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锦桐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96

分卷阅读296

    李桐的嫁妆,还在姜家能看得到的,也就是那些大家俱了,就这些大家俱,能搬得动的也少了不少,少的那些家俱,哪几件在大娘子院子里,哪几件在顾姨娘院子里,甚至哪几件在陈夫人屋里,有的是愿意报信的下人,万嬷嬷让人写了单子,拿给等在二门里亭子里的李信,这些被搬走的家俱,抄还是不抄,这事得大爷发句话。

    李信捏着单子一目十行扫过,无语之余,摇头叹气,这姜家好歹也是世袭的伯爵,怎么败落到了这个份上!实在是太丢人了。

    李信回了话给万嬷嬷,不用拿回来了,让她把所有没找到的嫁妆另列出来,他要去找姜氏族里说话。

    这一天,万嬷嬷看着人将残余的嫁妆抬回李宅,带着秋媚几个,连夜赶回紫藤山庄,李信带着宁海几个则留在京城大宅里,一来丢失的嫁妆还没跟姜氏族里掰扯清楚,二来,吕炎带了话,明天礼部就能有决断了。

    …………

    天刚落黑,细弯的弦月斜挂在天空,星辉隐在薄薄的不停变化的云层后,城外暗黑一片。

    紫藤山庄大门已经关上了,两盏大红流苏气死风灯挂在大门两边,两团红红的亮光给黑夜添了一抹温暖。

    十几个护卫、长随围着辆车,在紫藤山庄门口停下,一个长随上前敲了敲门,客气的和探头出来的门房低低说了几句,递了只匣子过去,门房接过,飞奔进去通传。

    张太太今天晚饭饮了几杯酒,这会儿正歪在榻上,心情愉快却又伤感的和李桐说着过往闲话,孙嬷嬷托着那只匣子,掀帘进来,“太太,庄子外来了一辆车十几个人,门房说看着很不一般,拿了这个匣子,说是咱们家的旧物,要见太太和姑娘。”

    李桐接过匣子,打开,递到张太太面前,匣子里,放着根簪子。

    张太太看到簪子,眼睛一下子瞪大,呼的坐起来,一迭连声的吩咐,“是簪子!老孙!你先去!传话,府里所有人都不许乱走,你知道轻重,快去!拿衣服来,阿桐跟我迎出去。”

    李桐不知道这只簪子意味着什么,却敏锐的意识到,来的这人,怕是吕相。(。)

    ☆、第三百二五章 夜探

    张太太动作极快,穿了斗蓬,带着李桐,直奔山庄大门。

    李桐和张太太一路疾行到山庄大门时,吕相已经进了山庄,披着件半旧的靛蓝素绸斗蓬,背着手站在影壁前,正转头打量着四周。

    见张太太和李桐过来了,孙嬷嬷示意两三个心腹婆子,悄悄退后,退到听不见的地方。

    张太太在前,李桐略后半步,深曲膝见礼。

    “一转眼,桐桐也长这么大了。”吕相的目光从张太太移到李桐身上,看起来十分伤感,他上一次见到的母女俩,就如同眼前的母女俩,只不过那一次的女儿怀里抱着眼前的女儿。

    “是,多谢您。”张太太态度极其恭敬。

    “唉。”吕相极轻的叹了口气。

    “我很好,阿娘也很高兴,多谢吕相惦记。”李桐在张太太身边,她能从姜家脱身出来,这是天大的喜事,她不希望吕相以为这对她是坏事。

    “我知道。”吕相仔细打量着李桐,张了张嘴,却不知道怎么安慰她,她从姜家脱身出来,那样的姜家,确实不算坏事,可是,她还是成了弃妇,她还不到二十岁,就遇人不淑,做了弃妇。

    她太外婆比她大不了几岁时,做了寡妇,她外婆和她太外婆差不多大时,做了寡妇,她阿娘和她外婆差不多大时,做了寡妇,如今,她又是这样!

    吕相想到这些,心里难受的再也忍不住,老泪纵横。

    “吕叔别太难过,这是我们娘几个的命,阿娘活着的时候也常说,我们娘几个都是福命不济,总是差了一线,也没什么,阿桐有我呢,”顿了顿,张太太接着道:“还有她大哥。”

    “信哥儿是个好孩子。”吕相深吸了口气,微微仰头咽回那些眼泪,“等明年春闱后,好好给信哥儿挑个媳妇,门第儿什么的,别多计较,媳妇儿人品好脾气好最要紧,你是个明白人,不用我说,要是拿不定主意,你来寻我,我帮你掌掌眼。”

    “是。”张太太恭敬答应。

    “你跟长公主日常作作伴很好,只是,长公主与寻常女子不同,她的话,你自己要有主意,该听的听,不该听的,听听就算了,别往心里去。你还小,过个一年两年,寻到好人家,该成个家还是有个家好,你阿娘不能陪你一辈子,你大哥再好,往后他也要有自己一家人,这天下好男儿多的是,不都是姜家那样的,凡事要往宽处想。”

    吕相有些啰嗦的交待着李桐,李桐一一应了,

    “我没什么事,就是过来看看你,看到你们娘俩都好,我就放心了,我回去了,你们娘俩也早点歇下。”

    吕相象个年老无事的啰嗦长辈,不过过来看一眼,张太太和李桐没有虚留,急忙一前一后送他出门。

    张太太和李桐站在大门口,看着吕相的车子转个弯看不到了,才转身回去,让人关了大门。

    “咱们家和吕相那点子渊源,你知道了?”张太太低声和挽着她胳膊的李桐说话。

    “嗯,长公主告诉我的。”李桐低低答了句,好半天,张太太才开口道:“我也是象你这么大时才知道的,你外婆的脾气,你也知道,刚强,又暴烈。”

    “还好。”李桐想着外婆,心里暖暖的又有些酸。

    “那是年纪大了,脾气比年青时好了不知道多少,吕相娶的是安远侯苏老侯爷的掌珠,当年的安远侯府,威风的很,那位苏姑娘性子娇纵,嫁给吕相隔年,也不知道是当年,下手拿掉了你外婆的盐票,关了咱们十几间盐铺,你外婆气坏了。”

    张太太一边笑一边摇头,“就因为这十几间盐铺子,你外婆恼了一辈子,后来,要不是我,要不是你,你外婆不会搬来京城。”

    “盐铺子的事,是吕相不对,他不可能不知道。”李桐想着外婆,接了句。

    “没说他对,不过不算大错,现在他是相公,威风八面,当年,他刚跟苏家结亲的时候,跟入赘没什么分别,连宅子、成亲的衣服,都是苏家给置办的,不过你说的对,再怎么说也是他不对,你外婆生气这事一点儿也不错。”

    张太太解释了一通,又笑着补充了一句,“你外婆走前,说她瞧着咱们这祖孙三个,一个不如一个,我不如她,你不如我。”

    李桐一个劲儿的点头,心里感慨无比,别说从前的她,就是现在的她,也确实远远不如阿娘,更不用说外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