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锦桐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621

分卷阅读621

    打起来,两个太极高手能打一天,犯不着。

    宁皇后看着福安长公主,没接她这句话。

    “你是皇后,后宫之主,也不管管那个贺嫔?就由着她?”福安长公主挑剔了句。

    “长公主这么说话可就没意思了。”宁皇后半句不让,福安长公主一声长叹,“算了算了,不说这个,说正事吧,皇城司老贾年纪大了,从过了年又一直病着没好过,前儿递了请辞折子,我想来想去,能接下这皇城司的,也就是宁远这厮了,你觉得呢?”

    宁皇后端着杯子的手一抖,愕然看着长公主,出什么事了?她怎么突然生出这样的主意?

    “小七年纪太轻,又不够稳重,他哪担得起这么重的担子?”愕然困惑归愕然困惑,宁皇后的答话却丝毫不慢。

    “那你的意思呢?”福安长公主斜着宁皇后,宁皇后迎着她的目光,微笑道:“我倒觉得周副枢密最合适,皇城司么。”顿了顿,宁皇后又接着道:“长公主要是觉得周副枢密读书人出身,不擅武事,小七给他做个副手,倒十分合适。”

    福安长公主一声嗤笑,“周家从赵老夫人起,这两三代里,就数周泽轩最聪明最出色,可也就是个聪明一点点的蠢货而已,周家,就没一个能成器的,用不着多费心思。可周家,毕竟是皇上的外家。”

    宁皇后移开目光,眼皮微垂,没说话。

    她在表明态度,周家一来不足为惧,二来是她的外家,她是要护住周家的。

    “周泽轩那样的蠢货,落到宁七那厮手里,哼。”福安长公主横着宁皇后,“周家满门,就这一个聪明点儿的,手下留情吧。”

    “留不留情,在你,又不在我。”宁皇后堵了一句,长公主今天这心情可不怎么好,刚刚从皇上那儿过来,皇上那儿……贺嫔吗?

    “周泽轩在枢密院多年,也该动了动了,成都府路安抚使病缺,我准备让他去成都府路,做上两任。”福安长公主道。

    “他肯?”

    “由不得他肯不肯。”福安长公主话说的狠,神情却有几分烦恼,不就是怕他不肯么。

    “去成都府,顺当的话,路上也要走半年。”宁皇后可不认为周泽轩肯去成都府,也不认为长公主真能按着他,肯也得肯,不肯也得肯,毕竟,有太子,还有皇上呢。

    “行了,我走了!”福安长公主大约也想到了这些,站起来,扔下句话,转身就走,宁皇后看着烦躁的福安长公主出了门,陷入了沉思。

    ☆、第六百八零章 过关

    墨相接了福安长公主的差使,仔细想了想,也很赞同。

    周太后很有几分贤名,周家毕竟是皇上的外家,真闹到周氏一族树倒猢狲散,史书上写一笔,总归不好看。

    可这事,怎么才能办成呢?

    周副枢密是有点小聪明,可绝对称不上明白人,如今又一心认定太子稳如泰山,这会儿让他去蜀中,那简直跟让他去死没什么分别。

    墨相来来回回踱着步,觉得十分头痛。

    周副枢密肯定不愿意去,他这边说什么都没用,周家其它人……还不如周副枢密明白呢,不提,周副枢密这里,只能强压,如果强压,周副枢密必定求到太子那里……嗯,有了,这事,得让太子出面提起。

    墨相想到这里,站起来就往外走。

    太子最近脾气相当不好,墨相进来时,他正指着孙学士泼口大骂,“……你这猪狗不如的东西,你除了搂着妓女寻乐子,还能干什么?你怎么还有脸活着?孤看到你这张脸就恶心……”

    皇上不上朝之后,他也跟着一天比一天清闲,清闲本来是好事,可最近,他已经十分明白的感觉到,执掌天下的那份威权之感,离他越来越远,这让他一天比一天暴躁不安。

    墨相瞄了眼明显是被摔在孙学士面前的几份旨意,看样子,这是照折子上的朱批拟了旨,拿来给太子看时,触怒了太子。旨意都出来了,他才知道,怒,也是应有之义。

    墨相微微躬身,垂手站在旁边,等着太子发好脾气骂痛快了,呵退了孙学士,才上前见礼,“太子爷。”

    “你来干什么?”太子早就看到墨相了,不过他心情不好,懒得理会。

    “回太子爷,”墨相毕恭毕敬,“成都府路安抚使刘思贤三个月前中了风,不能视事,得再安排个人过去。”

    太子斜着墨相,“这事不先着吏部议一议,你跑来跟我说这个,什么意思?难道是要让安排孤替你料理?”

    “下臣不敢,”墨相赶紧跪下,这话不善,只能跪着。“太子爷也知道,刘思贤还兼着梓州路,蜀中盛产上好的花椒……”

    听到花椒两个字,太子立刻警醒了,花椒可是老大的金库。

    “刘思贤上一任期满,吏部原本打算调他到江南一带,后来,说是蜀中离不开他,皇上也允了,就继续留任,没想到突然中了风,刘思贤在蜀中就任将近十年,蜀中物产极丰,号称天府之国,不得不慎重。”

    墨相这些话,不算含糊了,太子果然听懂了,蜀中,是老大的地盘,刘思贤,是老大的人,如今刘思贤病重不能视事,这蜀中,他得趁机收回来!

    这么一想明白,太子看墨相,就觉得十分顺眼了,这才是臣子的本份么,不愧是首相,知道进退,是个明白人。

    “刘思贤三个月前就中了风,居然现在才报上来,是何居心?简直该杀!”太子先发作刘思贤,墨相急忙解释:“刘思贤中风隔日,是由其子代写折子,千里急递送出来了,只是蜀中离得远,往中原又来往不易,所谓蜀道难,折子在路上走的时候长了。”

    “嗯。”太子悻悻然,算了,反正中了风,大概也活不长了,“蜀中极其要紧,墨相的意思呢?”

    “蜀中极其要紧,得挑个信得过的妥当人过去。”墨相打了句太极,周泽轩这个人选,最好让太子自己想到。

    “孤记得你儿子领户部时,是暂领,他从未任职地方,实领六部不合适,蜀中,让他去吧。”太子先想到的是墨二爷这位代尚书,墨相是能信得过的,把墨二爷打发走,正好还能腾出个六部尚书的缺。

    “回太子爷,下臣父子三人俱位列一品,过于惊世骇闻,下臣和二子墨言已经商量定了,到秋天就让他辞官归乡。”墨相恭敬回道,太子眉梢一下子挑起来,一脸惊讶中,透着丝丝掩饰不住的喜悦,“孤也是这么觉得,既然这样……”

    “蜀中要紧之地,这个人,一定要让人放心,也要能理得清爽才行。”

    “墨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