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长命女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75

分卷阅读375

    婚妻。

    总之,热闹极了。

    桓嶷与太子妃两个人着常服来,也没个架子,一到袁府,袁家老幼与已到的宾客一齐下拜。桓嶷急忙下车,先把刘夫人扶了起来:“太夫人何必多礼呢?我今天只是个来蹭吃蹭喝的外甥罢了。”转身把自己外祖母南氏扶起来:“您比前几天看着精神好些了。”再把杨夫人给捞起来。

    一顿动作行云流水,看得太子妃再次目瞪口呆。桓嶷这时候的灵活与在东宫里的木讷判若两人,个中区别耐人寻味。

    那边梁玉则是被太子妃扶起来的,太子妃先捞的是丰邑公主,接着才是梁玉。梁玉看着桓嶷只管笑:“哟,会说俏皮话了,果然是娶了媳妇儿开心的吧?”丰邑公主跟着打趣儿:“我看是,不然不能有这么周到。”

    一同入内。

    梁玉低声问太子妃:“还好吗?”

    太子妃不能失了场面,笑答:“很好。”

    那一边桓嶷又与严中和说上话了,原本桓嶷是问袁先在太学读书怎么样,同窗是否好相处一类。袁先答的是,他有一个处得不错的朋友萧弗,今天也给他母亲拜寿来了。桓嶷又与萧弗说话,他知道萧司空的孙子是这个名字,确认之后也很高兴,问起他们俩功课来了。

    严中和听得头大了一圈,小声嘀咕:“书呆子、书呆子、书呆子。”他生性活泼,又不大怕人,太子背后也敢哔哔。不幸被太子给听到了,桓嶷又将他给拎了出来,吓得严中和直想往外蹿。

    刘湘湘看到了,跺脚道:“你跑一个试试!”严中和果然站住了,惹得众人哄堂大笑。

    桓嶷笑道:“休要着急,我不逼他了,你将他领走吧。”

    设宴本意是男一拨女一拨,桓嶷与太子妃来了,他想热闹,想看着所有人,就都并到了一起。席间,桓嶷看袁先忙上忙下的斟酒,道:“阿先,你让他们忙去,咱们坐下来说话。”

    丰邑公主碰碰梁玉的胳膊:“你对这个儿子倒是尽心,他有你这个娘,我看是真的命好!”

    梁玉道:“长子,哎,要指望养老送终哒,那不得好好养吗?”

    丰邑公主与她太熟了,撇着嘴做一个鬼脸:“你比他大几岁,这样老气横秋的,不害臊。你养他什么啦?要教的。”

    “我带着他下田种地了,耕读传家,我教了一半儿,怎么样?”

    两人笑闹了起来。南氏与刘夫人看在眼里,心里美极了。刘夫人对南氏举杯:“亲家,多谢许给我家一个好媳妇。”

    梁玉与丰邑公主笑完,两人转将注意力放到太子妃身上,都来与她说笑。太子妃将东宫摸个七七八八,到袁府来是为了与桓嶷步调一致,架不住这对酒rou朋友尽拣开心的说,绝口不提糟心事,太子妃心情也舒展了起来。梁玉还是个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主儿,南氏眼睛一半在女儿身上,一半就在太子妃身上,太子妃心里熨帖。

    梁玉与太子妃周旋一阵,让位给丰邑公主,自己去招待到场的宾客,安排歌舞,又摆出种种游戏来,务必使人人都有事做,不漏下哪个觉得冷落了。倘使有分身乏术的时候,又使美娘等小辈去应付。

    这一日,宾主尽欢。观者以为太子亲近姨母,太子妃感触与旁人不同,她看到袁先就想到自己。心道:【怪道三郎独对这位姨母亲近,果然是有过人之处的。我先有庶子,她有嗣子,虽不全无然相同,倒有可借鉴之处。】

    第136章 新妇掌家

    过完梁玉的生日, 天气已经转入晴暖,无论贫富贵贱都活跃了起来。

    梁玉在冬天也活跃得不得了,何况春夏?袁府人口简单,她也没有遇到婆婆刁难,就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置产兴业之类的正经事上去。刘夫人、杨夫人对她的经济事务是极放心的,梁玉的嫁妆她们从不过问,还渐渐将袁府的一些产业交给梁玉来打理。

    期间用人的策略、经营的策略,两人都耐心观察,看梁玉怎么做。先给她几个庄园、店铺等,即便失了手, 也不至于伤筋动骨, 犯了错就纠正。如果梁玉做得无可挑剔,就陆续将家计放到梁玉的手里, 她们也就功成身退了。

    家不好当!刘夫人与杨夫人都深有体会。以刘夫人之强势、杨夫人之细致,自袁恺之后, 袁府的规模实际上是萎缩的。不是两个人不能干,而是情势比人强。同一件事情,官大的就是比官小的办得顺利,经营产业也是一样。袁恺的时候,有大商人投效,到袁籍死后, 这份孝敬就越来越少, 几近于无了。

    交给梁玉, 总不会比现在还差。

    梁玉接手了产业之后也是非常重视的。在楣州的时候她从旁协助过两位夫人理事, 但那是在楣州,两位夫人更多的是理的后衙事务,她们在楣州新置的产业很少。京城袁府的产业是真·祖传的,最低是不能折本,还得有盈余。

    虽然不清楚袁府一共有多少家底,但是肯定不止交到手上的这些,只有把手上的干好了,交了个令人满意的答案,才能顺理成章接下其他。如果干不好,勉强上位,将来的事情也会不顺利。这是一个考验,通过了,一顺百顺,通不过,前面已经做出来的成绩也要打折扣。

    好在她对经营很有一套,有一整套的分工、考核的办法,自己又能写会算,精于此道。梁玉先把交到她手上的产业梳理了一遍,第一是统计各项产业的盈利。

    官员不得经商,不能与民争利,大部分人就用变通的做法,或者收受商人的孝敬,或入干股,更是指使仆人门客去干这些事情。前两者没有后者收入稳定,且准准的攥在自己手里。是以不少人家除了买房置地,也会使仆人经商。袁家也有这一项收入。种地准有产出,经营却是会赔本的。袁家这方面的情况不错,两位夫人给她的大多是盈利的经过这些年,无利可图的产业早已出手,以免拖累。

    第二件事就是统计地点,梁玉将所有在万年县内的铺子,出租的就还留着。家奴、门人开店做买卖的,另列一张清单,然后去找两位夫人:“阿婆、阿家,我看过了,这些铺子是不是换个调调?”

    刘夫人感兴趣地问:“这是为什么呢?”

    梁玉道:“都在万年县内的,如果是取租,无可挑剔,若是自家做的买卖,还是挪个地方好了。用咱们自家铺面的,就收了买卖,铺子取租。若是租取别人的店铺的,就退租或转租,另在别处寻找合适的店铺重新开张。做得起来就做,做不起来我给他们转行。总之,不能叫人挑出彦长的理来,明面儿上得叫他们说不出话来。咱们避个嫌疑。”

    刘夫人很高兴,梁玉精于敛财,她还有些担心,见梁玉没有钻到钱眼里,刘夫人道:“既交给你,就由你来办。什么事情都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