们啸聚山林而成,专与官府作对, 在江湖上称作‘大同会’,也不成什么气候。直到教首他老人家途经此地,以道化之,在山中讲道十余日, 会众皆以为是神仙下凡,推举为首。之后他老人家, 便改‘大同会’为‘天教’,说我等不再是绿林中的流匪,而是与佛道两家并举的新教派。一来免了犯上作乱之嫌, 二来传教布道于五湖四海, 多的是人信奉加入,各省广建分舵,兄弟们若有个万一, 照应起来实在方便。”

    通州城内, 黄潜一边走一边笑着朝前指。

    “张大人看,前面就是通州分舵,还依了数十年前的旧规矩, 建在道观里的。兄弟们早在后山恭候。”

    张遮抬眼看去, 果然是一座道观。

    这通州城城西靠山,乃是天然的屏障,山势虽然不高, 却也有几分秀美之色。

    栽种的乃是经冬的老松。

    山脚下建了个门,顶上挂了个“上清观”三个字,看匾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