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状元是我儿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94

分卷阅读94

    问道:“娘子选择活当还是死当?”

    黎清道:“活当,他日定来赎回,还请掌柜小心保管。”

    “琴绝大师可是制作首饰的高手,曾经是宫廷匠人,后来眼睛不好才被放逐出来,可他制作的首饰依旧令人趋之若鹜,娘子这件若是被那些喜欢收藏之人得知,定会卖个更好的价钱。”

    “我并不打算卖,若非家中遭逢乱事,我也不会当掉它,掌柜开个价吧。”黎清道。

    “如果娘子死当,我倒是可以给到千两白银,可若选择活当,就得折半了。”

    掌柜的看上去是个实诚人,黎清道:“活当,我还会赎回来。”

    “既选择那便签下这份契子。”掌柜推出来一张纸。

    黎清看了看上面的内容,最终她拿起笔,写下典当赎回日期为一年之后,签上了自己的大名,随后按下手印。

    一年后黎清将携带千两白银来赎回这套首饰。

    当铺怎么可能会有好人的存在,方才是黎清想多了,掌柜看似纯善的背后,装的是商人的无利不往。由此黎清断定这套首饰的价值远高于千两白银。不同的是,这个掌柜对宝物持着欣赏的态度。

    掌柜将首饰放进盒子里,拿出五百两银票递给黎清。

    “这是天齐通用银票,凭借此票可在任何钱庄提钱。”

    黎清顺手接过道:“多谢,一年后我会赎回我的东西。”掌柜点点头。黎清在上京城里逛了逛。

    这里的繁茂是无法想象的,房屋建筑高大上,门前摊贩林立,屋舍铺子串联,水边船只拥挤。挑担的,推车的,背篓的……多不胜数。

    这里让黎清看到了一种乐旭县从未有过的人的活跃气息,还有文化和古韵。

    黎清什么也没买,她走了好久才出了城,城里实在是太多人了,她找不到机会瞬移。

    回到十里塘之后,黎清去县衙,买了几十亩地,花了差不多一半的银子。

    朝廷抑制土地兼并,黎清差点儿就被定义为土地兼并者了,要是像上次买房一样交税,她得吐血。

    “这里是二百两,城西的荒地我买了一部分下来,带着你的人去那里造屋住下来,先种一季的粮食。”黎清对梁山显说道。

    这些人大多都是佃农,被天灾冲毁了家园,无法交付收益给地主而破产,现在有地给他们种了,他们感激还来不及呢!

    梁山显震惊极了,几天前都拿不出钱来,几天后就能拿出几百两,这钱不会是抢来的吧?这女人做土匪的资质颇高啊。

    最终丈量了土地,规划好了房屋建设基地。这些人是日后黎清的劳动力啊,黎清的如意小算盘打的响响的。

    得想个法子把这片荒地都买下来,之前天灾这片地死过很多人,所以几年来都没有富人敢触碰,这倒是便宜了黎清。

    到了荒地,这把那号人才真正的看到了他们的恩人长什么样。

    这世上竟然真的有人愿意给他们土地种,不过还是有质疑之声,生怕黎清把他们变成奴隶。

    但是有地种毕竟要付出代价,契约一定是会签的,就是不知道签是哪一种。

    “这片地离河水也不远,灌溉起来应该不难,明年就开始种植棉花,今年来不及了。”黎清站在大石头上,望着大片的土地,这都是她的了。

    咱现在也是有地一族,名副其实的地主了。

    美滋滋。

    黎清回去之后便将计划形成文字,交给梁山显。他身边有个文钦,如果将梁山显比作将军冲锋陷阵,那么文钦绝对是个合格的军师。

    有这两个人在,黎清能省很多事。

    一月之期将至,苏徐宁早在半月之前就已经收到了请愿书。

    为了完成和黎清的约定,他一直压着此事,就等月末和黎清来个里应外合,彻底解决民怨。

    梁山显被单独押往县衙,苏徐宁装模作样的进行了审问,让民众看到梁山显被打入大牢。

    实际上黎清已经让他改头换面。

    三浪子的名号从这世上彻底消失,只留下梁山显之名。

    这天下同名同姓之人颇多,也不在乎百姓能够联想到什么。黎清让梁山显和文钦两人带上信任的人,组成一个商队,用黎清卖掉话本以及铺子里赚来的钱,进行各地访查,等一年之后棉花收成再回来。

    之前那个黑头痣已经被梁山显驱逐出去,交给他表哥看管。一个楞头青而已,无足轻重。

    黎清的铺子和田地都步入正轨之后,她也就闲下来了。

    大多时间都在十里塘陪伴着孩子,顺便和柳二爷研究研究纺纱机和织布机。

    黎清势必要让它们适用于棉花的纺织。

    第99章 三锭脚踏纺车

    “黎娘子,我按这图纸造出来的东西可对?”

    黎清刚进柳二爷家的门,就见他欢喜地迎了上来,院子里摆着一架纺车。

    上面有三个锭子,转轮是竹、木制结构,整体是脚踏型。

    “试一试方可知道。”黎清拿起一旁的棉花条子,捻了一根线出来,穿在转轮上,然后叫踏踏杆,棉线逐步拉长,最后将黎清他们分成三股,挂在锭子上。

    这个纺纱机整体呈现的是圆周运动,通过皮带拉动转轮转动,所有的动力来自于脚踏。

    只是一踏,锭子便疯狂转动,柔弱的棉丝被逐渐滚较为结实的棉线。

    “果然合适,成功了。”黎清手中的棉丝应声而断,她还没有练就纺纱技能,断掉只能说明技术不成熟。

    黎清放下棉花条子,笑着说:“如此一来纺纱效率大大提高,至原来的三倍,这得多生产多少棉纱呀,二爷失败了多少次才做出来?”

    “七八次吧。”柳二爷痛心疾首,就为了这么个玩意儿耗费了他多少精力和木材,这其中的苦只有他自己说的清。

    “放心吧,损失我会照付。”黎清看柳二爷一副rou痛的模样,忍不住笑起来。“还请柳二爷再做个十架八架的。”

    “(⊙o⊙)啥?”柳二爷以为他听错了。这东西会做之后也不难,只是要那么多干什么?摆在那里好看吗?

    “我自有妙用,工钱一样不会少,难道二爷不想把他推广出去吗?”

    柳二爷点点头:“这倒也是,只不过我和三生两人要在短时间内做出来,怕不太可能。”

    “所以我给你找了帮手。”黎清朝门外拍了拍掌。

    “他叫李敖,以前是城里木匠铺子的学徒,二爷可以放心大胆的把一些事交给他。”

    李敖身穿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