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醉卧美人膝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68

分卷阅读568

    不大对,情况不大对,我真要以为你是我叔亲生的,这么为我们家考虑!

    齐王则看了一眼皇帝,心道,都说我命很好,怎么闹出格都有人给善后,我看你的命也很好了,这节骨眼人居然有这样的人给你出了这样的主意。齐王还是比较信任程素素的眼光的,也想听程素素说的什么。

    程素素提出来了政策的延续性的问题,以及“利益捆绑”。皇帝与齐王都露出恍然的神情,太子瑛则有一半明白一半不太明白。太子受的教育里面,仁义诚信还是占了很大的一部分的,前半截说理想,说忧国忧民,说要小康大同,他都能理解。突然间急转直下,只说利益了,他有点懵。

    皇帝已经在感慨了:“我已在想了,这次殿试的题目出与货殖相关,在官员里择选精明强干忠义之士。这些却都是用术,不如立下法度更有效了。”

    齐王道:“难!”齐王生来天不怕地不怕,他说难的事情,那是真的难。且不说法典的制度要花什么样的功夫,想让它颁布通过,就是件麻烦的事情。皇帝虽然是“封建□□”的总头子,却也不是能够为所欲为的。“乱命”,绝对连政事堂那一关都过不了,更不要提一大群的御史了。

    程素素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迟早要做的,现在当然要规划好了。”

    程素素这些日子也没有闲着,她仔细研究过了,现在想要“资本主义萌芽”那是纯属扯淡了。与其总是套社会形态,还不如就事论事,跳出社会形态来看、跳出她前世所学“历史”来看。既然现在已然向皇帝提过宏观调控了,那为什么不能实事求是,从现实出发呢?

    现在的现实就是,皇帝都已经插手了,你还想“自由资本主义”吗?不可能的!那就抛开这些,不谈“资本主义”,只看眼前!只说眼前的“发展”。

    政府扶植!只能是政府扶植的殖产兴业。无论是大型矿山的勘测开采,还是大规模的海外贸易、海外屯垦,都不可能离开政府的作用。程素素也考虑到了皇帝的顾虑,这些事情得让皇帝也放心,最放心无过于皇帝也参与其中,握在手里。所以程素素给皇帝出了个主意,虽说是家天下,但是国库是国库,皇帝的内库是皇帝的内库。内库自有一系列的人去管理,个个都带着官职、领着俸禄。如今就是从内库上做文章,以皇帝的名义牵这个头。

    这样,既是国家官员,但政事堂通常是管不到,吏部也要睁只眼闭只眼,这样的一拨人,去参与到海外的贸易与拓展事务中去。同时,可以吸引一大批权贵与皇帝合伙做股东。

    既有官职,行事就要有章法。就可以据此确定任职要求,行为规范,做一个简单的章程出来——这就是新法典的雏形了。尽量可能地杜绝人浮于事的官僚毛病,这个机构只有一个要求“就事论事”、“契约精神”。谢麟的理解为,法家。

    朝廷上,皇帝已经在做的,就是继续穷着。不同意加税,但是又要做好对魏国的军事准备,这样必须加大财政上的压力。最后,为了钱,也会有很大一部分中间派不得不倒戈。

    果然,皇帝频频点头,再次怀疑齐王是不是偷偷生了个闺女。

    谢麟还记得程素素说过的“钱不值钱”的问题,当即提了出来:“钱要不值钱了,真是金钱如粪土了,粪土尚可肥田,金银有何用哉?!”

    程素素心说,金银啥时也不可能真的是粪土呀!口里却说:“有更多的粮食,能养更多的人,人要吃饭、要穿衣、要花钱,就需要更多的钱。”这也是程素素感觉在现有生产力并不算很发达的时候,强行提速可行的原因,即,国内市场很大很大!可以依靠自身的动力,推动这一进程。

    “只要车轮转起来!”程素素在空中画着螺旋线,“只要不停歇,就会有希望。”

    齐王与皇帝对望一眼,点点头。皇帝也点点头,起身一揖到底:“谢夫人。”

    程素素这回不避不让了,只是认真地说:“陛下,知易行难,陛下该谢自己。陛下,只要国家不乱,只要百姓少受些苦,就好。不必名垂青史,不必叫嚷得人人都知道要‘变法’要有‘新政’,自己心里明白就行。别树靶子,更不要把自己立成靶子。”

    ————————————————————————————————

    “知易行难”不是白说的,动真格干事儿的时候,还是皇帝、谢麟这些在外面奔波的人承担着大头。

    从谢府出来,皇帝又与齐王秘议良久,再亲自到了李府见了李丞相,师生又嘀咕一回。此后数月,不是召这二人进宫,就是亲自往这二人府上跑。殿试之时,出的果然是与国计民生有关的策论,并且将一篇“抑兼并”,放在案头研究到天明,无形中给不少人造成了心理压力。

    其中压力最大的还要数叶宁,他采取了谢麟的建议,睁一眼闭一眼,权当自己是死人。这已是他最大的让步了。果然,皇帝没再为难他,但是皇帝与李丞相藕断丝连,依然给叶宁造成了不小的麻烦。皇帝通过行动表示,他依旧眷恋着李丞相,即是对现在的政事堂没有那么的依赖。朝上总不管喜欢揣摩圣意的人,见此情形,对叶宁、对新的政事堂的政令也不大配合了起来。

    叶宁这丞相做得十分憋屈,却又不甘心就此引退——他要退了,上一个只知媚上的无耻之徒,岂不是要顺着皇帝上天?叶宁是真的不看好皇帝做这件事情。

    叶宁咬牙坚持着,希望市舶司那里出一点点可以用来劝谏皇帝的纰漏。不意蔡八此生最怕的人对他讲“好好干”,蔡八像是背后站了个催命鬼,丝毫不敢懈怠,一时竟挑不出毛病来。

    皇帝不断地挑动着叶宁的神经,继“崇李抑叶”之后,竟大剌剌地派员往南海经营。他既不加税,又不征发徭役,叶宁也找不出反对的理由来。与此同时,皇帝却又对新科进士、才入官场的新丁十分友好,并无限制之意。

    君、相二人相持,魏国却不肯闲着,不时sao扰边境。此时的虞朝早非吴下阿蒙,张鸿飞、周锜之外,又陆续有年轻将领崭露头角。而北疆兵士久经沙场,也打出了经验。将有了、兵有了,就差点辎重就能反击了。

    谢麟当然不肯放过这样的机会,直接写信给了连山,让他挑动将士。又写信给王经,让他留意。王经是一个很会站队的人,接到谢麟的书信,二话没说,写了一份声情并茂的请愿表,不提国恨家仇,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