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耽美小说 - 焚香祭酒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00

分卷阅读200

    毙吗?”

    之前为了排挤政敌,一味地否定对方之言、有失考虑的逢纪顿时失语。但能在英才济济的袁营中脱颖而出,被委以军务重任,逢纪绝非蠢人。他立即道:

    “非也。依我之见,宜折中行事,各派半数军马,一面袭击曹cao大本营,一面援助乌巢,顺势牵制住曹cao的主力。”

    沮授、郭图、逢纪的提议,各有优劣。

    但凡袁绍选择其中任一,曹军那方都会危机重重。

    沮授见袁绍迟迟不答,知道他“见事迟”的毛病又犯了,急切道:

    “曹cao随时可能攻下乌巢,刻不容缓,还请主公速速决定!”

    袁绍犹豫再三,最终道:“通知全军!全力进攻曹cao大营!”

    郭图还来不及眉飞色舞,又听袁绍补充了一句:“让蒋奇率领五万人去乌巢援助。”

    郭图一愣。

    五万人虽不算太多,但他提出的“釜底抽薪”之计贵在神速,少了这五万人,极有可能对攻城所需的时间造成影响。万一就差那一点时间差,曹军袭破乌巢回军救援,他们岂非两头皆失?

    郭图张张嘴想要说话,可一想到因为坦然直言而被疏离的沮授,因为刚勇谏言而被关起来的田丰,他把满肚子的话吞了回去。

    而早已与袁绍闹僵的沮授忍了又忍,终究没忍住内心的不认同:

    “若主公欲采用逢军师之计,这五万人怕是远远不足。曹军英勇善战,又有强于我军的军械相辅,这五万兵马恐怕并不能成功阻拦曹军。倒不如多派些人马,一来可助乌巢守粮,二来亦能阻拦曹军,防止他们撤回大营,对我方攻城之军进行两端夹击。”

    袁绍一听沮授又开始“忠言进谏”,心里烦得很。

    若按照沮授的计策行事,纵使此战大胜,他也高兴不起来——因为这会进一步提高沮授的声望,与他压制沮授的愿望相悖。

    可这场战役,本就是他袁绍占了主导优势。正所谓一力降十会,在己方军队实力远胜于敌方军队的前提下,计谋不过是锦上添花的存在。左右都是得胜,何必拿来给沮授作嫁衣?

    “我意已决,诸君休要多言。”

    袁绍拍板而定,众谋臣默然无言,各自退下。

    前线的张郃、高览接到命令,虽心有疑虑,却深知军令如山,由不得他们迟疑,立即对曹营发动攻击。

    留守曹营的乃是为曹cao立下无数功劳的曹洪与谋士荀攸、郭嘉二人。配合司空部丞崔颂改良的军械,张郃、高览的攻城战竟打得十分辛苦,无法撼动曹军大营半分。

    大约过了半日,传来乌巢被曹昂、张辽率领的奇兵攻破,粮草尽毁的消息。

    听闻破城之初,蒋奇的援军刚巧抵达,正要御敌、抢救粮草,冷不防冲进曹军的陷阱,集体惊马,踩踏了半数士兵。好不容易等蒋奇带着剩下的人手冲进乌巢,却无奈地发现,曹军带了许多个奇形怪状的机械,这些机械能助长火势,早在他们进城之前,这些古怪的东西已扬起大火,将所有粮仓吞没。

    随后,早就拍拍屁股走人的这支曹军回返大营,打退了还未顺利攻下曹营的张郃之军。

    袁绍得到消息,气得一病不起,被送回阳武。

    郭图怕袁绍迁怒最先提出“攻击曹cao大本营”这一策谋的自己,向袁绍哭诉道:

    “以我军的兵力,怎么可能大半日还不能攻下空虚的曹营?难道是张郃、高览因为主公未曾采纳他们的提议,心怀怨意,故意放水不成?”

    袁绍不太信张郃、高览放水的猜测,可他如今急需一个宣泄口,张郃与高览便成了那最好的人选。

    与郭图不合的逢纪这次并没有出声讥讽对方。他也和郭图一样,怕袁绍迁怒怪罪自己,便从容地拉了张郃与高览当替罪羊。

    他们并不知道,帐外守门的亲兵与张郃有旧,听到帐内的谈话,顿时冷汗涔涔,连夜找到张郃留在后营的亲信,让他去给张郃传讯。

    得到这一消息的张郃面不改色,想也不想地烧掉了所有的攻城器械,率众军投降。

    听到消息的郭图忙对袁绍道:“主公!这张郃与高览果然早有异心!”

    袁绍几欲吐血,正心乱如麻不知如何是好,北方又传来了曹军打败韩猛,烧毁所有粮草、辎重的坏消息。

    袁绍那一口压抑了许久的血终是吐了出来。

    “率军者……何人?”

    根据时间差,打败韩猛的曹军绝非攻破乌巢的那一支兵马,可曹cao哪来那么多的骁将,不但坚守阵营,还同时击破两边的守粮人马……要知道他派去运输、守备粮草的人手虽然只有两万余人,但以粮草的战略重要性,他派去的个个是精锐,如何会如此轻易地败北?

    “回主公,根据情报,主将是……徐晃和史涣。”

    “徐晃和史涣?何许人也,闻所未闻!”袁绍心中悒郁,失声喊道,“那于禁与乐进呢?此二人为曹cao手下得力干将,竟未参与进攻?”

    那个士兵还来不及回答,帐外又有一个士兵匆忙奔入,颤声汇报:

    “报——曹军将领于禁、乐进率军来袭,已将外城包围!”

    第150章 事定

    官渡之战, 袁绍败了个彻底。

    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实力,最终惨败而归, 袁绍等人再怎么不敢置信,在曹军压境之际也得认清现实,仓促而狼狈地渡河逃跑。

    袁绍损失惨重、兵败而走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各地。

    举国哗然。

    各地诸侯纷纷派人打探这场战役的详细过程, 内心想法不一。

    刘璋据益州,性仁弱。益州正值内乱, 刘璋无暇他顾, 收到袁绍兵败的消息, 不过是过了耳, 就把它抛到了脑后。

    刘表守荆州,观天下之变,居中自保,不肯轻易涉足纷争。官渡之战,他冷眼旁观,多次应下袁绍的请援, 却迟迟不肯发兵。

    袁绍兵败的消息传来, 刘表看似为袁绍惋惜长叹,实则无动于衷,甚至暗中松了口气。

    他与袁绍结盟多年, 关系良好,但这不代表他对袁绍没有忌惮。

    袁氏乃高门贵胄,门生故吏广布。袁绍本人又颇为优秀,不但吸引了许多世家子弟投效, 还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将实力发展得极为强大。

    若今日曹cao被灭,袁绍占领豫州等地,那么继续壮大的袁绍,将会成为无人能敌的巨大威胁。

    下一个成为袁绍目标的,就是他的荆州。

    刘表将他对袁绍败北的喜闻乐见压在心底,往袁绍处去信一封,假意慰藉。

    ……

    吴郡的孙权,尚未从长兄亡故的悲痛中走出,就不得不以未及弱冠之龄继承江东。面对动荡不安的局势,他重用旧部、广纳贤才,迅速平灭叛乱。

    当接到北方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