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凤还巢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87

分卷阅读87

    文头一回断案的热情又回来了。恨不得立时就把这孩子判给了商人家。他也瞧不上这富户,家里又不是养不起人,老婆不能生,不是还能纳妾蓄婢么?民过四十无子,许纳妾呀!就是不纳妾,你蓄婢了,也没人管不是?非得休了老婆?这不脑子有病么?

    张先生和谷师爷对望一眼,互使了个眼色,一齐溜了——东家又不知道在想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贺敬文脑子里想了一回明日如何升堂,如何正气凛然地责问原告被告,如何果断宣判。想完了,满面春风地想与两位师爷分享,师爷早就不见了,只得失望地往后衙走去,准备跟老婆显摆显摆。

    ————————————————————————————————

    韩燕娘对师爷们是放心的,不再担心这件案子判不好——她只道是汪府台要抓贺敬文不会判案的把柄,万没想到汪府台的后招是世子的婚事。只要贺敬文不添乱,张先生自然能将事情办得圆满了。她正忙着看裁缝给儿女们量尺寸呢。这个年纪的小孩子长得快,头一年的衣裳第二年就穿不得了。家贫没办法的,年纪小的永远穿着兄姐们穿不下的旧衣,要不就要指望母亲有空,给他将小了的衣裳加点碎布改大一点。略有余财的,每季都要换新衣。

    韩燕娘命贺成章先量完尺寸去读书,再慢悠悠地陪着女儿们量。丽芳一面抬高了双臂好让裁缝给她量袖长,一面问韩燕娘:“娘,我能去阿敏她们家玩么?”

    她年纪渐长,对于这些家长里短的八卦颇为热衷,偷听的时候就打定了主意,听了这一回,去彭家讲给彭敏听。两人空玩棋怪没意思的,不如说点闲话。彭敏看似斯文淑女,内里颇类其母,对这些小道消息也挺热衷,口风也严,不熟不交心的人不说。

    韩燕娘心情正好,笑道:“去了别淘气。厨房里有新做的黄雀馒头,带些儿过去,请他们家也尝尝。”

    丽芳欢迎一声,换来裁缝一句:“小娘子,别动。”丽芳对韩燕娘吐了吐舌头,韩燕娘对她皱了皱鼻子,嗔了她一眼。她也不怕,嘿嘿笑了一声,又站正了。

    瑶芳却没那么乐观,总觉得这后头还会有事儿,又猜不透汪知府在想些什么。遇到这样的事儿,要是她来办,那就是想办法把这棒槌夸成一朵花儿,送他一程,祝他高升。反正,棒槌有靠山兜着,等闲也不会事发,这棒槌也没办什么出格的事儿。何苦这般排挤?岂不是连容尚书也得罪了?

    她却不知,汪知府是不能再忍这傻知县了。湘州府有河,河还挺宽,来往商船无数,好大一笔税款。宁乡就堵在了上游!贺敬文他忒仔细了,虽然瞧不起商人,却也不盘剥,他打小就没为钱发过愁。上游不盘剥,也不给他孝敬,到了下游再狠收一笔?这不是叫旁人把恶人都做了么?

    再有那个可恶的李千户,与他越发不对付。李千户与京中勋贵有些干系,不敢惹大人物,跟汪知府对上了却不很怵。尤其两人之间争的是实利!李千户与贺家有那么一点缘份,哪怕贺敬文是个棒槌,他也乐得助这棒槌一臂之力,让他给汪知府添堵——这傻知县好像有京里的后台?那就更妙了。

    贺敬文根本就是棒槌得浑然天成,把人气死了,他还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更不明白别人为什么这么生气。原本宁乡县也不是那么安逸,至少小偷小摸、失业流民还是有一些的。李千户要帮他,给汪知府打擂台,气死了汪老狗才好。是以他时常命手下军士到宁乡巡视一番,遇着盗匪抓上一抓,也算是他的功劳。

    汪知府是被这一明一暗两个人气弄得没辙了,他与李千户斗了这么多年,也没吃什么亏,现在却天天惹气,想来想去就是因为多了一个死棒槌!要将这棒槌弄走!棒槌不是还要参他么?他先叫这棒槌滚得灰头土脸!

    盗匪上不好做文章,那就拿断案来讲事吧。

    于是便有了上面那一幕。

    瑶芳百思不得其解,又轮到她量尺寸了,只得先将眼前的事情应付过去。韩燕娘还问她:“饿不饿?黄雀馒头做得多,你先吃一个再出门儿。我听你这尺寸怎么又瘦了呀?”

    瑶芳摇头道:“阿姐比我还瘦呢。”

    丽芳轻笑一声:“就你明白。不吃等会儿路上别喊饿。”

    麻利地量完了衣裳,韩燕娘道:“先将哥儿姐儿们的衣裳做了来,过两日,再来做老爷并两个先生的。”

    贺敬文听着这声音,不愿意见外人,到耳房避了一避,等人走了才出来。却见韩燕娘领着两个闺女要出门,并没有给他显摆的机会。心下愤愤,暗道若是这富户再歪缠不清,一定要打他十棍!

    韩燕娘并不知道因她不给丈夫面子,险些让丈夫做了一回昏官。带着女儿一路说笑,往彭县丞家去玩耍。到了彭县丞家里,却听彭娘子又说了一件新闻:“没跑儿了,这回那告上县衙的那个争子案,就是汪知府在弄鬼!我们家那死鬼,在州府里也认得几个人,往年拿银钱喂饱了的,拿来消息,叫死鬼小心,不要受大令的牵连。你们要小心了。那丧天良的家里有些钱钞,能做实这孩子是他的。切!”

    韩燕娘得了消息,赶回家寻了贺敬文。贺敬文还要摆个架子,拿书的手已经抖了两抖,犹作淡定状:“有事?”

    韩燕娘捏了捏手指,咔咔响了两声,贺敬文喉头一抖,站得笔直。韩燕娘见状活活被气笑了:“你好有闲心呐!知道汪老狗要借这事办你么?”汪知府这引号是李千户给起的,讨厌汪知府的人背地里都这么叫他。

    贺敬文僵硬地道:“早猜着了。”

    韩燕娘一甩手绢儿:“行,是我白cao了心了。”

    贺敬文眼睁睁看着她修长的背影跨过门槛、穿过月洞门消失了,才喃喃地道:“这就走了啊!”更讨厌那告状的人了,怎么办?

    ————————————————————————————————

    那告状的富户心情忐忑。他想要个白胖康健的儿子,也觉得这儿子应该是他的。其时乡下,哪怕不是亲生的,养大了,谁知道?更不要提还有买男孩儿充作己子、“借种”等事。为此,他还买通了乡老,必要将孩子夺回来。这乡老说是德高望重,其实少年时颇游手好闲了一阵子,后来“浪子回头”,人人传为美谈。他游荡的时候,跟着仵作混过些时日,知道些偏方,能令人血液相融,也能令亲生父子血液不融。

    万没想到这中间不知道出了什么纰漏,两边的血都能融到一起!更没想到的是,因为这事过于离奇,一传十、十传百,招来了鬼!“鬼”的条件令他无法拒绝——会帮他将孩子弄过来。

    可事情波折不断,还处处透着诡异,头一回到衙门告状来,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