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锦桐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69

分卷阅读469

    的办法,就是男人归男人,女人归女人。现在,墨家和季家还没联姻呢,从没联过姻。”

    “嗯。”李桐并不怎么确定的嗯了一声,墨六娘子从前就嫁给了季疏影,这一回,杨舅爷还是娶了伍姑娘。

    “我不看好晋王,墨相,除非觉得非晋王莫属,否则,他怎么舍得孙女儿嫁进季家,也许三年五年就要遭受抄家灭门的动荡之苦?当年墨夫人定亲安远侯府后,先皇病重,皇上立了太子,老安远侯把能许的都许上了,听说还让儿子在墨夫人面前长跪不起,对天发誓要如何如何,墨家真要是能男人归男人,女人归女人,老安远侯犯得着这样?

    当年的老安远侯,也是个能让人抬头看的人,老安远侯一辈子纳了多少小妾?那些小妾呢?庶出子呢?这件事,正好拿来看看墨相的意思,宁七爷大约也是这个意思。”

    文二爷眼里闪着隐约的亮光,“反正咱们有个最好的探话人,墨七少爷的荒唐和胡说八道,满京城闻名,探的一口好话。”

    李桐失笑,又想起了宁远跟她说的周六探他话的事,笑意更浓,几乎忍俊不禁。

    “那墨七和明三娘子这件事呢?”李桐轻声问道,这件事比大哥和墨六娘子的事,更让她犹豫不决。

    “姑娘见过明三娘子吗?”文二爷反问了一句。

    李桐迟疑了下,这一回,她还没见过明三娘子,“见倒没见过,不过听起来,是正宗明家人,难得的聪慧。”

    这一句话,文二爷就明白了,“江南两浙一带,季明两家数一数二,可我一向觉得,明家比季家强,强就强在明家的姑娘,比季家的姑娘强,明家的姑娘,一直到十三四岁,甚至更大,都是和族里兄弟们一起上学读书,甚至开笔做文章,明家的姑娘,墨家配得起,墨七可配不上,墨七人虽不学无知,心地却方正,他不肯娶明家姑娘,是因为对着明家姑娘,过于自惭形秽吧?”

    “是,宁七爷说,墨七少爷和他说,明家三姑娘和他六meimei言谈典雅,常常只要半句话,双方就能明了一笑,他字字都听明白了,可合在一起一句听不懂,十分不自在。”李桐想着宁远和她说这些话时的绘声绘色,抿着嘴笑。

    文二爷斜着她那一脸从嘴角漫出来的笑,眉梢微挑又落下,“钱老夫人是个明白人,她挑中明家姑娘,大约是想让墨七的儿孙不至于胸无点墨,有明家姑娘教导,墨七不识字也不怕,都是只替自家着想。”

    “我也是这么想,所以才觉得,如果插手,只怕要惹恼了墨家。”李桐叹了口气,所嫁非人这份苦,她尝尽了。

    “这事姑娘自己作主。”想了想,文二爷谨慎道:“不过,有宁七爷,大约不会让墨家知道这事跟姑娘有关。”顿了顿,文二爷带着一脸说不清的表情,慢吞吞问道:“宁七爷自己也没定亲,没托姑娘帮忙看看?”

    ☆、第五百一七章,场外

    李桐一怔,随即心里涌起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他的亲事有他jiejie呢,哪有托到我这里的道理?”

    “喔!”文二爷抬手敲着额头,“也是,有宁娘娘呢,唉,有宁娘娘!”

    见李桐斜着他,忙干笑几声:“可不是有宁娘娘,对了,大爷明天丑末就要赶去进场了,东西都备齐了?”

    “早备齐了。”

    眼看要进场了,东西再没备齐……那不是笑话儿了?

    “明天我去送他,今天就不去扰他了,姑娘明天去不去?”文二爷明显有点没话找话,李桐点头,“明天我去送大哥进场,阿娘说她就不去了。”

    “对对对,虽说是大事,也不能全家都去,我回去歇一歇,赶了十几天的路,昨天赶了一夜。”文二爷说着,辞了李桐,回自己院子歇着去了。

    这天晚上,整个李家,还没到酉末,就灯熄人静了。

    这一夜,小悠就没怎么睡,酉末刚过,就杀了鸡,细细洗干净炖上。

    刚过子时,整个大厨房就灯火通明,小悠先摆了香案,带着大厨房的婆子们上香祷告,求诸天一切神佛菩萨保佑她家大爷进了场顺顺当当、文思泉涌,一举中个状元什么的。

    虽说知道李信的院子离得远不可能听到,整个大厨房还是压着声音,掂着脚尖来来回回的忙,她们大爷进场考试这是天大的事。

    丑末,整个李家灯火通明,这一夜,京城半个城都是灯火通明的。

    李信起来,沐浴洗漱,换上早就准备好的衣服,到张太太上房,张太太和李桐,已经将考箱考篮考袋再次检查了一遍,早就挑出来送李信进场的下人都已经沐浴换好衣服,等在院外等着抬箱子提篮子。

    小悠带着几个婆子,提着几个提盒,在李信面前放了碗一珠油也看不到的鸡汤面,几个婆子将等六七样色香味俱全的大菜摆在桌子上。

    李信失笑,“不是说了,这一碗面就够了,这些……”

    “这些菜都是有讲究的,不能没有,这一碟是独占鳌头,这是鱼跃龙门,一路连科,这是蟾宫折桂,这些大爷看一看,赏给我们,让我们也沾一沾大爷的文气。”小悠笑道。

    张太太也笑起来,“鱼跃龙门看着好,今天中午都吃这个。”

    李信吃了面,

    郑嬷嬷和紫绡等人送到二门,李信上了车,文二爷和李信一辆车,宁海和小厮清平等几个跟在车旁,李桐带着水莲,上了后面一辆车,往考院过去。

    离考院还有两条街,车子就走不动了,几个人下了车,清平等人小心的护着箱子,宁海走在最前,一边走一边不停的掂着脚,四下查看。

    李信和文二爷一左一右护着李桐两边,三个人都不怎么紧张,颇有几分闲适的四下看着热闹。

    “二爷进场考过没有?”李桐一边看,一边随口问道。

    “考过秀才,考过两回,后来就不考了,苦!这个天还好,”文二爷仰头看了眼满天的繁星,“我找行家问过,说五天内不会有雨,五天后……”文二爷牙痛般咧着嘴,“真要有雨,雨小了还好,要是大雨,别的还能忍,要方便没办法,碰到个不懂事的考生,没盖好屎桶盖子,那可就……”

    文二爷撇着嘴摇头。

    “二爷,您能不能说点吉利话儿!”水莲在后面听的恶心,忍不住嗔怪道。

    “大爷,二爷,姑娘,吕公子在那边!过不过去?”一直不停掂脚往四处看的宁海回头禀了句。

    “过去过去!跟他一起进场最好不过!”不等李信答话,文二爷赶紧挥着手吩咐。

    宁海在前,一行人没多大会儿,就挤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