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长命女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68

分卷阅读368

    露脸。

    梁玉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笑道:“都听您的。”

    刘夫人道:“那就具本吧,趁着现在圣人也闲着,早早批复下来,我们也好早做准备。”不但要收拾府邸——这个好办,因为袁樵娶媳妇儿,家里才修饰一新——还要准备接待随同桓琚出游御林、内侍、宫女等等。

    这些梁玉也都不插手了,她给自己划了条线,如果上头没有婆婆、太婆婆,她拼着闹笑话也得自己张罗。但是既然有长辈,她一个不很熟悉这些上流细节的人,就还是以学为主。便对刘夫人道:“听您吩咐。”

    既抢机会又不抢风头,这样的儿媳妇谁不喜欢呢?

    刘夫人道:“我也只是幼时见过家中长辈做过,叔玉,你也不要往后退,这个家是要交到你的手上的,以后你必定是要自己准备这些事情的。”

    杨夫人笑眯眯地对刘夫人说:“阿家,不若让阿先与美娘也各领一件事,边干边学。”

    袁樵左看右看,笑道:“可否容我做个毛遂,代具奏本?”

    梁玉笑道:“难道你要躲懒不成?”

    袁樵笑道:“不敢,不敢。会有人来教阿先、美娘礼仪,也不要忘了准备。”

    一家子人人高兴,袁先与美娘都有点激动,大声答应了。

    刘夫人谨慎,先不宣扬,让袁樵写了奏本呈上去,得到答复之后才宣布开始准备。

    日期定在了二月初六,不是休沐日,但也不是大朝会,还算令人满意。桓琚还嫌弃梁玉太小气,听完书不给饭吃,要求梁玉招待两餐。

    ~~~~~~~~~~~~~

    接到旨意,袁府便忙碌了起来。袁府不吝钱财,梁玉又拿出金帛来,先赏了家中上下,令人人出力。

    宫中程唯一派了程祥,周明都派了一个心腹校尉郭唐,来到袁府商议接驾事宜。

    郭唐是来看地方好布防的,程祥则是与袁府商定桓琚起居等事的。彼此见过礼,袁樵看一眼郭唐:“我看你有些眼熟,不知是哪里见过的?”其实他想说的是,这个郭唐看起来嫩得很,居然被派出来干这个人,不能很能干、就是很有背景。

    梁玉却突然惊叫一声:“啊!老郭!”

    郭唐这长相,跟当年去解楣州之围的郭宜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袁樵问道:“不知令尊?”

    郭唐笑笑:“家父讳宜。”

    “原来是故人之子!”

    连两位夫人都知道郭宜这个人,对郭唐愈发亲切。袁家还记得他父亲,这让郭唐也很高兴,几人叙了一回旧,在程祥的提醒下才想起来有正事。几人凑在了一起,程祥与郭唐都指出袁府上奏的计划有些需要修改的地方,程序上应该先到袁府,郭唐提出了圣驾出行路线上的要求,程祥则希望能够去实地看一看作坊。

    袁府一一答应了。

    于是刘、杨二位夫人主持全局,梁玉则与郭、程去作坊,郭唐看了一回,道:“这个地方选得不错哎!”

    梁玉笑道:“这是我与丰邑公主换的地方。”

    桓琚给他闺女的地方,那能不好吗?道路方便、风水宜人,安全自然也是有保障的。程祥看了一回作坊,则指出至少到了那一天需要搭些帐篷之类的,以供随行人员使用。梁玉也都答应了。

    送走了他们,梁玉拿出钱来让阿蛮给钱同,让他这段日子不要乱走,一旦作坊有需要他就得过去。然后请过来吕娘子,交给她一件事情——雇人,一定要保证二月的时候,作坊已经开工了。“圣人到的时候,织机要都开着,要有布能正好卸下来。”

    吕娘子心领神会:“我理会的。三娘如今就不要再跑啦,跟着太夫人学学。”

    梁玉道:“好。”

    刘、杨二夫人忙的时候,梁玉在她们跟前打下手。待到晚间用过了饭,她们去歇息了,梁玉抽空跑到厨下去,亲自下厨调些滋味。应允了要请桓嶷吃野菜,味道就一定要好了。袁樵在房里不见妻子回来,一路找到厨房,梁玉正调了一碟蘸料,焯好了一盘菜。

    见袁樵来了,梁玉笑吟吟地道:“来尝尝,好不好吃。我厨艺可不止是刀工呢。”

    袁樵接过盘子,奇道:“晚饭也有青菜,不合你的口味吗?”

    “不是,我不是准备野菜呢吗?”挟了一筷子青菜蘸了,递到袁樵的口边,“尝尝。”

    袁樵张口含了,只觉得酸咸适度又略带一点甜味,淋了一点熟油,极香。赞道:“好!明天我要吃!对了,野菜要挑好,不要混进什么杂草药材。”

    “放心,到时候我一颗一颗的摘。”

    袁樵胃口开了,端过盘子,拉着妻子:“咱们回房吃去。后天在家里守岁,大后天就要开始拜年了……”

    “嗯,我明天请吕娘去一趟我娘家……”

    ~~~~~~~~~~~~~

    忙碌中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转眼新年。旨意下来是瞒不住人的,留点心就知道桓琚年后要出宫到袁府,还顺道在无尘观里踩一脚。那能是因为袁樵长得俊吗?必然是因为袁樵成了桓琚的联襟。连带的,京城的治安都好了不少。

    “他这个娘子娶得真是太值了!”无数人这样说着。

    在袁氏宗族里面,这样想的人也是多数。袁樵成亲的时候,还有人打算冷眼看看新妇如何,再考虑是否要亲热起来,不消两个月,皇帝都被领进门了。【别惹她。】便成为了共识。

    除夕夜,各家在自己家守岁,第二天官职够的要入宫去朝贺天子。领完宴回来,就是各家走动的时间了。不那么重要的就投个帖子,重要的就亲自上门,赶场似的。

    袁翼家里也挤满了人,袁樵预备往叔祖这里报个到就走,又被叔伯、兄弟围住了,受到了热情的问候。袁翼也问他:“迎接圣驾不是一家一户的事情,有什么要帮忙的只管说。”

    袁樵道:“需要的时候必然不会与您客气的。”

    袁翼捋一捋须,笑了。

    话虽如此,直到二月初六这一天,袁樵也没向族里要什么帮助。族人一插手,必然会更周详细致,随之而来的麻烦也会更多。自己一家人如果忙得过来,就不要再自找麻烦了。程祥、郭唐都是熟人,不会给他下绊子,这事就成了一半了。

    二月初六,据说皇历上这天日子不错,桓琚父子早起,先接见了执政。纪申几人都知道了他今天要走亲戚,萧司空是因为儿子曾在楣州与袁樵共过事,且劳动改造的效果不错,对梁玉的“事业”有兴趣,纪申则是听桓琚说了什么水纺车,他对耕织很了解,很想亲眼看一看水纺车究竟是不是这么有效率。黄赞也不甘落后,且也想看看纺车有没有推广的价值。

    是以日上三竿,梁玉在袁府门前便等来了二拖三。皇帝父子俩带着三个执政来了!

    梁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