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锦桐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640

分卷阅读640

    杨妃的话,相比于刚才,福安长公主好象心平气和了很多。

    杨妃莫名其妙,站起来告辞,走了两步,顿步转身,一脸犹豫,福安长公主看着她,“三哥儿没事。”

    “那就好。”杨妃长舒了一口气,脱口而出后又有几分不安,“我不是说……我是说,他是该好好读读书,修心养性,好好拘拘性子。”

    “嗯。”福安长公主似是而非的嗯了一声,看着杨妃出了门,目光穿过窗户,一直看着杨妃出了院门,才长长叹了口气,“就这么个蠢货……”

    后面的话福安长公主没往下说,李桐看着她,“那得看在什么位置,你从前不也总说周贵妃蠢,那又怎么样?你一样要避她避到城外去。”

    “我去城外不是为了避她!”福安长公主立刻回了句,一句话说完,沉默半晌,轻轻叹了口气,“以前季老丞相总说,聪明人顾忌多,思来想去裹足不前,倒是心眼少的,无知无畏,反倒能成事,我那时候小,总觉得这话说的不对,现在……”

    “乱拳打死老师父,我外婆以前常说这句话。”李桐接道。

    “是。”福安长公主有些感慨,“有些恶,只是德不与位配,不光德不与位配,心眼也配不上。算了,不说这个了,你的嫁妆备齐了?”

    “差不多吧,我和他都不想太张扬,嫁妆平平常常就行了,也没什么好准备的。”李桐答道。

    “不用想的太周到。”福安长公主斜着李桐,“就恣意了又能怎么样?”

    “我不想张扬,就不张扬,不就是恣意了?”李桐笑道。

    “也是。”福安长公主失笑,“那你成亲那天,我去,还是不去?我可是媒人!”

    “你去李家,还是去宁家?”李桐反问了一句。

    “算了,不去了。”福安长公主叹了口气,“我懒得看宁七那张脸。”

    李桐一边笑一边摇头叹气。

    …………

    皇上上早朝的时候越来越少,虽说从禁中到朝里,众口如一都说皇上康健一切都好,可皇上的真正情形,该知道的,都十分清楚。

    皇上觉得自己越来越龙精虎壮,白天瞌睡越来越多,精力越来越差,他只觉得是从前累透了,如今正一点点歇过来。

    整个太医院,没人敢、也没人愿意出头戳破皇上这份自信,话又说回来,就是戳,也不一定戳得破,某些方面,皇上一向极其自负,比如,从前对周贵妃,现在对贺嫔。

    太医院在皇上面前似是而非的附和,出到福安长公主和诸臣面前,却不敢不实情实说,要不然,等山陵突然崩的时候,太医院怎么说的清楚?

    整个朝廷头上悬着皇上越来越差却不自知这件事,大家都希望京城、甚至整个天下平平静静,以至于几场本来应该十分热闹的迎娶,也都低调的出奇。

    到李桐嫁进定北侯府这天,铺嫁妆这天,也就一百多抬,跟京城富裕人家差不多,从李家以定北侯府,安安静静就抬进去了。

    ☆、第七百章 进门

    李桐和李家从实惠出发,都不希望太张扬,宁远倒是想大张旗鼓的最好让满天下都知道他娶媳妇儿了,可李桐不乐意,他自然也就打心眼里表示,他这人一向低调不爱张扬。

    可如今的时局已经和从前大不相同。

    福安长公主的宝箓宫已经成了从前的紫极殿,已经是朝廷上上下下谁都知道谁都不说的事实,李桐这个长公主唯一的知交,想低调……怎么可能么,从婚礼前一两个月起,能攀上不能攀上的,转上几百道弯,也得想办法送上精心准备的添妆礼,虽说李家富裕,可添妆这事,添的是个心意。

    至于宁远,想搭上他的人就更多了。

    姜家灰飞烟灭,晋王出城读书,太子虽说还是太子,可朝廷里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或者说,能在朝廷站住的,几乎都是聪明人。

    皇城司不过几个月功夫,已经被宁远握在手心里,如臂使指,五爷露面的时候越来越少,据说在宝箓宫的时候越来越多,翰林院的课少了,换了墨相、吕相和楚相等人授课,这一点一滴,经不得细想。

    到宁远成亲那天,以占地宽广闻名的定北侯府,竟然头一回有了拥挤的感觉。

    几个月前季探花那场亲事,迎亲队伍聚集了几乎整个京城的才子,到宁远这里,迎亲队伍里,则几乎聚集齐了御前侍卫里的英武美男,一对对直排了几十对出去,好看的让人不忍心难为。

    玉墨混在看热闹的人群中,挤着脚尖,拼命往前挤。她告了半天假,就为了要看一眼李家大娘子出嫁的盛况。

    自从姜家灰飞烟灭之后,她就敢往外走动走动了。

    她知道她算是个糊涂人,可就算她那样糊涂,也知道救了她一命,又让她现在活的有了人样子的,是秋媚和小悠,更是李家大娘子,李家大娘子的这份大恩,她这辈子是报不了了,她很想看一眼李家大娘子出嫁的盛况,想着她过的这样好,往后还要更好,她心里的这份感激,就仿佛有了落脚处。

    玉墨看着骑在马上,比一群漂亮的不象话的傧相要漂亮出很多的宁七爷,再看看宁七爷身后,那顶满京城也找不出第二顶的华丽花檐子,两只手紧紧扣在一起,握在胸前,只激动的眼泪不停的淌。

    宁七爷和李家大娘子这场亲事,几乎整个京城的人,都围在迎亲队伍经过的街道两边看热闹,闲逛了几十年的顾家大爷,当然落不下这场热闹,不但不能落下,还要比别人多看几眼,隔着人群,垂涎三尺的瞄着花檐子四角垂下来的珍珠流苏,恨不能上前揪一把下来的顾家大爷,眼风瞟过对面,瞄见了激动的热泪盈眶的玉墨。

    顾大爷顿时瞪大了眼,是玉墨!比从前还漂亮,她又搭上谁了?这是他的丫头!

    顾大爷心里一阵激动,这丫头比从前还漂亮,少说也能卖上一两百银子……不能卖,典出去!典出去才是长久买卖。顾大爷想着鸡生蛋、蛋生鸡,**蛋蛋就发了大财的美事,力气陡然而生,连推带挤,在众人的呵骂踢打中,奋不顾身的往对面挤。

    为了宁七爷大喜的日子热闹平安顺当,京府衙门就不说了,全体出动,宁七爷那是自己人。和御前侍卫们,以及皇城司诸人,拦在两边,迎亲队伍没过完之前,谁也别想往前挤进去半步。

    顾大爷哪敢跟衙门,以及侍卫们较劲,他还算有心眼,迎着迎亲队伍往后走,可就是这样,等他挤到街道对面,早就找不到玉墨了。

    顾大爷气的踩脚,这一注大财!

    今天找不到,还有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