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锦桐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2

分卷阅读22

    秋媚和春妍正经不错,春妍的爷爷是个秀才,可惜死得早,她爹也是棵读书苗子,她娘把她卖了,是为了给她爹凑赶考的钱,说起来,也是个读书人家出来的孝女。秋媚家几代都是本本份份的种田人,她娘死的早,她爹又续了一个,谁知道后娘不贤,容不下她,她爹只好把她卖了,好让她有条活路,也是个可怜的。”

    “唉,世情如此,有了后娘就有后爹!都是可怜孩子,又本份,你既然觉得好……是不是有点多了?玉哥儿身子弱……”陈夫人刚要吐口,又想起来数量问题,一口气给儿子抬了四个小妾,好象是有点太多了。

    “哟,瞧夫人说的,这多什么!”吴嬷嬷笑起来,“夫人想想,青书早就在大爷屋里侍候着了,这一阵子大奶奶病着,爷日常起居,都是秋媚和春妍侍候的,不过过到明路上,这是咱们府上宽厚仁德之处。还一样,咱们这样的人家,这姬妾丫头要是少了,还真有点不象样。何况,大爷是独子,老爷又是独子,都两代单传了,这广纳姬妾,开枝散叶是最最要紧的事,这孩子可是越多越好!”

    一番话说的陈夫人连连点头,事儿办成了,吴嬷嬷心情好,锦上添花再奉送几句,“再说了,大爷往后必定朱紫加身,夫人瞧瞧朝里头,那几位相公,哪一个不是三妻四妾、后院儿美人儿成群的?大爷这才几个?”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一听吴嬷嬷说到儿子往后朱紫加身,陈夫人顿时眉眼舒展,一脸得意,象玉哥儿这么出类拔萃的好男儿,往后做个首相什么的,那简直稳稳的!

    “还有件事,”吴嬷嬷话锋一转,“夫人刚才吩咐我走一趟顾家。夫人,顾家什么情形,您可是最清楚不过。”

    吴嬷嬷含糊了一句,见陈夫人一脸怔忡,一看就是压根不明白她应该清楚什么,赶紧往她能听懂的地方说。

    “夫人,青书她们几个还好,青书是大奶奶已经发了话的,秋媚和春妍本来就是她带来的人,不过咱们用了,可顾家姐儿就不一样了,咱们作主抬进来,万一大奶奶不高兴了,或是张太太这事那事的,夫人岂不是又要受人家排喧?”

    “我就说,这是个不知羞耻的祸害!”陈夫人一听到张太太三个字,心就有点抖。

    “夫人别急,我看这样,抬顾家妮子这事,夫人交给大奶奶去张罗,她经手替大爷抬进来,她自己没话说,张太太更没话说。”吴嬷嬷点明主题。

    顾家那滩烂泥污臭胶黏,谁沾上谁倒霉,她可不去顾家,更不张罗抬顾氏这件烂事。

    “我也是这个意思!”陈夫人太赞成了,“捧云呢?你走一趟,跟大奶奶说一声,就说我的话,不许她闹脾性,好好把这事办妥当了,这是大爷的脸面,也是她的脸面!”

    钱管事领了姜焕璋一句话,袖手缩肩回到帐房,往炕上一坐,愁眉苦脸,猛叹了口气,又叹了口气。

    “瞧你这张脸!”帐房老孙递了杯茶过来,“怎么?又在大爷手里领教训了?你别理他,这帐上没银子,是咱们的事?咱们管帐的能管出银子?又不是神仙。你先尝尝这茶!外头孝敬进来的,正正经经的今年新茶,味儿正得很,快尝尝!”

    这十来年,姜家帐上一直空空荡荡,帐房里一共就俩人,管事老钱,和帐房老孙。

    “外头的孝敬?哈!真是转了天了!”钱管事端起杯子看了看汤色,又啜了口,甘甜可口,还真是正宗的新茶!

    “教训倒没领,领了句吩咐,让我准备五万现银,还说都要一千一张见票即兑的银票子!哈!听到没?五万!银票子!”

    钱管事把五根手指晃的快掉下来了。

    老孙眯缝着眼睛品着新茶,嘿嘿笑道:“大爷娶了人家李家的姑娘,自然抖起来了,五万银子算什么,那位!”老孙往内院方向努了努嘴,“五十万人家也能拿得出来!”

    “大爷……”钱管事嘴角往下撇成了八字,一脸鄙夷,“昨儿个你听独山说了吧?二两银子买句话,大爷还嫌他小气,让大乔去订那什么雅间,就大爷一个人,一顿饭,独山说他就没动几筷子,五十两!没了!他阔的可真快!啧啧!”

    钱管事一边摇头,一边啧啧有声,“可真是要脸!这才娶回来几天,就抖成这样了!怎么就不嫌丢人呢?”钱管事往内院方向啐了一口。

    “他娶人家姑娘,不就是冲着人家的银子娶的,现在把银子娶到家了,当然得抖起来了,不阔一阔,怎么对得起自己?看看,这一张口就是五万,你说,大爷要这五万银子干什么?”老孙凑过来,一脸八卦。

    ☆、第二十四章 妻运不佳1

    “还能干什么!”钱管事又啐了一口,“干什么能用得了五万银子?这事还不是明摆着的,这是要把李家的银子,挪到姜家口袋里!吩咐我给他准备,这是明摆着让我替他找人家李姓要银子,拿我当冲头,真是好大脸!”

    “那怎么办?”老孙连连点头,一边点头一边叹气,他也是这么想的,大爷也真是,唉,穷生jian计富长良心,姜家穷成这样,也难怪什么事儿都能干得出来!

    “怎么办?不办!他不要脸,我还要脸呢!帐上没银子,就这么回他!”钱管事又啐了一口。

    “你就是去要,人家也不会给你。”老孙嗞嗞有声的啜着茶,“李家那位太太可是个精明人儿,这银子拿出来,要的是大爷的人情,大爷不亲自开这金口,人家怎么能给?说起来……”老孙眼睛缝成一条小细缝,“李家除了那位太太,就这一位姑娘,老家又在湖州,京城就这母女两人,我看哪,大爷看李家,就跟看自家一样,要不然,也不能这么吩咐你,大爷可不是笨人,你说是不是?”

    姜焕璋刚回到自己院里,钱管事就去回话了,帐房统共只有一百六十四两银子,南北货行已经来要了四五趟钱了,上个月中,夫人吩咐给大娘子、二娘子每天添一两燕窝二两冰糖,这一百六十四两,将将够南北货行的欠帐。

    姜焕璋一张脸阴的滴水,从他回来到现在,最让他几乎不停的想发火的,就是这府里的人,人少就不说了,一个能用的都没有。一个个畏缩穷馊,看一眼他都觉得丢人!

    从前,他身边的小厮以体面伶俐闻名京城,四个小厮,每四年轮换两个,那些长随,个个干练忠心,各有所长,还有成群的管事,哪一个都能独挡一面……

    帐房上的老管……管还是官?

    他记得刚进工部做左侍郎隔年,春汛凶猛,连下了大半个月的雨,汴河里的水眼看要漫出来,墨七却授意户部,卡着就是不拨河工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