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长命女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25

分卷阅读325

    一架水纺车一日纺纱几十斤,五架、十架呢?能省多少人力?萧度笑道:“王刺史真是个好命!也罢,世上总有命好的人。”楣州再励精图治,条件摆在那里,靠种地发不了家,下州就是个下州。想把土地变得肥沃,也不是三年五年能办得到的,织布见效就快了,一旦有些成绩,三五年后,王刺史怕不真的要升迁。

    梁玉看了他一眼,心道:【你还说别人的命好吗?】

    袁樵道:“你我只消将份内的事情做好,他升由他升。”

    萧度赞同地道:“也对。”

    他们心胸也算开阔,并没有争执苦活累活都是自己干的、点子都是自己想的,他们都有背景,断不至于被王刺史把功劳都给抢了去。

    梁玉更不在意这些,她又做不了官,关于王刺史,知道王刺史走不了,她就只剩一件事好关心了:“王刺史什么时候回来?我记得有些人要到过完了年才离京?”

    萧度道:“也分人,他们多半愿意在京里多活动些时日,好让圣人和执政们记住他们,又或者走一走贵戚们的门路。三娘要是有家信,可以托他去捎,他是怕很乐意呢。”

    梁玉道:“可以捎带吗?”她对王刺史是无可不可的,想来梁府怂成这样,王刺史对梁玉也是无可不可的,双方都没有太大的必要捆在一起。不过萧度说了,她也就问一问。

    水纺车有了,工坊初具规模,梁玉便将作坊暂且放到了一边。之前关心作坊,是因为一切都是草创,完全不了解情况,需要亲力亲为。架子搭起来了,就该从这些具体的事务中抽身出来。此事好有一比,好比是袁樵做县令,下地、挖渠需要尝试,如此才能知道实情。明白之后就该继续回来坐堂,他的本职还是做官。

    梁玉觉得自己的情况也差不离,知道作坊怎么运作的就行了,了不起时常问一问,去看一看,作坊有什么麻烦了她来解决,不用继续泡在那里了。她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要跟萧度多学学,萧度之前蠢事办了不少,本人毕竟在中枢生活了二十几年,他的常识、经验是极富贵的。

    脑子快,不代表不需要腾出时间来思考。恰恰相反,为了保持祥和智力上的优势,更加需要学习、思考、磨练。一旦停止了动脑子,人会越来越笨,回京之后怕不是要被人坑死。

    是时候考虑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怎么做,规划一下未来几年的方向了。这必须借助萧度的一些知识,现在问了他还肯讲,就更不能错过了。这份帮助甚至是袁樵也无法完全做到的,毕竟出身还是有差距。

    想到这里,梁玉看萧度的目光越发的慈祥,看得萧度背上汗毛直竖:【她这又在算计什么呢?】

    梁玉却只是笑笑,问道:“秋天过完就是冬天了,趁着现在物产丰富,各种土产都便宜,该备些年货了。美娘对这里熟,会选东西,司马要不要一起准备呢?”

    萧度小心地道:“那就……谢了。”

    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

    ~~~~~~~~~~~~~~~~

    带着疑惑,萧度进了城,进门被管家迎了上来:“郎君,方才王刺史那里派人来,问有无需要捎寄的信件方物,他要上京了。”

    萧度皱眉道:“他没有说交割的事情吗?”刺史离开治所,理所当然要由副官来代行职责。

    “额,这个还没有讲。”

    萧度摇摇头:“罢了,他也是一片好意。我去见他吧。哎,对了,封些金帛送给梁三娘,托她帮忙给置办些方物土仪。”

    管家笑道:“这个却是小人已经想到了,已准备得差不多,郎君若是答应了,就请王刺史捎带进京。”

    “谁说那个,我说的是年礼。”

    “现在就开始准备?会不会太早了点?”

    “她既说了,必有道理,让她准备就是了。”

    “是。”

    萧度换了衣服,自去寻王刺史,不意却在州府又见到了梁玉。梁玉笑道:“又见面啦。”

    萧度问道:“请王刺史捎带信信?”

    梁玉含笑点头:“看来大家都差不多呢。还有旁人吗?”

    萧度道:“怕是没有了,没有上官这么为下属跑腿的。”

    梁玉道:“那他……”

    萧度摆一摆手,示意梁玉不要说下去,梁玉会意。当官这种事,也是靠天赋的。

    两人都亲自来谢了王刺史,表示这就回去准备信函物品。梁玉见萧度还有话说,果断地告辞了,人未走远便听萧度讲:“府君离开之后,楣州的事务要怎么办呢?”

    第118章 天生不傻

    梁玉做事一向有条理, 认准了一个理,轻易不会被人带偏, 到了楣州依然如此。她开作坊并不是为了作坊本身也不只是为了钱, 而为了她自己能将腰杆挺得再直些。与王刺史、萧度的关系都处得不错, 也不是为了与他们交好, 同样是为了自己能混得开。

    她向萧度请教关于取士、关于王刺史等等事,没有打算从此就听了萧度的话了,只是为了获取信息, 自己好做一个判断。

    【看来王刺史是攀不上萧司空这棵大树了。】梁玉步出州府, 扳鞍上马。萧家恐怕是瞧不上王刺史的,放在萧司空权势焰天的时候,不在乎多一个摇旗呐喊的。到了萧司空韬光养晦的时候,必然不会再滚雪球招圣人的眼。

    王刺史又看不上梁府,梁玉也不想给桓嶷招个没多大份量的刺史。桓嶷现在只要稳着就行, 养自己的势力也不用王刺史这样的。

    【王刺史是真升不了官了,明年开春他还得回来。】梁玉终于确定了对她未来两年规划有影响的问题, 主意放在了该放的地方, 开始思考接下来的事情。

    她说备年礼也不是胡说, 年礼要在过年前送到, 普通的家丁押着车队走两千里地, 怎么也得花上两个月上下。也就是说,到十月的时候东西就得都有个谱了, 现在已是秋收完了, 稀罕物难得, 提前准备并不夸张。唔,还得去找美娘。

    梁玉信马由缰,马也通人性,一摇三晃将她带到了美娘的宅子。美娘与梁玉走得近,但因为是楣州杨氏的遗孤,该分的宅子还是给她分了一个。她家族的旧人、舅家的亲戚仆从想见她的时候都往这宅子里来,美娘总往作坊里泡着,每旬只有一天呆宅子里歇着。作坊有门禁,外人进不去,想见她的人都等着这一天。

    秋收之后,又有些人来见她。今天这个时辰巧了,梁玉只见到两、三个人一面摇头一面往外走,很是惋惜的样子。

    梁玉在门前下了马,守门人认得她,小跑着上来给她牵马、拴马。梁玉问道:“美娘在?”

    “是。”

    “还有客人吗?”

    “早上来了几个,才走,现在没了。”

    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