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醉卧美人膝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56

分卷阅读456

    难过了。”

    “原来娘子是来安抚我的吗?”

    程素素道:“谁叫我是安抚使的老婆呢?只好安抚安抚了。”

    谢麟一笑,却听程素素又说:“我才想到的,王三做事有些不妥,不该弄这许多人回来。”

    “怎么讲?”

    “他该弄些药材呀,金砂啊,珠宝原料啊……之类的,这才是我做买卖的风格。再者,光靠买,你能买回多少人来?早些定下大计来才是正经。”

    谢麟以手加额:“妙!”

    当即传令王三郎,下回去交易,便指定要这几样,马匹只买入两匹神骏的当作礼物,人口却一字不提。有魏国商人试探地向他提及人口买卖,他却说:“前番买回那些人,老的老小的小、懒的懒病的病,都不堪用,害我被娘子好一番责罚,说我做了亏本的买卖!老兄你们坑我太深!这一回我可要瞧仔细了。”

    只肯做奢侈品的交易了。

    如是又跑了一趟,生意说大不大,说小也做得不小。所见商人既多,消息也广,摸到了几家大户的路线等等,回来便报与谢麟,谢麟即安排人抓捕——人赃并获。至如非谢麟所辖之地,便与安喜通气,由安喜带人装作劫匪去打劫。

    谢麟在清剿“走私贩”的同时,又抓大放小,边境上简单的以物易物,他却是不管的——也管不过来。

    等王三郎再度北上的时候,便收到了一份帖子。看到帖子的时候,王三郎既喜且惊,这是一份格式非常正确的中原拜帖,上面落款三个字——蒋清泰。

    无论此人是不是上下都很痛恨的九王子,蒋清泰本人也是九王子的人无疑。

    终于搭上边儿了。

    ————————————————————————————————

    王三郎兴奋地搓着手,在房里转着圈儿,平复激动的心情。默念着一路打好的腹稿,他有功夫便琢磨若见到魏廷贵人,当如何讲、如何做,遇到他们的心腹又当如何。一道念,一道收拾细软,准备礼物。

    来人却不是画像里的九王子,而是一个面目普通的文士,王三郎微有失望——看来是真的蒋清泰了。不过也好,总算也是一条线。或许是期望太高,准备见王子的结果见到蒋清泰,王三郎显然十分镇定从容,倒像是真的只是来做个走私的了。

    蒋清泰也在评估他,见他是个勉强算白净清秀的、尚算年轻的人,略有些斯文气质,也客客气气与他见礼。王三郎对蒋清泰并不大看得上,又因自己还是个官身,虽不能明言,还是有点傲气的,与蒋清泰说话时,口气虽然客气,姿势却隐隐抬高。

    蒋清泰心下鄙夷:果然是个给娘们跑腿的小人,上不得台面。

    他是奉命来试探王三郎的,两国对峙,双方都比较陌生,许多事情都在试探与摸索之中。九王子对南朝文物情有独钟,与许多人认为的“不可被南朝腐化,须保持我们骑射传统”不同,九王子认为,既然南朝比我们繁华,可见是有可取之处的。骑射可助我得其繁华,却不能创造繁华。与南朝比较温和的接触还是有存在的必要的。

    正因此,九王子对南朝的商人比较宽容,同时也想与南朝的士人做接触。王三郎各方面卡得正合适——九王子想接触的不是他,是他背后的人,明确地讲,是谢麟。九王子也想知道,一朝他挥师南下,当如何驯服、使用这些士人。研究,必须从现在开始。

    王、蒋二人都看不起对方,又都负担着任务,假惺惺地你来我往,居然说得还算投机。蒋清泰向王三郎订了些书籍,其中便有谢麟的文集,王三郎则向蒋清泰要求买两匹好马“回去好孝敬娘子”,也得到了应允。

    蒋清泰临分别前又留下一张名帖给王三郎,约定下次王三郎可以持帖登门。

    两个人都在为自己初步目的达成而满意的时候,却不知道数百里外,一支骑兵正在集结,兵锋直指正南。

    第207章 兵临城下

    战争是促使新兵成长的最快方式, 没有之一。经历几场战事,只要没死, 总能有些经验的。

    边将也一样。

    虽与魏兵对峙的时间不算太长,由于魏兵频繁的叩边, 边将对于魏兵的行动也有了不少的了解。魏兵来去如风, 行动迅捷, 常常在最初打得边城守将一个措手不及。次数多了, 边将也摸索出了一套应对的办法。派出耳目斥侯探听军情, 同时在离城池不远的地方一个接一个的修边哨所堡垒,烽火台也被修葺重视了起来。

    魏兵以骑兵见长, 随着边将们熬过了手忙脚乱的时期找到了应对的办法,骑兵突袭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轻而易举撕碎防御的办法就越来越难见效了。魏兵又开始研究起攻城的技能来,降人, 被俘虏的匠人也得到了重视。攻城的器械有了,却又容易拖累行军的速度。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魏兵也在摸索。

    无论如何,携带着辎重终究是影响了行军速度。最近魏兵的办法是, 先以骑兵为先锋快速突袭, 能打下来就打, 打不下来了也不硬碰, 马上找下一个目标, 将硬骨头留给后面携带了攻城器械的部队慢慢啃。

    正因如此, 沿边数个堡垒燃起狼烟的时候, 堡垒尚未被攻破,骑兵已沿路奔大城而去。城内才见狼烟,收起吊桥,滚木石块等等守城的措施堪堪准备个六、七分,魏兵已至城下。

    安喜等驻军、谢麟衙内的老人倒是都很镇定,守城他们是有经验的。谢麟家里十分省事,该吓得发抖的女眷此时精神抖擞,这回谢麟在城里,物资调度等等根本皆不用她来插手,兵源也比当初足,且魏兵来得快,倒还没使出挟裹百姓攻城的贱招。

    是以程素素还有闲心到城头上去看看准备得怎么样了。

    知道她不是会捣乱的妇人,无论谢麟还是安喜等人没有一个拦着她的。见到她来了,正在指挥摆放滚木的安喜笑着迎上来,挑起的拇指往自己身后一指:“娘子给掌掌眼,看看孩儿们这布置如何?”

    程素素笑了:“你们是行家,哪用我来指手划脚的?别嫌我碍事儿就行了。”

    安喜看她比看谢麟亲切得多:“咱们见着娘子,心里就踏实了。”

    两人又客气几句,程素素便要下城楼,魏兵就是在这个时候到的。

    即便是敌方,程素素也得说一句,魏兵的单兵素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