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状元是我儿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7

分卷阅读17

    手。

    黎清将莴笋放进那人的背篓里,笑道:“祝您生意兴隆。”

    那人一愣,疑惑不解。“这位娘子,你怎知我在做生意?”

    黎清道:“亲身早上在码头时见过您,码头旁的运来食栈。”

    “哈哈哈,小娘子可真是慧眼,有空可来我食栈坐坐。”那人爽朗的笑了。

    云及将手上的铜钱数了两遍,确认了是十三个,拿了两个出来,剩下的都交给黎清。

    “娘亲,要是他回去过称,没有六斤六两怎么办?”

    “放心吧,他不会称的。”一个食肆的老板,又那么爽快大方,自然不会拘小节,而且他还取名为运来,说明对这些吉利是有心思的,再说了,码头那边人多,他忙的过来么?

    黎清没有告诉云及,其实真的是六斤六两。她摸了摸云及的脸,蠢孩子,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有辱斯文,这可不行。

    “娘亲,你吃。”

    “娘不吃,娘现在要去找你奶奶。”

    “噢。”云及伸出半个舌尖舔了舔他手上龙形的糖。

    卖糖人儿的做了一个转盘,上面有花、蝴蝶、龙、鸟等各种形状的,只需要付两个钱,转上一转。

    他才不要其它的呢,龙多好啊,他只要龙。

    娘亲虽然傻乎乎的,但是她真厉害,一把就转到了龙。

    云及开心地舔着糖,时不时瞄黎清两眼。

    他的娘亲真美,总是微笑着,好暖。

    黎清不知道云及有这么多心里活动,她正专心寻找姜氏,一个悲催的事实摆在她面前,姜氏走的时候没有告诉她去哪里可以找到她。

    难受香菇(?·ˇ?ˇ·?)

    黎清拉着云及的小手漫无目的的在草市闲逛,有卖布的,成衣的,锅碗瓢盆的,还有卖种子的……

    种子!

    黎清来了兴趣,万一撞大运了(? ̄▽ ̄)?

    “这个是豇豆,这个是三叶瓜,这个是葫芦瓜……”

    没有自己想要的,黎清道了一声谢,给了那辛辛苦苦给自己介绍种子的人一个抱歉的眼神,便拖着云及去了其他地方。

    种子的对此早就见怪不怪了,不过他还是头一次碰见一颗种子都不认识就来买种得人。

    还以为自己真的会运气逆天呢。

    因为黎清是百姓流动小摊子,草市蔚一下子也管不过来,还没轮到她交“摊位费”,她就卖光了自己的货物。

    不过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她还是去草市蔚设点处投了一枚铜钱进箱子,听哪声音,浑厚有力,想是里面装了不少钱。

    “娘亲,我看到奶奶了。”

    云及高兴的直扯黎清得衣裳,黎清朝云及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姜氏与一妇人有说有笑。

    黎清过去,那妇人笑着对黎清说:“阿清,面色好了不少,想是放开心结儿了。”黎清朝她行了个礼,道:“管大娘好。”

    “哎。”管大娘脆脆的应了一声儿,云及也跟着黎清叫了一声儿“管奶奶。”

    惹得管大娘喜连连,直呼云及乖巧懂事,姜氏也满脸笑意,只是那笑中确有抹不开的愁绪,这一点黎清看在眼里。

    姜氏在千方百计给自己疗伤,自己也应该让姜氏真正的走出来,云及就是姜氏下一个精神寄托。

    这位管大娘是姜汤臣同窗至交好友的娘,那位同窗名为管飞鸿,小字泸生。

    管大娘是镇上管家书铺的当家娘子,丈夫管明凯是县学的一名夫子,儿子管飞鸿是和姜汤臣同届的秀才。

    姜汤臣去后,这个消息一传到他耳里,他立即就带着银钱来吊唁了,还将姜汤臣寄放在书院的书给悉数带了回来,要不是有要事在身,肯定是要留到最后的。

    当初同窗份子钱里,有大半儿是这个管飞鸿的,姜汤臣在世时,也承蒙管飞鸿照顾。这个人情需还,今日不是时机,只能另外寻得时机了。

    世上最难还的债务,就是人情。

    “时候不早了,得回去了,管娘再会。”姜氏一礼,道。

    “回去干啥,咱们好久不见,是该去吃个饭了。”

    姜氏连连推辞道:“下次吧,下次,方才我买了许多东西,托人带了回去,得走了,得走了。”

    管大娘捻着嗓子嗔笑道:“这样啊!那下次见了,可要去我家坐坐,不然可小心我不卖四宝给你。”

    “哎呀,我的好jiejie,您可得宽心呢,下次我把我家阿清和云及一块儿带去,扰你不得清净。”

    “巴不得,巴不得。”

    两个四十来岁的女人聊的热火朝天,不亚于小姑娘。

    黎清只在一旁笑着,摸摸自家傻儿子的头。

    云及:有一个老是摸摸头的娘亲怎么破?

    继续舔糖。

    云及虽然吃着糖,但是他的吃相很好,没有糊的满脸都是。

    与管大娘道了别,三人踏上了回去的旅程,这次不坐船了,姜氏带着两只傻乎乎的坐牛车回去。

    黎清恍然,还可以走陆路哇⊙ω⊙

    船自然要舒服些,可是姜氏怕遇不测,所以选了牛车,要受些苦了。

    第18章 育秧

    “阿清,今年还是要插秧的,我们去把种育了。”

    姜氏在院子里凉着衣裳,黎清则是将洗好的衣裳递给姜氏。

    育秧?

    确实三月末,正是育秧好时节

    秧苗在插入田里的之前,是需要提前育苗的。在农村长大的黎清自然知道如何做。

    “下午我便去菜园子里开辟出一块地来,娘,你看咱家水田大概开多宽合适?”

    姜氏道:“往年多少今年就多少咯。”

    如今黎清越发的适应这里的悠闲种田日子。

    每天都要劳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这里比较偏僻,方圆之内只有王氏一户人家,两家没啥事就在一起唠嗑。至于其他人,只要黎清不去田地里,就几乎见不到他们。

    只是这村子里有些言论不太好,姜氏也拐弯抹角的骂了几回,但是嘴长在他们身上,自己总不能封口不是。

    至于这些留言不外乎是:姜家的风水不好、姜家娶回去的女人克夫,姜氏克夫克子,黎清脚踏几只船……左右不过是些以讹传讹的话,暂时还影响不了黎清强大的内心。

    村里总有些个觉得生活无趣的长舌妇,喜欢嚼舌根。

    草草的啃了几个馒头之后,姜氏将家里珍藏的种子泡进了水里,黎清则是扛着小锄头去堑地,家里的小孩在前不久黎清搭起来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