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长命女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99

分卷阅读399

    得客气,袁夫人求人也有求人的态度,再三致谢,又赠以厚礼:“大娘来回奔波辛苦,且必有关节要通,为我家事,如何使大娘破费呢?若有余,只管与我那苦命女儿就是了。”

    梁玉应了这一桩人情。

    回头来对杨夫人道:“一笔写不出两个袁字来,何况彦长、阿先他们父子,须得有几个相好的兄弟子侄才是。且也不费什么事的。”

    杨夫人道:“圣人召你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事,不要见了面就说这个。”

    “是。”

    刘夫人则一直闭目养神,听儿媳妇的提醒,轻笑一声。梁玉的鬼主意只比杨夫人多,不会比杨夫人少,这些分寸的拿捏,必是心中有数的。然而婆媳和睦也是好事,不必再挑剔是不是说的废话了。

    到了汤泉宫,刘、杨二位夫人先到袁家别业布置安顿,梁玉则须去面圣。桓琚所赐之别业且无人去看,反正桓嶷说给安排了。

    杨夫人嘱咐道:“阿先,你送你娘去宫里。”

    袁先垂下手,应道:“是。”寒气刺入鼻腔,痒痒的,袁先揉了揉鼻子。

    母子二人又奔到汤泉宫,袁先没有门籍不得入内,便在外面等着。梁玉下了车,对袁先道:“你去车上坐着,还不定什么时候出来呢,这么冷的天儿,别傻站着挨冻了。”

    袁先笑笑:“哎!”真就跳上了车,梁玉指指一边的角落:“那儿还有个脚炉。”

    “哎~”

    梁玉笑笑,被小宦官一边一个,护送进了汤泉宫。太子殿下说了,三姨少一根头发,要他们好看的。

    ~~~~~~~~~~~

    此时的汤泉宫,已没有了两日前的紧张与无措。先前来参加大朝会、看一看皇帝还是好好的、都安心回去干活天塌不下来的官员陆续返京,汤泉宫温暖而又宁静。虽死了三个皇子、一个公主,但是其中三人是有罪的,另一个是夭折,并不值得皇帝住的地方都显出丧气来,汤泉宫还是梁玉上回来的时候那个繁花如春的样子。

    桓琚就是想找个人放松一下,发出命令之后,又有些后悔——似乎有些任性了。闲着没事儿叫个年轻小姨子进宫就为跟她说话,怎么听怎么不大对劲。想反悔的时候,人已经上路了,也就只好自我解嘲地说:“老了,思虑不周。”

    梁玉已有心理准备,见到桓琚还是吃惊了,桓琚这样子,除了抖点儿,竟然还不错。她马上笑逐颜开:“我就说圣人是没事的。”

    如花的笑靥谁不喜欢呢?桓琚不自觉地跟着扯开了嘴角:“那你就不来看我了?他们都来了!你的良心呢?”指指旁边的座位。

    梁玉过去坐了,道:“我的良心顶什么用呀?要是有用,只管拿去!我就是知道遇到事儿还得靠自己挺过来,我看您挺得挺好的。”

    桓琚不开心,发出了不屑的声音。梁玉道:“真的,别人的担心,也只是担心罢了,隔靴搔痒。人生的大事,多半得靠自己。”

    “你又知道了。”

    梁玉诚恳地说:“我哑过,都明白。所以我就说啊,您挺过来了,挺得很好。”

    桓琚的不开心被抹平了:“不错。”感同身受四个字最是难得,只有经历过事情的人,才能有同样的感觉。桓琚的心慢慢平静了开来,抱怨道:“那也不该不先过来。”

    “好,我错了,以后……还是不要有需要赶过来的事情吧。”

    桓琚也笑了:“岂有此理?与你说说话,好多啦。”说完,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觉得颤抖的手也没有那么令人讨厌了。慢慢地说:“京里,都怎么说这次的事情?”

    梁玉道:“我没听。”

    “为什么不听?”桓琚潜意识里知道,梁玉从来说话都让他高兴,这次也想听她再说点好听的。

    梁玉也不负所望,慢慢地说:“这才到哪里呢?我刚学写字儿的时候,写坏了就接着写,团掉了它还是写坏过,可如果接下来写好了,我还是很好的嘛。还没个定论呢,听什么听?”

    【定论。】桓琚心头划过一丝亮来,觉得自己抓住了点什么。开口却是:“怎么来的?一路可还顺利?”

    梁玉是一个多么会找竿子往上爬的人?桓琚一句话,她张口就说:“宫里派人去,家里太夫人也想到别庄来,彦长就让阿先请了假,阿先一路陪着我们来的。”

    “哦!那个收养来的孩子!”桓琚叹息一声,“你们是忠厚的人,是有福报的。”

    梁玉嗔道:“不爱听!什么收养来的?那是我的长子。”

    桓琚今天的感慨特别的多,又是一声叹息:【正是这等胸怀,才家宅和睦。可惜我的家里小肚鸡肠的多,三郎性子像姨母,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愿他也能有好报。】

    桓琚道:“他也来了?宣吧。”

    “啊?好,就在宫门外头等着我呢。”

    袁先在车里昏昏欲睡,冷不丁蒙召入内,抖抖了脑袋,跳下车来:“召我?”

    宦官笑道:“正是,三姨对圣人提起小郎君,圣人便说,‘他也来了?宣吧’。”

    梁玉的这根裙带分外好使,宦官宫女看袁先像亲人,袁先没见到桓琚就已经知道了“长子”。他不怀疑袁府对他的关爱,但是有了亲生骨rou之后,他的位置就有些尴尬了。他立意要报答养父一家,第一就得理顺了关系。现在好了,梁玉给他理完了。

    进到殿内,桓琚有点挑剔地打量袁先,不是第一次见面了,桓琚道:“眼睛怎么了?”

    “殿内温暖,热气熏的。”

    桓琚横看竖看,又问了袁先一些功课,最后点点头:“三姨说你很好,是个有孝心的孩子。自来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当即赐了袁先出身。

    袁先拜谢,桓琚颤抖的手按在袁先肩上,语重心长地说:“你的母亲就是一个有孝心的人,她曾为了你外祖母度做女道士,殊为不易。你家风淳朴,令人羡慕啊!”

    【我日!圣人有心结了!】梁玉心道,【得赶紧见三郎,让他再孝顺一些,给圣人顺顺气。】

    第145章 再添一喜

    自苏醒以来, 桓琚接见大臣也极少有这么长的时间。

    梁玉才进宫的时候, 知道的人还不以为意,近来亲贵多到汤泉宫来表忠心, 不独她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眼神就发生了变化。梁玉在桓琚面前算是比较放得开的,少了诚惶诚恐, 多了点心眼。

    那一边桓琚犹自拉着袁先絮絮叨叨,这一边梁玉就已经预感到了后果。被皇帝看重是一件好事,她也就坦然接受了。再看桓琚, 唠叨的还是一个“孝”字, 就知道桓琚的心结肯定是在这里了。桓琚也是惨, 一个皇帝, 偌大的国家在他的治下海清河宴,自己家后院起火、儿女作妖。那是得多说几回。

    桓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