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38

分卷阅读438

    梁九功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悄悄松了口气。

    看皇上的意思,倒是没有责怪太子擅作主张,反而对弹劾太子之人多有不满。

    揣测帝心并不难,帝心就向着太子,甭管是喜是怒,帮着太子总没错。

    康熙正憋着一股气,一路赶回京城,沿途也没了心情去游山玩水,更别提与后妃风月。待到达京城郊外,见到生机勃勃的太子,再被太子黏黏糊糊地一个抱抱蹭蹭,脑袋枕在肩上,撒娇般抱怨:“汗阿玛您终于回来了,儿臣听见您回京的消息,还以为您又出现在了梦里。”

    就是再大的火,也消去了。

    没错,太子说他做梦都在想念汗阿玛回来,朝臣都听见了!

    康熙:“谁家儿子能有你这般粘人?你的礼仪呢?成何体统!还不快松开。”

    嘴上嫌弃,身体却一点没动的意思。

    太子柔声道:“儿臣年纪小,礼仪之事等长大了再说。您不在家多月就不想念儿臣吗?思念令儿臣茶不思饭不想,还瘦了一大圈。”

    纳兰性德:“……”

    这语句,这调调,似曾相识。

    同样来迎接帝王的胤祉、胤禛,只觉得这黏糊一幕油油的,简直没眼看!

    还茶不思饭不想,昨天是谁在夸烤猪蹄好吃?

    天天练武,又在窜个子,能不显得瘦吗?

    胤禛眼皮子跳了跳,深吸一口气:众目睽睽之下,不分场合就撒娇,太子什么时候养成的坏习惯?就算有汗阿玛宠爱,储君无储君之风,汗阿玛那般好面子,总还是会生气的。

    纳兰明珠可不认为聪颖如太子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他深思起来:莫非,这是太子给反对之人的下马威?

    胤祉:咦,好像学到了什么,下回就用“反正我还小”为理由找二哥撒娇要抱抱。

    朝臣:皇上回来了,可终于有人能收拾太子了!

    “让朕看看,嗯……果真是瘦了。”

    作者有话要说:    小美:大朋友的爸爸,害怕大朋友会被人套麻袋,这才匆匆赶回来。

    第233章

    帝王比划了一下胤礽的个子,欣慰道:“也高了。”

    那慈祥的眼神,就像是辛勤耕耘的老农,看到了自家养的小菜苗一点一点抽长发芽,多少辛苦汗水,过程中有多么艰辛,也唯有老农自己能体会了。

    小苗苗长大了,老农欣慰啊,成就感充斥在心口,那满腔父爱关怀,一直持续到了回到宫中。

    待众大臣退下,几位儿子皆围绕在身边,帝王坐在御案上,将那一叠厚厚的弹劾参奏往上头一拍!

    “你自己看看究竟有多少人不满,他们又是有何种理由来说服朕来阻止你,惩罚你。”

    帝王神色冷凝,语气微重,不悦的目光一一扫过胤礽、胤祉与胤禛。

    这三位儿子,是在他眼皮子底下拧在一起的,他准许老三与老四跟着太子学,还不知这两儿子学出了么么花样呢!

    胤礽对会有人弹劾自己并不感到意外,甚至还和弟弟们交换了一下小眼神:看吧,之前说的弹劾,他们来了。

    他抓起了汗阿玛丢在书案前的奏折,静静地坐在一边看了起来。

    太子认真期间,康熙将胤祉与胤禛叫到跟前。

    “朕知你们跟着太子,现在已接触了外学与科学,你们要学新知识,朕不阻止,可若是因小失大,为了新鲜学识而忘记了基本的学业,可就别怪朕将你们都丢回上书房去从头学过!”

    帝王沉声说话颇具威严,他低头审视着两位儿子。

    太子诚然优秀,自小便善于学习,有过目不忘之能,那么另外两位阿哥呢?

    准许他们跟着太子学,他们可有学会太子好的一面,又会不会学坏,跟太子一样调皮捣蛋?

    康熙只要一想到万一以后儿子们都与太子一样惹他生气,就感到一阵窒息。

    要哄一个保成,就已经够他cao心的了,若是老三老四也跟着那么学,那他定要下狠手去好好治一治他们。

    胤祉有一点点心慌,小眼神怯怯地不敢看帝王:汗阿玛突然就发怒了,害怕。

    之前还笑眯眯的,一回来就虎着脸,汗阿玛的心情如同六月天,一会儿晴天一会儿打雷。

    胤禛看出了汗阿玛是绷着脸在镇他们,并未真正生气,心里却也不慌,悄悄去握住了胤祉的小手:怕么么?爷陪着你呢!

    到底胤禛是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在外人看来,三阿哥与四阿哥是一起的,都是太子亲自教的弟弟。

    胤禛别扭地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爷才不是看老三害怕想安慰他。

    两个儿子挨得近,个儿还比御案都矮,胳膊有衣袖挡着,康熙没看到他们之间的小动作。

    胤祉眨眨眼,回握住他:呜呜呜,四弟弟真好,万一他以后长不高,等他成年我就送他高跟鞋当生辰礼!

    太阳王路易十四同款高跟鞋,在法兰西畅销的,都传到大清来了呢!

    胤礽忍不住抬头说了句:“汗阿玛您别吓唬弟弟们,弟弟们还小,儿臣看了心疼。”

    康熙瞪了他一眼:“看你的奏折去!还心疼,都是朕的儿子轮得到你心疼?”

    帝王低下头,开始考校起儿子们的课业。

    从诗书礼仪,到儒学经义,、、、……

    凡是帝王提问,无论是引经据典的背诵,还是释义解答,甚至个人见解,二子皆回答自如。

    康熙皱起的眉头渐渐松开,眉间似有喜色,心情也随着两位儿子的优秀表现变得好了起来。

    帝王满意颔首:“倒是不曾荒废了学业,比朕想象中要好得多。”

    太子的声音也从边上传来:“当然了,上书房的考试可不轻松,三弟弟与四弟弟都是经历考试的人,儿臣接他们来与太傅们都商议好啦,如果他们有谁没能通过考试就要回去重学。”

    康熙可没经历过考试,他少年时勤恳好学,更因沉迷学习,而伤及身体,最终是在太医与太皇太后的劝说下才收敛了学习的劲儿,那时候他已经是皇帝了,心里没底气,肚中没有墨水,每日都如饥似渴地学着。

    相比起来,康熙觉得自己儿子们可幸福多了,他对比自己经历,觉得儿子们一个个可都是蜜罐子里长大的。

    康熙不禁自得地想:正是因为有朕在,他们才能有现在这样安逸的条件,有优秀的名师来教他们。

    他希望每一个儿子都能成才,不仅仅是对太子要求高,对其他阿哥们要求亦不低。

    帝王有些好奇上书房如今的考试情况,他不禁问道:“你们平日多久考试一次?考的是哪些知识,评分又是如何来评的?”

    胤祉见汗阿玛心情不错,大着胆子回答道:“儿臣每个月都有月考,有科目考,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