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耽美小说 - 女装大佬在明朝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00

分卷阅读100

    学生,一个叫蒋州一个叫陈可愿。见到李乘风都十分激动,如今他在北京保卫战中的举动已经传遍大江南北。特别是在朝廷平定了雍王造反后,也许是需要树立一个正面形象与其作对比,李乘风更是被打造成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此时的宁波设立市舶司,专门接待日本的使节,城市里日本商人特别多,许多管学生都懂一口流利的日语。其中蒋州陈可愿二人不仅日语好,在日本还有许多朋友,这也是李乘风选定他们的最重要原因。

    温和将他们扶起,李乘风微笑道:“不必多礼,今日也是有要事想委托给二位。”

    两个学生兴奋得脸颊通红,这可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连忙答应。

    李乘风沉思片刻,缓缓道:“倭寇进犯我国沿海已久,不过我们始终对日本了解甚少,本官希望你们两位能作为代表出使倭国,与他们国君交谈,看看能否得到什么消息。”

    这是要釜底抽薪啊!二人想都没想便领命。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胡宗宪和俞大猷这两个人,可能有的小天使不太熟悉。

    事实上胡宗宪才是最早真正抗倭的人,俞大猷和戚继光都是他的手下。这个人非常有才能,只不过可惜跟严嵩是同党,个人作风上也有点问题,最后死于政治构陷。

    至于俞大猷,此人是少有历史盖章的真·武林高手,武功盖世,好到能单枪匹马剿匪那种。他的成就也不在戚继光之下,不过戚大将军属于半个儒将,最擅长的是练兵,对后世的影响更深远。

    明天争取把这个副本写完。

    63、抗倭二

    俗话说得好, 打铁还需自身硬。计谋是一方面,但归根到底还是要提升自己的实力。于是李乘风力排众议, 委托戚继光, 让他全权负责练兵一事。当然了,戚大将军也不愧是名将,虽然只有二十岁, 但在这方面似乎有着天生的才能, 没过多久,原本闲散的海防便开始有模有样起来。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按照原计划, 李乘风是打算先等狼兵到位, 两个派去日本的学生回来, 再进行下一步动作, 可形势却不容乐观。

    夜黑风高的一天晚上,十几个日本浪人袭击了杭州府中的大户,不止如此, 他们竟然还杀了两个前去镇压的百户,手段极其残忍血腥, 朝廷震怒, 命李乘风务必捉拿。

    说实话,单单只是抓这十几个倭人已经很吃力了, 就算侥幸逮住了,也是治标不治本。虽然他们体貌特征比较明显,但分布太过零散, 有的甚至独来独往,想在茫茫人海中全把他们抓住,无异于大海捞针。

    李乘风坐在厅堂最中央,头疼的看着朝廷的指令,胡宗宪俞大猷戚继光等人都在这里,也算是他的固定班底,经常时不时开个小会什么的。

    “你们有什么建议吗?”李乘风满怀希望的问道,在座都是些大佬,指不定会有些想法解决此事。

    结果自然是让他失望了,几人互相看了看,都无奈摇头。

    胡宗宪叹气:“这要是大批军队还好说,加在一起不过几百人,可怎么管,不然让各地巡检司或衙门加强巡视?”

    “不成不成。”戚继光立刻出言反对,“那群浪人武艺高超,有几个领头的,我对上都要慎重,让普通衙役们去打,无异于以卵击石啊!”

    确实是这个理,但如今也是没有办法,胡宗宪转来转去,目光扫到一边的俞大猷,于是问道:“你之前不是因为剿灭了不少小规模的山匪而被提拔到千户吗?对付他们可有什么办法。”

    李乘风戚继光等人惊讶道:“志辅竟然当过千户,那怎么……”见面的时候还是个芝麻大小的官。

    俞大猷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胡宗宪翻了个白眼道:“他自找的,前一阵死心眼儿一直给上任提刑按察使司上书,要人家出兵平寇。那老东西马上要到任期了,巴不得当缩头乌龟,哪敢出兵,给了这傻子一顿乱棍,还夺了他的千户。”

    李乘风叹气,官员不作为也是东南倭寇泛滥的原因之一啊,安慰了俞大猷两句,接着便问他有何见解。

    “我之前剿匪,都是单枪匹马的上山,跟他们讲可以派几个人跟我比试,只要有人打得过我,朝廷就不动他们,要是我赢了,他们就自动归顺。”俞大猷道:“我看不如这样,那些浪人虽然身手不错,但还不是我的对手,就让我一个人去捉拿,不用别人了。”

    胡宗宪跳起来给他一个暴栗:“你是不是傻!你一个人是要捉到猴年马月吗!真把自己当天下第一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俞大猷的建议虽然扯淡,可却给李乘风敞开一扇天窗。对啊,江湖事江湖了,虽然普通士兵打不过浪人,但有人能打过啊!

    正所谓天下武学出少林,东南这么多少林寺,肯定有哪个能制住这帮倭人。

    将自己的想法说给众人听,大家都觉得眼前一亮,但旋即又沉下脸。

    “怎么了?有什么困难吗?”李乘风表示疑惑。

    胡宗宪苦笑解释:“托上任巡抚的福,前一阵对周边寺院强行征税,杭州方丈不从,最后被关押致死。导致直到现在寺庙和官府之间关系都很僵,估计他们不会出力啊。”

    “这……”李乘风真是想狠抽之前的领导班子,猪队友啊!但目前来讲也没什么别的办法,只能试一试了。

    于是第二日便派人前往苏杭等地少林商谈,最后果然之前预想,人家连门都没让他们进。

    官府众人沮丧万分,正当一筹莫展之时,手下突然汇报,俞大猷不见了!李乘风一拍脑袋,坏菜了!他估计又故技重施,去上门挑战了!

    寒风凛冽,只见一高大男子身穿常服,一步一步走上少林寺的台阶,对着门,抽出兵器,傲然而立。大声道:“泉州俞大猷慕少林威名,但求一战,安敢否!”

    ……

    当俞大猷横扫沿海少林,最终和达成君子之约,对方同意平寇一事传到官府,众人简直惊呆了,还能这样玩?

    李乘风大喜,立刻与少林寺联系,双方一同抗倭。

    事实证明,种花家武学果然博大精深,此次少林派出的都是些武僧,手里的兵器也只是普通的木棍,在做工精良的□□面前简直不堪一击。可即使如此,僧人们还是凭借强大的武力值打得倭寇节节退败。

    这些和尚大多是本地人,平日早就对日本浪人的胡作非为感到愤怒,好不容易能出手,也不管什么破戒不破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