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耽美小说 - 焚香祭酒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4

分卷阅读14

    的本事惹怒了。

    “依君所言,只要无甚恶果,这阿法乱纪之事便可不追究了?”

    “下官不曾说过这样的话。只觉本案未必有足下说得这般眼中。崔仕子何故断章取义,将某的推言曲解至此?”

    被崔琰直面一顶,左辅都尉也没了好脸色,冷笑一声,言中带针地刺了回来。

    崔琰忿然斥道:“便是谋财,其后也动了害人之心!大人意图淡化其罪,将此案定性为‘偷盗未遂’,莫不是听了些捕风捉影的流言,害怕上头怪罪?”

    “大胆。”左辅都尉重重甩袖,被长袖罩着的手抬起又放下,似乎想指着他的鼻子大骂,又被君子之仪生生止住,“一介白身,安敢诽议朝廷命官?”

    崔颂直起身,朝左辅都尉的方向行了一礼:“舍侄刚直鲁钝,快言快语,绝非对大人有不敬之意,还望大人海涵。”

    左辅都尉的脸色好看了些。他虽不太想插手这件事,但崔家是清河数一数二的望族,到底不想将人得罪狠了。

    他便接下了这个台阶:“郎君客气,奕亦有不周到之处,多有得罪。”

    最后这个案件被定位盗贼入室,损失财物是一把琴,在南部尉府做了登记。

    崔琰痛心疾首:“百年桐木琴心折,铸琴大师业已仙去,此间再无琼音也。”

    崔琰在为那把折断的瑶琴痛惜、惋惜、憾惜,身为罪魁祸首的崔颂看起来比崔琰还要伤感,可他实际上暗暗松了口气。

    亏得昨晚灵光一现,他在回房的时候想起这危险的琴,一剑把琴劈了,借机把锅甩到刺客身上。

    虽然有点对不住原主……至少短时间内是不用再担心被逼着弹琴,从而被人发现不是原装甚至当成妖怪架起来烧。毕竟文人雅士都有些左性,昔年伯牙因知音身故而绝弦,今时大概有一个姓崔名颂,据说很擅长弹琴的名士要开始戒琴了。所谓“曾经沧海难为水”,他这个“一流的琴客(伪)”表示:自己就认准了这把,弹其他的琴?没可能的。

    他把断琴的琴匣束之高阁,名为怀念,实为解脱。

    崔颂就这样维持着“低落”的心情,每天在房里看书,直到三天后。

    在太学院举办的洛阳文会,聚集太学学子、名士,以君子六艺,辨经论经为主,不分经派,不拘阅识,广延群生。

    苏东坡曾大赞东汉学风:“学莫盛于东汉,士数万人,嘘枯吹生。自三公九卿,皆折节下之。”足见此时学风之胜。

    事实上崔琰一点也不想参加这所谓的洛阳文会。他有几斤几两,自己心知肚明,不说那君子六艺,光“辨经”就够他头大如斗的。至于作诗作赋……嗯,他觉得还是“一星期内练成神射手”更现实些。

    然而想归想,这场文会他还是得参加。

    第9章 洛阳文会[一]

    其实早在被刺杀的当晚,崔颂就动过跑路的念头。

    无关勇怯,只因逃跑是人类在遇到危险时的本能,不受理智支配的一种冲动。

    等冲动冷却,崔颂就明白过来,跑路的方案完全行不通。

    在治安最好的京城,尚且有刺客胆敢入府行刺,要换做别的地方,岂不是更加肆无忌惮?

    若背后主谋真想置他于死地,他就算顺利逃出洛阳,也会在半道上被人截杀。

    到时一句“山中多贼寇,死于山贼之手”,算是枉死了。

    退一步讲,就算他运气爆棚,或者背后主谋改变主意,不想要他命了,他也不一定能平安回乡。

    早在黄巾之乱伊始,天下就已呈乱象。

    民生凋敝,苦不堪言,连饭都吃不饱,这才揭竿子造反。

    不敢造反的,就落草为寇,抱团抢劫杀人,砍起富户那是毫不手软。

    至于贼寇有多少?看看黄巾军的规模就知道了,其密集程度,堪称植物大战僵尸,最高级的扫雷游戏,一踩一个准。

    在这种情况下,就是带上一群护卫也不一定安全。何况外贼难挡,内贼更是难防。财帛动人心,君不见史书中有多少名将被手下士兵谋财害命,董卓的女婿牛辅就是因为钱财太多而被自己的属下联手杀害。

    山高路远,出远门实不是一个好选择。

    相比之下,留在京城反而是最安全的——如果董卓不入京的话。

    所以崔颂决定静观其变,暂时先留在洛阳。

    算起来,也该到汉灵帝驾崩的时候了。如果他的记忆没出错,汉灵帝死完蹇硕死,蹇硕死完何进死……等袁绍诸人屠完宦官,这才轮到董卓进京。

    他要想离开洛阳,至少要等到董卓入京的时候。

    介时兵荒马乱、朝局动荡,人人自危,幕后黑手必定无暇顾及于他。

    假若幕后黑手是蹇硕,则更不必担心——人都死了,还能从地府里派人来勾他魂吗?

    当然,就主观上而言,自从昨日绕府调查一圈后,崔颂就对“凶手是蹇硕”这个想法划了个小小的叉。

    倒也没有具体的证据与精准的推断,崔颂只是有这么一种直觉。如果刺客真是蹇硕派来的,杀人动机是因为白天的事……那么以这小心眼的程度,在刺杀未遂的情况下,不报复府里的其他人似乎有点说不过去。

    若真对他心存恶意,怎么也得杀几个家仆以恐吓他。

    然而没有。

    一击不中即退。没有死脑筋地死磕,也未迁怒于其他人。

    这“冤有头有债有主”的风格,有序犯罪的作风,实不像是为了点口头之争就来杀人的。未免自相矛盾。

    可,若是幕后之人不是蹇硕,那又会是谁呢?

    他一个未成年未当官,闲赋在家的读书人,谁会想要他的性命?

    问题又绕到了原点。

    原主招惹的仇人也好,便宜爹以前的政敌也罢,没有依据,猜了也是白猜,崔颂索性把这个问题抛到脑后,专心去想文会的事。

    这让无数学子向往,许多读书人挤破头想要参加文会,崔颂唯有两个字:狗带。

    对古代士人而言是天堂仙府的地方,于他而言不啻洪水猛兽。

    若要做个生动的比喻,那就是:平时常考10分的学渣被拉去参加全国奥数比赛,还是现场竞赛抢答版,被摄像机拍着全国直播,你说慌是不慌?

    崔颂苦思了整整一个晚上。以他的头脑,在仓促的时间里只想到了两个办法。

    一是装病。此乃下下策,实在没办法的办法。且不说这病没那么好装,昨天还壮如牛吃了三碗饭的人只隔一宿就病得下不了床的几率有多大,生病可是要看医生的啊,一把脉不就露馅?至于找个医生串通什么……不好意思,这个时代的医生大部分都很有职业道德,兼之时间紧凑,要找个道德败坏的医师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再退一步说,就是真给他找到了,串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