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凤还巢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22

分卷阅读222

    欢心思深沉的女人,说直白一点,对于聪慧如叶皇后的女人,他很有点敬而远之的。当初娶她的时候,自然是样样都好,初登基时,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家里有这样一位妻子,无疑是令人放心的。等一切尽在掌握中,发现她什么什么都能做,元和帝就略腻歪了。

    心机深的想装傻白甜,在元和帝面前,成功的只有一例,这位特例现在成了元和帝的侄媳妇儿。在不做侄媳妇儿的时候,特例同学的本性也比较粗暴,跟吴贵妃还是有得一拼的,哦不,比吴贵妃还要野蛮,只是表现得比较斯文而已,执拗起来也是相当可怕的。

    王才人那点本事,在元和帝眼前,委实算不得什么。她却似乎没有想明白这其中的关窍,只认为元和帝是个没眼光的家伙,而她,等不及这货开眼了。再往深的原因她也不想追究了,只能接受这个现实,然后想办法杀出一条血路来。叶皇后拒绝了投诚,这让她分外愤怒。叶皇后的娘家,比韩太后娘家有影响力得多啊!

    一边是皇帝步步紧逼,让她觉得儿子的地位实在危险。另一边,叶皇后袖手旁边,肯帮她的韩太后也扛不过元和帝。宫外面,奋力抗争的朝臣们,她一个也见不着!身为宫妃,她这才知道,宫廷生活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丰富多彩,许多人终其一生,连后宫的门都没办法再迈出一步,终年只有这一片小天地。就这一丁点儿大的地方,还是划分地盘儿的!

    想见娘家人?先申请,批下来了再说!满宫里,也就太后、皇后还自由点,可以不太频繁地召见娘家人,偶尔还可以召见外臣。宠妃如吴贵妃,也顶多见见娘家女眷,男丁进不了后宫。就更不要说已经失了宠的王才人。

    她想串连都串不着人!

    只能干等着。

    就算能见,她也不知道见谁好,外头风云变幻,这几年时间,阁老就换了好几个。在元和帝手下讨生活,风险相当之高。

    终于,来了一个她认为可以串连的人了——姜长炀。

    满宫里小宫女儿的嘴里都传颂着他的深情,宦官们也会念叨念叨他的功绩,这令王才人分外地想念了起来。那可真是一个好人啊!生得也俊美,也能文,也能武,只除了一条——还是不够贵气。王才人可以陪一位藩王上位,却十分遗憾自己没那个心力陪一个远支宗室奋斗。

    即使现在姜长炀已经奋斗出了头,王才人也只有遗憾——她已经有了儿子,并且,儿子距帝位只有一步之遥。为了孩子,她也得咬牙坚持下来了。不能与他厮守,就让自己把那段美好的回忆放到心底吧,等自己做了太后,有能力回报的时候,必要他显贵。在那之前,需要他为儿子出一分力,日后提携起来,也是个堵人嘴的好理由不是?

    至于如今搭上线,王才人用她那颗聪明的脑袋很快就想好了:韩太后。

    韩太后特别想把娘家侄女儿嫁给姜长炀,毫不夸张地说,姜长炀现在是京城勋贵眼中的金龟婿,想要他做女婿的人拉过来能绕城墙一周了。韩太后的娘家,也是强有力的竞争者。韩太后出身并不显贵,小吏之家,因为生得还不错,承宠诞育了皇子,儿子登基,就是元和帝。元和帝做了皇帝,也给舅家封了侯。这个侯的年载并不长,其底蕴水平大约就比吴贵妃家略高那么一点点。

    吴贵妃的父亲是封不了侯的,却是有个官儿,元和帝对宠妃家比对舅舅家也差不了多少。除了不好违规封侯,其他的能给的就都给了。韩家比吴家,也就高那么一点点水平而已。

    王才人心里轻蔑到了极点:就你家那丫头,还想染指大郎?真是痴心妄想!他喜欢有才情的姑娘,爱的是知心解意的人,就韩家那几个骄纵的货,白给都不要!

    但是,王才人需要韩太后为她做一件事情——将姜长炀叫过来,能让她见上一面。

    只要一面。

    当初也不过是一面而已。自打见了面,不需要自己明白表示什么,就能得到他的关照,不须费心,他就能做到最好。被他爱的人是极幸福的,他能把力所能及的一切美好给你。

    王才人略作打扮,便到了韩太后跟前。这宫里的审美都是扭曲的!不爱淡雅爱艳俗,大红大绿,金的紫的,好往身上堆。王才人很看不上这些东西,却因韩太后喜欢,而不得不为之。早知如此,还不如早点堆上身,换得元和帝喜欢呢!

    韩太后心情正好,甭管之前跟叶皇后婆媳相处有多么地不愉快,叶国公回来了,这兄妹俩是绝对不会支持吴贵妃的。姜长炀也应该是这样!不管是他跟叶国公的交情,还是他弟弟在叶皇后那里生活过,都足以让这位青年宗室之英者不会偏向吴贵妃。再有,韩太后多方打听,终于“弄明白”了一件事情——郊迎当天,姜长焕抢了皇子扔回宫里,元和帝和吴贵妃气得将儿子身边伺候的人大换血,杖毙了好几个人。韩太后猜测,这可能是迁怒。

    没看姜长焕才被从北镇抚司叫到御前,又被扔回去了么?凡事总有一个定律,在上司眼前晃悠得越多,提拔得越快。扔得越远,越不喜欢。这回被扔远了,那就是不喜欢了呗。

    韩太后认为自己猜得有理。

    为渊驱鱼,儿子做得真是好极了!

    王才人到慈宁宫的时候,韩太后正在看缎子,预备赏赐给娘家侄女裁新衣。见王才人来了,笑着说:“来来来,帮我看看,哪个鲜亮?你也挑一块走。”

    王才人哪个都不喜欢!大家审美不一样!饶是如此,她还是笑着道:“那我就不客气啦,”拣了最艳丽的颜色,金丝掺得最多的缎子,挑了两匹出来,“这个就很好,衬着小姑娘们的小嫩脸儿愈发的白净。”

    韩太后,也是这么想的。

    两人拣完了缎子,王才人给韩太后捶着肩膀儿,悄悄地说:“侯府上几位姑娘年纪相仿,都是极好的,您要拿哪个来配大郎呢?”

    韩太后也有点担心:“是呢,一样的姐妹,再要找这样的好夫婿可就难了呢。哎哟,手心手背都是rou,亏得是一个姓儿,不然呐,我都想招他来当女婿了。”

    王才人陪笑道:“要不,问问他自个儿,喜欢什么样的人。不是叫他挑人家侯府的千金,就是问一问,看看哪个性情合适些。既是要结为婚姻,总是想他们和和美美的不是?做便将事做得周全了,岂不美哉?”

    韩太后踌躇道:“这……”

    王才人再添一把火:“强扭的瓜,不甜。万一这个不甜,那个甜了,却硬配错了,岂不可惜?您疼爱晚辈,为他们cao心,索性就心疼到底。”

    韩太后拍板:“可!”

    ————————————————————————————————

    姜长炀获悉韩太后要召见的时候,正在后军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