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凤还巢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64

分卷阅读264

    ,一日千里,比贫道有天份得多。忽然觉得自己不是能靠金丹成仙的料儿,便细思师傅平生……”

    元和帝这才显出一点急切来:“你想到了什么?”

    “师傅生前,喜欢种豆芽。”

    “……”敢戏弄朕,我弄死你啊。

    张灵远道:“更离奇的是,师傅飞升前,贫道曾因不欲他再cao劳,劝他不要再亲力亲为了。师傅非但不依,还反问贫道,从中悟出什么来了没有。贫道百思不得其解,已成心病。”

    元和帝若有所思。

    张灵远续道:“师傅种豆芽几十年了,就没断过,这事儿大家都知道。所以贫道就在想,是不是道在其中?为此,还悄悄看了点佛经……”

    “噗——”元和帝被呛住了,“你倒实诚。”

    “不实诚不行啦,贫道自觉不如师傅康健,可没那么多日子好熬,不早早弄明白,死了多可惜?”

    说了这么多,最后五个字才是戳中元和帝心窝子的重点。元和帝皱眉道:“种豆芽?”

    张灵远苦笑道:“可不是,就是种豆芽。师傅没问旁的,就问了这个……要说丹方,师傅都传我了,师傅飞升前几年,都已经收手了,一干事务都交给贫道了。贫道追随师傅几十年,若说师傅曾炼过什么灵丹,贫道没有不知道的,从来没有异常的。到了最后,也就种豆芽这么个嗜好。兴许是有什么天机不能泄漏,但是又不忍看贫道再入轮回。只好暗示,然而贫道驽钝,竟不能猜中其中深意。”

    正常情况下,元和帝是不会相信这种无稽之谈的!可张真人的鞋子就在眼前,纵然不佞佛,他也知道佛教里许多顿悟坐化之类的例子,高僧大德的参悟,从来就是千奇百怪的。说不过哪一天喝口水就顿悟了,也说不定什么时候一觉醒来就什么都明白了。

    更重要的是张灵远诚惶诚恐的态度,以及眼中透出来的渇盼!

    元和帝不认为张灵远有胆子骗他,更不认为这世上有人能够骗得了他。也许,张灵远说的就是真的!这种豆芽也许就是门径呢?再说了,种豆芽又不是什么邪术,种种也没什么坏处嘛。

    想明白了,元和帝便对张灵远说:“这个豆芽,是怎么种法的?”

    胜利在望,张灵远不改有丝毫的疏忽,依旧诚恳认真又热切地说:“就是一把豆子,放到盆里,要温水,不能冷、不能热,盖块笼布,房里搁一宿。天气好的时候,第二天起来,就能发芽了。说来也奇怪,这豆芽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我们观里天天拿它加菜!后来我也种豆芽,他们吃起来也不觉得有什么不一样。”

    他的心是渴盼的,眼里的热切并不作假——求求你,快信了吧!

    元和帝也很认真地跟他讨论起来:“那你悟到了什么呢?”

    张灵远果断将瑶芳的话捞过来了:“生灵可畏。”

    “嗯?”

    “谁知道一颗豆子能长出芽来呢?造化真是神奇。”

    元和帝道:“你要这么想,就成不了仙。”

    张灵远眼睛里的亮光黯淡了下来:“是啊。”

    元和帝将信将疑,并非怀疑张灵远欺瞒,而是觉得以张灵远这傻劲儿,傻的未必准。多少试一下吧,元和帝想,对张灵远道:“悟道之事,非一朝一夕之功。你是丹鼎派,心思不要偏了。”

    你娘!怎么又扯到丹上来了?张灵远一个激泠,忙说:“贫道也是病急乱投医的。”又问要不要上缴张真人的用器——发豆芽时用的大铜盆。元和帝哭笑不得,还是接住了:“送来吧。”

    张灵远欢快地答应了,仿佛元和帝收了他的破铜盆他就能成仙了一般。元和帝心想,这个人真是天真烂漫,老天爷同情他,让他寿终正寝也说不定。

    张灵远却想:终于糊弄过去了,一定要传得满山香客都知道,我献了个铜盆儿,我教皇帝种豆芽不炼丹了!狠狠心,张灵远决定出点血,将自家道观珍藏的一张清心丸的药方给公开了,表明自己这是在积功德,一心求长生——在那之前,要先献给元和帝。

    ————————————————————————————————

    老君观作为丹鼎派的道统,促人成仙的金丹一枚也没有,济世救人的药方倒是有几个。清心丸只是其中一味,有清心凝神的功效,卖得还特别好。张灵远以师傅纪念升天周年的名义,将这药方一公布,登时赢得了许多赞誉。城内大小药房不好意思明着用,暗地里也研究,都叹这药方实在。

    太医院里也不敢随便给皇帝用药——他自己胡乱磕的除外——拿了清心丸的方子,胆战心惊地研究了半天,最后得出结论:这是一张良心药方,很实用。尤其是夏天的时候,解暑有奇效。

    元和帝听了院判的汇报,微笑着转动院判呈递上来的药瓶:“知道了。以后宫里常备着吧。唔,清心丸……改个名字吧。”

    院判道:“还请陛下赐名。”

    元和帝提起笔来,笔尖在砚上荡了两下,在一张上好的雪浪笺上写下两下大字——仁丹。【1】写完了,像是完成了一件任务一样,对板子道:“将这个送去老君观吧。”

    板子挺高兴能暂时离开元和帝身边,寻了个匣子将这张纸宝贝一样地装起来,颠颠地跑出去派了自己的徒弟:“给你趟优差,去老君观,把这个赐给小张真人。”

    回来见元和帝心情正好,便说了采选宫女的事情,如此这般:“也是两位的一番心意,您……要不看看去?”

    元和帝唇角一抖,不大耐烦地道:“看那些做什么?”一提这个就想起伤心事儿来了,想要的纳不了,弄宫里来的能比得上心头好的没一个!看了伤心,索性不看。

    板子见他的脸色不好,不敢再催,只说:“可两宫给您添使唤人……收不收?”

    “随她们去办吧。”

    有他这一句话,韩太后就开开心心给她挑中的三个少女要封号来了。元和帝不好拂了母亲的面子,一视同仁给三个全封了才人。闲极无聊,当天便临幸了一个,灯烛之下,越看这面目越像是吴庶人。吴庶人在他面前放得开,眼前这少女却有些怯怯的,也是别有一番滋味。更因这一份相似,勾起他年轻时的回忆,不免高看这少女一眼,过不数日,即封为佳嫔。

    佳嫔复姓百里,与吴庶人脾性大为不同,元和帝初时觉得新鲜。等另外两个才人也到了跟前,才发现这仨都是照着一个模子印的,还印得不怎么像,那模子现在正在冷宫里歇着。

    想明白之后,元和帝深感无味!更生出一丝愤怒来——这是要控制朕么?常年嗑药成瘾的人,一旦断了药,脾气就会变得暴躁,情绪也会不安起来。以前觉得是“贴心为我准备好所有我喜欢的东西”,现在就是“连老子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