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长命女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08

分卷阅读208

    怎么选了。”

    他是没有往这方面想的,因为桓琚要拿杜家开刀,一定是因为杜家、杜皇后对朝廷构成了危害,那就不会因为一个女儿而手软。如果梁玉觉得这么干开心,那就干好了,反正公主也不大乐意要这个驸马。杜家少了一个驸马,也是向世人表明了一种风向。圣人弄倒了杜家,真心疼女儿会给她再选一个出身良好的公子的。

    宋义冷笑着加上了一句:“如果丰邑公主就乐意陪驸马倒霉,那就让他们夫唱妇随,三娘也就不必挽救她了。留着她给杜家增光添彩吗?”

    这一屋子里就没有一个天生的好人,个个都是天生的缺德鬼,没到图穷匕现的时候都还绷着,现在都撕破了脸,还绷个什么劲儿呢?三宋是要站太子一边的,对杜皇后的危害明白得只比梁玉更早、更清楚,削杜家,好呀!

    宋义添了一句:“大哥,我看三娘的主意就不错。一枝一枝的削嘛!断了他们的姻亲,切了他们的下属,一点一点的来。大事圣人办了,我等在小事上替圣人分忧就好。”

    宋果提笔写道:发其阴私!不孝、别居、私财……

    果然不说话的人才是最凶狠的那一个,宋果招招都往“声望”二字上招呼。虽然大家都知道,世家就是一代代的占有大量的土地、做高官来维系的,但是说出去,提的还是“德行家风修养”,宋果就往这上面动刀子,让杜家人人唾骂!

    宋果又写:皇后以孝行闻名天下。母亲为恶,女儿岂是善类?母死而不收,也算孝?

    梁玉拍案,【他娘的,读书人真是狠啊!】

    梁玉得到宋奇的同意,将此事放下,又写道:三郎当如何?

    宋奇道:“请三娘一定转告太子,对圣人孝道为先。余者都可不问!过于刚强的太子可不好,当然也不可软弱,生母遇害而不怒,不是虚伪就是无能,则太子就要危险了。再有,对酷吏一定要慎重,三娘知道主父偃吗?”

    梁玉点点头。

    “主父偃不能说是酷吏,然而有一句话却是讲得透彻‘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日暮途远,故倒行暴施之’。酷吏也是这般,他们从来不能持久,便也无法更进一步,只有越来越疯狂。若是阻拦不及,一定会伤及太子。他们需要向圣人证明自己有用,案子只会越办越大,当外戚、朝臣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一定要攀扯诸王,最后殃及太子。”【1】

    梁玉倒吸了一口凉气。

    宋奇沉重地点头:“就是这样。”

    梁玉写道:年前我给三郎送新衣。

    【做人果然是不能太缺德的。】梁玉一脸感慨。

    梁玉聊天太费劝,写得差不多了,后来便由梁玉简单写几个字,吕娘子给她翻译出来说给三宋听。三宋与她又聊了些家事,又说及三宋在京城的生活之类。宋奇媳妇死了很久,在外面也没娶上一个,梁玉想到南氏说的话,有心问他的打算,想到自己还是个出家人,又没有问。

    最后让阿蛮去捧出一盘金锭来给三宋,权作资助宋奇买房子。宋奇小有身家,京城想买一个还算气派的房子却又差着一些,也不跟梁玉客气,笑纳了:“谢三娘啦,收拾好了请三娘来吃酒。”

    ~~~~~~~~~~~~~

    梁玉听到宋奇的提醒,哪里还能坐得住呢?南氏在房里学认字,梁玉就回屋去赶制桓嶷的新衣,外衫做不来,简单的内袍、袜子还是能赶工的。下手飞快,又把侄女们叫过来帮忙,她来裁,侄女们缝。她侄女又多,每人领一项任务,磨也把针角磨得又细又密了。

    侄女们缝线的时候,梁家陆续来了几拨人探望梁玉。探病也有一个讲究,要身份、辈份相当才好。就像梁满仓做寿,身份不够高,萧司空就不亲自上门,是派了儿子过去。似严、李、袁等家的长辈是不会亲自登门的,都或委派晚辈(严家派的刘湘湘、李家派的儿媳妇严氏),或是写了帖子派仆妇送来(袁家写了帖子)。

    梁玉不能说话,便写了个回帖让来人带回去。与刘湘湘、严氏也只简单写了几行字,由吕娘子从中翻译传话。

    刘湘湘骂道:“严中和真是个谎精,居然对我说你很好!我回去一定收拾了他。”

    梁玉笑不可遏,刘湘湘看她笑得前仰后合一点声音也没有,仿佛在演哑剧,心里别提多么难受了。严氏拉了拉弟媳妇的袖子,指指眼角,示意她忍住别哭。刘湘湘吸吸鼻子,心道,杜家真是恶心!

    梁玉笑够了,写道:谢你们来看我,过完年回观里,一块来玩。

    严氏道:“好!我们一定到的。”

    又问医药如何,梁玉写道:都还好。

    【这样叫好吗?】这两个人与梁玉是真有交情的,尤其刘湘湘,还有一分战友的情意,带着无限的惋惜回去汇报,都说杜家欺人太甚,让他们得势,恐怕大家都要受苦。

    这一边,梁玉衣裳做好,夹着衣服又去了东宫。

    桓嶷惊喜万分:“三姨!”等不及梁玉过来,他抄起衣摆,从台阶上跳下来,蹦蹦跳跳跑了过去。

    梁玉笑笑,扬扬手里的包袱。桓嶷问道:“给我的?”

    梁玉点点头。桓嶷一把抢过包袱抱着,一手拉着梁玉:“外头冷,里面来。”

    姨甥俩挨着肩膀坐着,桓嶷边打开包袱边说:“给我做的衣裳?”

    孙顺亲自过来铺纸,梁玉写道:带侄女赶工的手艺,别嫌弃。

    “不嫌不嫌,我就爱这个!三姨可还好?外祖母可还好?”

    梁玉又写:家里都好,有宋郎君帮忙。

    顿了顿,又写:阿娘在学认字。

    桓嶷心头一痛,低声说:“可恶。”

    梁玉放下笔,拉过桓嶷的手拂开,在他的手心里写:宋奇说,酷吏如主父偃,倒行暴施。

    桓嶷读的经史只比梁玉多不比梁玉少,略一回忆就想起了这讲的是什么,沉重地点头:“放心,我明白的。他的心意我也知道了。”

    梁玉放开他的手,重新执笔:不要冲动。

    桓嶷认真地说:“我明白的,三姨,我会忍耐的。请转告宋卿,我记住了。”

    梁玉空叹一口气,摸摸桓嶷的脸,瘦了。桓嶷将手覆在她的手上,低声说:“会好的,都会好的。”

    ~~~~~~~~~~~

    梁玉从东宫出来,将桓嶷的话转答给了宋奇,宋奇颇受鼓舞,也低声说:“三娘放心,我们在外面也会有所行动的。还请东宫蛰伏,三娘在丰邑公主那里试探一下即可。”

    宋果这个缺德鬼已经开始散播流言了,一个结巴,竟将这件工作做得不着痕迹。梁玉对宋奇颇为信任,重重地点头,心道,丰邑公主一个公主,大概齐这会儿是抽不出空来理我的,快过年了呢,她一准儿忙,跟个哑巴有啥好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