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锦桐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19

分卷阅读519

    小产,就把小产的事瞒下来,等那丫头生下儿子,抱过来,说是自己的长子,叔父临死前,嘱咐过我,不必认祖归宗,只要他好好活下去,生儿育女就好了,这么些年,jiejie和姐夫拿他当自己亲生的孩子一样,我也几乎忘了,这个外甥,其实是我的堂弟。”

    文二爷想起叔父和父亲的冤屈和惨死,神情凄然,好一会儿,才接着道:“这个秘密,我以为到现在,除了我和jiejie、姐夫,这世上没人知道了,谁知道……唉!真是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为。”

    “长公主怎么知道的?”李桐心里一阵寒意,她是怎么知道的?她还知道多少这样的隐秘事?

    “不知道,我这个……”文二爷顿了顿,“外甥,也是文家人的脾气,打小儿就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他很聪明,就是因为太聪明了,念了几年书,jiejie和我商量,就不让他再念书了,把他送到一家生药铺子里当学徒,谁知道当了几年学徒,他瞒着他父母,还有我,一声不响考中了小吏,唉!”

    文二爷苦笑连连,“你看看,这就是我们文家的血脉,就没一个安份的!”

    李桐高抬着眉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这也是个有大志的!

    “我和jiejie没办法,只好四处托人,把他安置到上元县县衙,做了文书,jiejie又赶紧给他说了门亲,是县粮书家的姑娘,他自己也十分看中,成了亲,隔年就有了孩子,有家有室了,一直到我来这里前,一直安安份份。”

    文二爷用力揉着额头,长叹了口气,“唉!昨天我回去,jiejie和姐夫正准备套车来找我,我这个外甥,上个月陪他丈人到京城对钱粮,”文二爷顿住话,苦笑中隐隐透着丝丝骄傲,“他到底是文家的人,天生就懂钱粮刑名这些事,他丈人祖上几代人都是粮书,可他替他丈人做过一两回帐,就比他丈人精通的多了,这几年,回回进京城对钱赋帐,说是他陪丈人来,其实都是他替他丈人对这个帐。”

    李桐点头,文二爷钱粮上的本事,她是见识过的,他这个堂弟,能有他百分之一,对付一个县的钱粮赋税,那就太绰绰有余了。

    “对了帐,他也不知道听谁说吏部挑选赴外任的县丞,跟上回考小吏一样,他一声不响,找了个借口在京城多留了几天,就谋得了一份曹县县丞的缺,唉!他到底没经过教导,看不出这中间的的巧合,太巧了。”

    文二爷连声唉叹,李桐也点了点头,县丞被视为吏和官的交界点,一个小吏毕生最高的位置,或者一个志存高远的小吏头一个重要目标,他这样得到的太轻易了,送上门的东西,里面总会包着或深或浅的勾子。

    “曹县有什么讲究吗?”李桐想了想,问了句。

    “曹县知县朱明一,是大皇子妃霍氏母亲的外甥,他这个曹县知县,至少有七八分是看到大皇子的面子上,朱明一胆小怕事,心地很善,心眼很少。”文二爷几句话点评了朱明一。

    李桐一听就明白了,这样的知县,要是碰到文二爷这样的县丞,很快就会沦为一个言听计从的傀儡。

    “你觉得这是长公主的安排?”李桐轻声问道。

    “我不知道,不一定全是长公主的安排,不过,不管谁安排的,现在,这事儿在长公主手里。”

    文二爷低着头,好半天才低低道:“我不该惹她。”

    “你也没算惹她,长公主也没那么小气。”李桐声音柔缓,“还有两件事,昨天你走的急,还没来得及跟你说。长公主说,姜焕璋人品恶劣,不能让他在晋王身边带坏了晋王,说要打发他到渭南县做知县,把高子宜调到晋王府做长史。”

    “什么?”文二爷和听到这话时的李桐一样愕然,或者说更加愕然。

    “调姜焕璋去渭南,是长公主护短,怕他带坏晋王,这是人之常情,可把高子宜调到晋王府做长史,这事儿……”李桐看着文二爷,“我想不透,昨天长公主说,我要是想不出来,就找你指点,接着就说了那几句话,让你回家看看。”

    “唉!”文二爷一下下拍着桌子,“原来是这样,唉!这心,好一点儿了,让我理一理。”

    文二爷站起来,来回踱着步,半刻钟的功夫,停了步,转身坐回去,看着李桐道:“第一,长公主已经弃了太子,她眼里,现在只剩下两个,晋王,和五爷。”

    李桐点头,这个她也想到了。

    “第二,高书江后悔了。”文二爷说完,脸上说不出什么表情,笑的五味俱全,“而且,长公主知道高书江后悔了。”

    ☆、第五百七二章 吃饱穿暖就行了

    “高书江找长公主了?”李桐脱口而出,文二爷摇头,“不一定,都是一叶知秋的聪明人,这样的事,用不着当面说,高子宜到晋王府做长史,只怕高书江求之不得,太子……”

    文二爷一声哂笑,“只怕也求之不得,只怕他会以为是在晋王身边安了耳目棋子。唉!”文二爷长叹了口气,“到底是一家人,长公主这是要把各家揉成一团,让各家打杀起来都有顾忌,到最后,至少都能留条命。”

    李桐听了心里微微一动,几句话说了汤五娘子和墨七少爷的事,“……二爷看这事,是不是也有几分机会?”

    “有意思。”文二爷捋着胡子笑起来,“这事得看墨七少爷,墨家虽然是书香门第,可七少爷真算不上读书人,不能算门当户对,可也不能算门不当户不对。”

    “嗯,我也这么想。”李桐想着明三娘子,明三娘子和墨七,也象文二爷说的,不能算门当户对,也不能算门不当户不对。

    “你……外甥,要不要安排安排?”说完几件不大不小的事,李桐低声问了句,文二爷摇头,“他要是肯听安排,哪会到这一步?算了,他的安危前程六成在我,余下那四成,他是个有主意的,我也管不了,好在。”

    文二爷顿了顿,“文家也就到他和我这一代了,他那几个孩子,都资质平平。唉,随他吧。”

    李桐嗯了一声,文二爷又叹了几口气,辞了李桐,晃到大厨房,一边看着大厨房里的忙忙碌碌,一边慢慢啜着酒,在他最爱看的世俗的热闹和繁忙中,一点点收拾起被记忆冲出来的那份怆然。

    …………

    周六站在殿外,伸头往里看,殿内,太子正和他爹周副枢密等人议事,周六往旁边挪了挪,等了一会儿,再伸头往里看,总算等到诸臣退出来,周六躲在内侍背后,看着他爹走远了,急忙一步窜进去,几步冲到刚刚放下笔,站起来正要松散松散的太子面前。

    “太子爷!”周六跪下磕头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