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锦桐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638

分卷阅读638

    布,丑陋中透着狰狞,李桐下意识的缩了缩肩。

    宁远犹豫了下,伸手握住李桐的手,李桐心一松,脚下挪了挪,靠近宁远,低低道:“阴森森的。”

    “这里阴气重,那些都是刑房,这会儿还好,要是再有逼供的,鬼哭狼嚎,人间地狱!”这些本该语气十分沉重的介绍,这会儿从宁远嘴里出来,却是雀跃无比,李桐忍不住斜了他一眼。

    宁远握着李桐的手,沿着这片阴森蔽日的古树林,转了几个弯,宁远顿住步,指着前面,“死囚都在地牢里,我想着,要是把他提上来,让他有了准备不好,这地牢我来看过了,还算干净,能进人。”

    “嗯。”李桐应了一声,宁远稍稍用力握着李桐的手,牵着她,沿着边角生着青苔的粗石头台阶,往下,转个弯再往下,转了两三个弯,大雄在前面推开一扇铁门,铁门里没有灯,门推开,外面的灯光倾泻进去,靠在最外面一间铁笼子里的姜焕璋,下意识的抬手挡在眼前,看向门外。

    李桐适应了一会儿,才看清楚铁门内,逼仄的空间里,左右两边各有……叫铁笼子更合适些,只最外面一只笼子里有人。他没把姜焕璋提出去,只是把地牢清空了。

    “我自己过去吧。”李桐轻轻从宁远手里抽出手。

    “好,我到外面等你,你好……”宁远一句话没说完,就被李桐打断,“不用,你就在这里等我。”

    李桐下了最后一级台阶,走到已经抓着铁笼栏杆站起来,直直看着她的姜焕璋面前。

    姜焕璋松开抓着铁栏杆的手,下意识的理了理已经脏乱不堪的衣襟,李桐直视着他,好一会儿,才开口问道:“我阿娘是怎么死的?”

    姜焕璋移开目光,沉默不语。

    李桐直视着他,等了一会儿,李桐转过身,出了铁门,宁远急忙下一步台阶迎上去。

    “走吧。”李桐将手伸进宁远手里,宁远牵着她,沿台阶上去。

    姜焕璋呆呆看着两个背影被缓缓关起的铁门一点点挡住,地牢里再一次暗无天日。

    李桐一句话不说,宁远也一声不响,只牵着她,出了刑部大牢,走出那条长长的、阴暗的巷子,站在艳丽的太阳下,李桐轻轻吐了口气,拉了拉宁远,“你刚才说小横桥的馄炖,我也想吃。”

    “京城第一!”宁远立刻眉开眼笑,“我就知道你是个识货的,走!吃了馄炖咱们去开宝寺看晚钟夕照,钟声一响,心情开阔!看了夕照咱们去逛北州桥夜市,桥北边有个鬼市,有好东西!你眼光好,说不定咱们能淘到值钱的便宜货,那就发财了。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得好好逛逛。”

    “岂只桥北边,封丘门往东一点,一堆一堆的旧货里,也有好东西,从前外婆在那里买到过一幅书圣写的买东西的清单,还不小,两个巴掌大,三十七个字呢,只花了十个大钱。”李桐晃着手指。

    宁远羡慕的跺脚,“封丘门东边我去过,我还当都是一堆一堆破烂,原来是宝,真是!我这道行太浅,错过了多少发财的机会!咱们是坐车还是骑马?先坐车到封丘门,出了城咱们骑马,你不会骑马没事,咱俩骑一匹……”

    “我会骑马。”李桐打断宁远的话,宁远只当没听见,“骑马上山很危险,不过你放心,我的骑术天下第一……”

    “你脸皮之厚也是天下第一,这是长公主说的。”李桐笑。

    “说的对,这也是我的长处之一。”宁远抬了抬下巴,李桐失笑无语。

    两人上了车,从小横桥到开宝寺,再从封丘门一路逛回来,直到人定时分,才回到李宅,宁远跳下车,伸手扶着李桐下来,“我送你进去。”

    “不用,你赶紧回去吧。”李桐往后推了把宁远。

    “半夜三更,我还是把你送回去,不然……”宁远表示天太晚了不安全,李桐再将他往后推,“这是我家,我都到家了,你还担心什么?”

    “七爷还是赶紧回去歇着吧,我送姑娘回去就行。”万嬷嬷从角门里探出头,李桐提着裙子,跳上台阶,挤进角门,万嬷嬷再探头,“七爷赶紧回吧。”

    宁远叹了口气,回就回吧。

    ☆、第六百九八章 明算帐

    第二天早上,李桐正在擦牙,绿梅探头进来,声音微紧,“二爷让跟姑娘禀一声,说是,昨天夜里,姜焕璋撕了衣服绞成绳,吊死在牢里了。”

    李桐手下微顿,接着擦牙,狱卒们要受牵连了。

    “便宜他了。”水莲滴咕了句,“你来的正好,去东厢房最外面一间,赶紧把那几箱子素绸交到针线房,再多说一句,都是姑娘自己要用的东西,一点不能马糊了。”

    绿梅答应一声,掂着脚尖跳出去,点绸子交绸子去了。

    …………

    李桐和张太太一起吃了早饭,上了茶,张太太道:“你大哥今天有空,我让他过来了,说说田产铺子的事。”

    “嗯。”李桐应了一声,扫了眼旁边几上堆着的厚厚几本帐册子。

    一杯茶喝完,李信就到了,看了眼李桐,见她神情安然,心里那几丝担忧烟消云散,李桐站起来,亲自沏了杯茶递给他,张太太示意珍珠将几上那几本帐册子拿给李信,笑道:“我知道,你也不会计较这个,六姐儿也不会,不过,这银钱上的事,亲兄弟明算帐才最好,所以,这银钱上的事,还是说一说的好。”

    “是。”李信听张太太这么说,恭敬欠身应是。

    “咱们家的产业,都在那里。”张太太指着李信手边那几本厚册子。

    珍珠悄悄退出门外,坐在门口守着,虽说太太没说,她还是觉得这些事不听最好。

    “铺子田产什么的,太琐碎,我就不多说了,我想着,铺子给你meimei多陪嫁几间,打点生意一来cao心费力,二来,做生意不容易,你是官身,六姐儿相府出身,这上头只怕也不擅长,你meimei自小跟着我,还有你外婆学生意,虽说学的也不怎么样,不过总比一般人强些。”

    张太太缓缓道来,李信欠身点头,以示赞成。

    “田产什么的,我跟你meimei说了,就不陪嫁了,七哥儿以后是长住京城,还是回北边,还不知道,就算长留京城,让他们自己再去置办。”

    “还是有点好。”李信建议了句。

    李桐摇头笑,“不用,宁家在京城一带,有几个大庄子,还没人打理呢,我不喜欢打理庄子。”

    “城外的紫藤山庄,你meimei最喜欢,就给她陪嫁过去,咱们东隔壁已经收回来了……”

    “东隔壁?”李信一怔,张太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