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耽美小说 - 女装大佬在明朝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17

分卷阅读117

    道,但是没过多久, 爹死了。大明有规定, 父母去世无论是谁都要丁忧的。回家后待了两三年,好不容易回朝,他娘又去世了。好在朝中首辅杨廷和杨大人十分欣赏他, 时不时帮其刷下存在感。

    然而当他孝期已满, 兴冲冲去找杨大人后, 惊愕的发现平日杨首辅根本没时间搭理他。想也是, 当年的杨廷和与刚刚继位的小皇帝斗得不可开交,哪有心情管一个小小的过气进士。于是朝中无人的严嵩被一脚踢到南京养老。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这里严嵩遇到了他这辈子最大的贵人——刚刚因为大礼议为皇上说话而惨遭流放的桂萼。这位也是张璁的老朋友, 在张璁掌权后,桂萼带着严嵩, 共同回到政治权利中心。

    但是经过一系列的沉浮, 当年的严嵩已经消失不见了,他收起了之前的天真热血, 渴望得到权力,渴望出人头地,他希望能站在所有人之上。于是他将目光对准了嘉靖皇帝, 拼了命的讨好,总算在朝中站稳脚跟,成为礼部尚书,距离入阁仅剩一步之遥。

    至于李乘风这个人,刚开始他都没太放在心上。虽然其战功赫赫,但类似这种的他看得太多了,年纪轻轻心高气傲,仗着自己有点本事受不得半点委屈。最重要的是,皇上这三年基本没提过他,也没有什么嘉奖,圣眷不在的人还是很好对付的。但是在得知嘉靖将陈钊案交给他调查之时,严嵩才意识到有些不对。其实对于陈钊的身份,朝中很多人是有所耳闻,皇上竟然能把家事交给一个外人,想必他还是很受信任的。

    但是这也不要紧,自古以来君臣相离的事情太多了,严嵩有信心,只要李乘风犯错,他就能将其彻底打倒。这不,机会来了。

    对方话音刚落,他便迫不及待的开口道:\"祭酒此言差矣,如今民间各种流言四起,朝廷要做的应当是加强管理,怎可带头去办什么报,难不成是嫌事态不够严重!其心当诛!\"

    得了,还没说什么,帽子就给他扣上了。李乘风也不慌乱,淡淡反驳道:“正是因为如今民间结社已经蔚然成风,所以朝廷才需要加以引导。臣以为,对待此事堵不如疏,只要让百姓们看到更有价值的东西,才是上上之策。”

    “简直一派胡言!”严嵩说得义正言辞:“对待官员,朝廷本身就有官报,上面各种法度一应俱全。皇上圣明,在民间没颁布一条律令,都要求识字的官差在旁边用白话念三天,就连老妪都能明白,哪用什么报纸。再者说……”

    他话锋一转,又道:“我们朝廷的官报,有时候会不小心泄露些机密,成化年间不就有兵部侍郎在上面透露出对边疆的防卫部署而被流放的例子吗!这还是只在内部流传,若完全对外公开,怕不是把自己完完全全晾在外族面前!臣不知李大人究竟是何居心!”

    微微一笑,李乘风还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尚书大人未免太过危言耸听,谁说报纸上要写朝廷的东西了。既然是面向百姓,那么自然主要的要求是寓教于乐,以教化安民为主,甚至可以有娱乐板块,添加几份水平过关的话本。一来不愁销量,二来也起到一个惠民的作用。臣是这么想的,当然细节处还需要众位大臣一起讨论,倒是严大人,一口一个通敌,污蔑重臣,用心险恶啊。”

    “你胡说!”严嵩气得面色通红,二人唇枪舌战的斗了起来。

    见他们吵得火热,旁边大明官员身体里的杠精因子也都抑制不住了,于是自动分成两派开始掐架。东南沿海的官员自然是站在严嵩这边,还有一些本性比较严谨的,对办报此时持着怀疑态度。剩下的除去中立派,内陆官员在开放海禁中尝到了好处,自动的为李乘风摇旗呐喊,而最令人惊讶的是竟然还有一些与他没关系的勋贵们,也许是因为李乘风身份的变化,也对其有种亲切感。

    望着下方吵作一团的官员,朱厚熜的头又开始痛了起来。听了半天,方才无奈道:“众卿家稍安勿躁,关于办报一事,祭酒说得确实有道理。可朝中人手实在不够,想要办,也□□乏力……”其实嘉靖也跟大部分人一样,觉得办报这种事,可有可无。他是不相信李乘风有什么歹心,这世上没有比他更了解对方的人了。但就像他说的,办报不是小事,对人的学识要求都不低,如果真要办,那此事必定要落到礼部头上。看严嵩的样子,让他干估计也敷衍了事,还不如干脆打消李乘风的念头。

    可李乘风还有不同意见:“启禀圣上,人手一事臣已经想好了,翰林院的新科进士平日里任务不多,除了读书写字也就是帮着打打杂,如此未免有些大材小用。由他们负责办报,正是一个锻炼的机会。”

    众朝臣面面相觑,自从朱厚熜斗倒前任首辅,文武百官们已经大致知道他们的皇上是个什么样的人,基本上很少忤逆皇权。现在这小小的祭酒,是吃了熊心豹子胆,连圣上都敢顶撞,就连严嵩也吃了一惊,沉默下来没再反对,等着皇上自己发飙。

    结果也是出乎众人意料,嘉靖愣了一下,半晌突然抚掌道:“这倒是不错,但他们并未经过专业训练,如果真实施起来还有些困难。”

    此时大殿内突然响起一道清越的男声,只见站在最前方的一人站了出来,“禀圣上,天工局对于活字印刷有了些研究,只要有模板,速度倒是不成问题。”

    随着他的发言,反对派的心逐渐下沉,不错,说话之人正是天工局现任局长——夏言夏大人。随着这几年天工局的不断努力,上至火器船只,下到民生百货,都有了重大的改变。朝廷也渐渐意识到天工局的重要性,夏言身份水涨船高,天工局局长不仅享受正一品的待遇,干得好也能封爵位,众人不免羡慕嫉妒恨。

    但夏言还是跟以往一样,沉迷在理工的世界无法自拔,上朝就是点个卯,基本很少说话。而此次却破天荒的开口,着实是让人大吃一惊。果然皇上听他这么讲了,思索片刻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就由天工局负责印刷,翰林院审核,国子监祭酒从旁协助。先办两期,只在京城发售试试吧。”

    严嵩看大势已去,只能作罢,心中暗恨,李乘风、夏言你们等着!一个也跑不了!

    待早朝散去,李乘风犹豫了许久,还是上前叫住了夏言:“感谢大人仗义执言,让报纸得以办下去。”

    夏言神色复杂的看了他一眼,然后摇摇头:“无妨,本官也是为了大明,活字印刷这个东西,早在北宋就发明出来,结果直到今天都没能普及,将其传承下去也算没有愧对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