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状元是我儿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95

分卷阅读195

    云及想了想,说道:“老师爱茶,娘亲可带?”

    黎清点点头:“你魏舅舅送了我一斤今年的新茶,说是西湖龙井,明日我给你们老师送过去。”当即,黎清砍了书院的一棵竹子,在云及的目瞪口呆下编织了提篮,拼了一个果篮。

    “原来水果还能这样摆放送人。”管尚轩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新奇的方式。

    “自然可以,毕竟谁都想看美丽的东西,送礼自然也不能丑丑的,以后你们想送人礼,也可以这样,显得体面。”黎清将果篮放在桌子上,拍了拍衣袖上的灰尘。

    因为南北交通不便,南方的天气适合水果生长,然而在北方却很难吃得到,所以在北方才会存在珍稀水果。

    而黎清所处的锦州虽在南方,却依旧交通不便,所以也稀奇。

    这个世界可没有反季节的说法。

    黎清这样的果篮儿自然上档次了些。

    里面有多种水果,还有果脯,这礼送上去简直可以满面荣光啊!

    “娘亲怎么会编织竹篮?”云及关注的点不在于水果的摆放,而在于竹篮的编织,记得以前娘亲是不会的呀!

    “闲来无事,和西郊那边的人学的,不仅会竹篮,我还会编背篓,以及其他玩意儿,这东西看着复杂,实际很简单。”

    黎清是看着看着就会了那种,然后自己砍了竹子,想编织,不过是败在了削竹子上罢了。

    她才不会告诉自家蠢儿砸,她差点把手剁了。

    “我怎么感觉这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云及摸了摸自己的脑袋说道。

    “嗯,眼见不一定为实,你看我不就做出来了吗?”黎清对云及说。“你们最近功课做的如何?昨日匆忙,我还未来得及问,今日有时间了。”

    三人坐在书桌前,云及与尚轩按照长幼顺序向黎清汇报。

    “清姨,我和云及看的书大体是一样的,最近在研习,略读本朝,此外还读一些当世名家之作,如周公的等。”

    “读可有收获?”

    管尚轩迟疑片刻,答道:“言春秋是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我很赞同这句话,我从书中看到了那个时代的复刻,读史能看到我们的过去,也能够预知我们的未来。”

    “说的很好,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明得失,你能明白这一点,实属不错,可是你的答案过于大而宽,或许能精炼一些,放在小事上,从细微之处剖析,你会获得更多。”

    黎清从不一味的夸赞。她要做的是让孩子学有所获,但又不能因只言片语的夸赞,便由此赞赞自喜,故步自封,无法前行。

    “是,清姨。”他最喜欢清姨问功课了,只有在清姨面前他才能真正的放松,不怕犯错。

    “呢?”黎清又问道。

    “周公对阴阳五行的解构理论非常到位,万物生化皆为阴阳,我实在是佩服周公,期盼有朝一日与之相见。”

    管尚轩越说越激动,眼睛里闪烁着小星星。像是某个明星的狂粉似的疯狂。

    要是真的有一天管尚轩见到了周敦颐,会不会高兴的拥抱上去?然后在人家脸上亲两口?

    咦惹!

    黎清不敢再往下想象。

    “这是一种哲理之学,周公所说的乃为万物之本源于何处,这个在几千年前老子就解释过了,周公如今又翻新了一遍,值得佩服。”黎清笑呵呵道。

    管尚轩虽然年龄比云及大些,但终究是小孩子,心里有什么,直教人一眼看穿。

    第205章 管尚轩见到偶像

    看得出来管尚轩对这位周敦颐可崇拜的紧。当然黎清自己也想见见,她是想知道这个周敦颐是否和历史上的是同一个人。

    要真是如此,那她还得多加考量了。

    接下来轮到云及,黎清照例问了他,两个孩子都表现不错。翌日一早,黎清便去拜访洛鸿运。

    总算是光明正大的见到了这位云及的老师。以前都是偷偷的暗中观察,显得非常猥琐。

    “锦州乐旭十里塘姜云及母拜见锦仁公。”黎清提着礼物,一旁的小厮将其接下,放置在洛鸿运书桌旁。

    “黎娘子请坐。”洛鸿运道。

    于是黎清与洛鸿运在书房里相对而坐。

    两人相互眼神交流着。

    洛鸿运面目微笑看了看黎清,他又撇过眼珠子瞧了瞧一旁的果篮儿以及茶叶,这云及的娘还懂得挑人喜好,的确是个心思细腻的人儿。

    “小儿愚钝,这些月来,承蒙老师照顾了,我一直想来拜会老师,今日才有所准备,如此冒然来访,还望老师不要怪罪。”

    “怎么会呢?老夫早就想见识一下到底是哪位慈母才能养育出云及这样懂礼的孩子,黎娘子来,再好不过了。”洛鸿运端起茶来,饮了一口。

    黎清也端茶而饮,洛鸿运一直在观察黎清。

    他见黎清的行为举止都很大气,不似普通农妇。

    听闻姜云及五岁丧父,是其母亲和祖母抚养长大。足以见得姜家女流结为贤妇,要不然云及光靠那点天赋,还差了些。

    上次收云及为亲传的时候,他收到过黎清的亲笔书信,那信写的简直是天衣无缝,开局便是自己一顿夸赞,接着然后是对其子的种种愚钝的剖析,希望老师多加提醒,最后再感谢,典型的公文式信件。

    今日一见,这黎娘子果真是精明的人。

    “我想听听云及这孩子小时候的事,他是如何启蒙?到最后被官家赏赐童子出身。”

    黎清笑道:“既然老师想听,让我便说他一二,云及这孩子,幸得一父亲,三岁变启了蒙,五岁入学堂,跟随樗夫子学习经义义理,十岁考中秀才,被官家赏赐童子出身。”

    “那么,这期间一定吃了很多苦。”洛鸿运蛮心疼云及的。五岁丧父,听说刚开始的时候家境也就一般,后来还经历了天灾,失去了居所,灾后才逐渐发家。

    “是啊,毕竟没有父亲的家是不完整的,而我又不可能再给他一个。”黎清感叹道。

    “我看他平时作息很有规律,影响了书院中的一批人,真是可贺之事。”

    “我不求云及将来大有作为,但求问心无愧,德才傍身,于世有益。”

    洛鸿运大喜,道:“这才是人生之追求啊!也是我所倡导的,你倒是与我想到一块儿去了。”

    “贤者之风也就不过如此了。”

    洛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