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坤宁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02

分卷阅读302

    觉着内里藏着点嘲讽。

    她不由出了片刻的神。

    大约是这注视的目光有些明显了,谢危察觉到了,竟回眸向她了一眼,瞳孔里深静冷寂的一片。

    姜雪宁顿时吓了一跳,连忙挂出了微笑。

    谢危并未回应她什么,看了她片刻,也收回了目光,转身弯腰登了车驾。

    车帘放下,也就同众人隔开了。

    张遮在后头一些。

    他像是挂着什么心事,前面众人说话的时候他便心不在焉,此刻也不过是登上了自己的车驾,倒没向别处看一眼。

    姜雪宁看见了,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自然不好上前打招呼。

    看见他这般模样,便想——

    是我昨夜留的东西吓着他,或叫他为难了?

    心里于是生出几分紧张,又多几许窃喜。

    萧定非却是用手里那柄香扇的扇柄蹭了蹭脑袋,看向自己那辆马车时,眸底异光一闪,笑起来却毫无破绽,只道:“本公子能活下来可不容易,哪儿能轻易便又被人害了性命去呢?”

    当下扇子一收,只向姜雪宁道:“到了京城可记得你说的话!”

    姜雪宁看向他。

    他潇洒地跳上了车去,道一声:“走了!”

    姜雪宁想了一下,才记起自己昨晚说过到了京城罩着他,于是也跟着一笑,倒不看其他人了,扶了旁边小宝搭过来的手也上了车。

    包袱就小小一个。

    里头装着两件衣裳,一沓没花完的银票,还有她那方印并一套刻刀。

    路上无聊,正好拿来刻印。

    这也是姜雪宁上辈子闲着无聊时跟沈玠学来的“爱好”之一,只是车在城里走的时候还好,不大晃悠,一出了城上了外头官道,手里那柄细朱文小刀就有点发抖。

    本来大半个时辰能刻完的东西,愣是抠了一路。

    末了把印泥翻出来蘸了盖上看了看效果,还不大好看。

    “真是为难人,若是在京城,找些奇珍异宝就送了当新年束脩,哪儿用得着这样麻烦?”姜雪宁看着盖在纸面上的印记,撇了撇嘴,嘀咕了一句,又忍不住安慰起自己,“礼轻情意重嘛,算了算了。”

    正好这时候已经走了半路,定国公萧远提议大家停下来暂作休憩。

    一匹快马这时从前面官道上来。

    众人先是警惕了一下,接着才听那匹马上的人挥舞着手朝他们喊:“京中来的信函与最新的邸报,奉命呈交谢先生!”

    原来是送信的。

    谢危倒没亲自下去,只由剑书出面将信函接了,返回车内呈递。

    没一会儿,他又出来,竟是一路走着到了姜雪宁车前,一弯身道:“二姑娘,先生那边得了京中的信函,请您过去说话。”

    姜雪宁有些惊讶。

    她倒也正琢磨着藏书印什么时候给谢危,没想到谢危那边先让人来请她,于是道:“稍待片刻。”

    匆匆把沾了印泥的印底一擦,便装进一只小巧的印囊里,往袖中一收,这才从车里钻了出去。

    剑书带她到了谢危车前。

    姜雪宁冲着车帘行礼:“学生拜见先生,谢先生有何吩咐?”

    谢危淡静的声音从里面传出,只道:“进来。”

    姜雪宁犹豫了一下,还是提了裙角,登上马车。

    剑书不敢去扶她,只替她拉开车帘。

    姜雪宁弯身进去,便看见谢危坐在里面,面前一张小小的四方几案,上头散放着厚厚一沓信函,有的已经拆了,有的却还没动。

    这驾马车是谢危自己的,里面竟都用柔软的绒毯铺了,几案边上还有只随意搁着的手炉。两边车窗垂下的帘子压实了也不透风。

    唯独他身后做了窗格用窗纸糊了,透进来一方亮光。

    恰好将他笼罩,也照亮他面前那方几案。

    姜雪宁一见之下有些犹豫。

    谢危低垂着眉眼正看着一封京中送来的信,淡淡一指左手边:“坐。”

    姜雪宁道了谢,便规规矩矩坐了。

    谢危将这封信递了过去,道:“姜大人那边来的信,你看看。”

    姜伯游?

    姜雪宁把信接了过来细看,却发现这封信并不是姜伯游写给自己的,而是写给谢危的。

    信中先谢过了谢危为此事一番周全的谋划,又说府里安排得甚是妥当,倒也没有走漏消息,唯望谢危路途上再费心照应。

    另一则却又说,兹事体大,到底没瞒过孟氏。

    孟氏乃是他发妻,又是姜雪宁生母,自来因旧事有些嫌隙,知道姜雪宁搅和进这些事里之后大怒,甚至险些大病了一场。近来临淄王殿下沈玠选妃的消息已经传出,礼部奉旨拟定人选,已勾了姜雪宁jiejie姜雪蕙的名字上去。若此时家中闹出丑事来,坏了家中姑娘的名声,也坏了这桩好事,孟氏怕要迁怒于宁丫头。

    是以厚颜请谢危,劝姜雪宁几分。

    待回了家中,万毋与母亲争吵,伏低做小一些忍点气,怕闹将起来一府上下不得安宁。

    内宅中的事情,向来是不好对外人讲的。

    姜伯游倒在给谢危的信上讲了,可见对他这位忘年交算得上是极为信任,中间当然也有一层谢危是姜雪宁先生的缘故,觉着姜雪宁入宫伴读后学好了不少,当是谢危的功劳。

    信中倒是颇为姜雪宁着想模样。

    然而她慢慢读完之后,却觉得心底原有的几分温度也都散了个干净,像是外头雪原旷野,冷冰冰的。

    谢危打量她神情:“要劝你几句吗?”

    姜雪宁笑:“先生怎么劝?”

    谢危想想,道:“父母亲情,得之不易。若不想舍,倒也不必针锋相对。有时候退一步天地阔,便能得己所欲得了。”

    退一步,天地阔。

    姜雪宁搭着眼帘,没有接话,只是将这两页信笺放下。

    谢危那张峨眉装在琴匣里,靠在角落。

    她不意看见,于是想起旧事。

    此情此景,竟与当年初见谢危有些像。

    只是那时候没有这样大、布置得也这样舒适的马车,只是那样简陋朴素的一驾,后头还跟着几个聒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