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状元是我儿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3

分卷阅读43

    与昨日有所不同,昨日是贴经,今日则增加了墨义,墨义类似于章句,即为解释,或者是说对经典的理解。还要求写一首小诗,不限制格律。

    云及在学堂学的诸子经义的同时,也接触过作诗,他娘亲偶尔会写诗,写完便给云及讲解写诗之道。耳濡目染之下,云及也会写一点,但是总能够被黎清挑出毛病来。

    黎清曾经专门跟着老师学过写诗,无论是古体还是近体诗她都能写。在给云及辅导课业的时候,也常常给他讲解一些诗。

    云及先将墨义内容写完,墨义都比较简单,都是平日里夫子讲授过的,所以云及写的很快。但是也架不住数量多,云及写了整整一个半时辰。然后还有几个贴经的题目,又花去了他半个时辰。

    最后便是写诗,诗的题目是:“春”。一个字,简单又粗暴。

    正值三月,春光明媚好时节,主考官出这道考题也算是应景了。此题对于云及来说,确实不甚费力气。他写过几首歌咏春天的诗,不讲格律,那么只需挑一首便可赋之而上。

    但是转眼一想,春其实也算一个比较旧的题材,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写过春天?恐怕主考官已经看烦了,若是不能别出心裁,入不得法眼。

    这么一来,自己写的那些通通都不能再用了。

    云及暂时想不出个所以然来,索性坐在椅子上开始吃东西,今日黎清给她准备了炭火,故而考篮里的馒头尚且有余温,吃着比昨天好多了。

    他今日又占据了昨日那个考棚,不过他的对面却已经物是人非。

    昨夜一场雨洗涤过的空气清新无比,还蔓延着似有似无的花香,柳絮飘零,缓慢的落在地上和花瓣相依,地上有水,风吹过再也带不走它。

    云及恍然觉得自己置身于天地之间,悠然之处,清心之感顿然而生。一时之间,馒头掉在地上了也未曾发觉。

    他伸手接住了一片柳絮,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于是云及提笔写道:“昨夜西风扫落红,半生云卷半舒瞳。三山半过青天外,犹有绿枝俏墙头。”

    写完下一瞬间,他猛然一惊,而后瞪大了眼睛。方才他做了什么?好像写了首诗。

    云及: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做什么?我刚刚做什么?

    云及心里一连串的问好之后,恍然发现,他刚刚好像顿悟了。此时云及恨不得一蹦三尺高,好在他及时他收住了自己的情绪,并猥琐的捡起地上的馒头,擦了擦放进考篮里。随后喝了口水,开始欣赏起自己写的诗来。

    娘亲要是知道了一定会夸他的,云及心里傲娇得想着。检查之后发现没毛病,云及开始检查自己前面的墨义来。

    发现了两处错误,都是写错了字,只好稍微修改了一下,整体看起来改动的地方虽有些突兀,却也不算难看。

    云及呼了口气,再检查了一遍,便收起自己的东西,摸着跳动的胸口,拉响了考棚的铃铛。

    监考官走过来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试卷,按捺住心里的激动,面无表情的收走了卷子。

    云及提着考篮出了考棚,他发现自己居然是第一个出来的。

    主考官正端正的坐在上方的椅子上,面色严肃得翻动着试卷。云及心虚的瞄了一眼县令苏徐宁,在他以为要被发现的时候,立即撇过脑袋。

    苏徐宁自己出的题目,虽然看似死板,实则很灵活。叫你写春,实际上并非真正春,而是要去春这个季节里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他一方面诧异这考生年龄如此之小,二方面是觉得对方可能是来玩玩的。可是一看前面的墨义,虽然解释的很稚嫩,但可以看出每一句话其背后都蕴含了较为深刻的理,唯一的几个贴经题也全对。

    最后一题写诗,苏徐宁本来已经不抱念想了。这么大的孩子,基本上都没学过如何写诗,或者是才刚刚接触到,但是他看到了什么?

    这个孩子不仅仅写出来了,还写的不错。

    “昨夜西风扫落红,半生云卷半舒瞳。”此句妙哉,有种荒凉过后的闲适之感,再看后面两句,虽明显没有前两句那么合拍,但是意境上比起前两句更为深远。

    第45章 管尚轩

    县试本来就比较水,县令虽然做了密封线,但是这东西形同虚设。

    他偷偷翻看了一下云及的籍贯。嗯,父十里塘村姜氏族嫡支脉姜汤臣,母十块田村姜黎氏,有长辈姜贺氏。苏徐宁脑袋中闪过一丝熟悉,似乎这姜黎氏之名听过,还有姜云及,莫不是之前有见到过?

    苏徐宁又瞟了一眼云及,却没任何熟悉之感。

    陆陆续续有人交了卷儿,也容不得苏徐宁再多想了。他又翻看了几人的试卷,年纪大点儿的墨义和诗都做的不错,年纪稍小一点儿的就不是那么如意了。但没有一人的诗作可以和第一份姜云及的比肩啊。

    苏徐宁自然不能武断,这些卷子至少也得有三人同阅,进行对比之后才能出结果。

    三日后便是县试最后一轮——面试。他倒是对这个只有七岁的小娃子好奇得很。若是一个可造之材才,那可就意味大了。培养一个厉害的读书人,可比上交的赋税多一成更有价值。

    要是自己的地盘儿出了个大文豪,苏徐宁不敢想象自己的前途有多光明。咳咳,何况自己也不是挺有文化的么,至少现在比那小孩儿强多了。

    终于等到了考试结束,大门一开,又是欢声笑语,又是怨声载道的。云及乖巧的提着考篮儿走着,忽的一人拍了他的肩膀一下。

    “这位,我看你是第一个交卷的,不知答的如何?”

    “这位大哥,问问题前不应该自报家门吗?”云及白了他一眼,反问道。

    “抱歉,是在下疏忽,在下乃乐旭县中管家书铺管尚轩,今年十一,目前跟随父亲学习。”管尚轩俯身一礼。

    云及亦是礼道:“我是十里塘樗夫子的学生姜云及。”

    “等等,小兄弟说自己是姜云及,请问你父亲可是名唤汤臣?”管尚轩惊喜道。

    “正是。”云及诧异,这人怎么会知道自己的父亲?

    “家父管飞鸿,乃是令尊的同窗好友,家父在家时时常提起这位英才,可惜天不随人……”管尚轩忽觉得云及的脸色不太对,立即转口道:“抱歉,我……呵呵,我们不说这件事了,我只是想问问你,这次考的怎么样?”

    云及道:“感觉还行,若是没考上,我便明年再来。”

    “别这么说,我相信云兄一定能考上的。”管尚轩笑呵呵道。

    “借你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