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耽美小说 - [水浒传同人]难上梁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2

分卷阅读122

    宋江肚内转着肠子,思谋片刻,附耳道:“兄弟,你也莫慌,我现有个知己弟兄叫做浪里白条张顺,你要走也容易,只让他把你带上船,顺流而下转天便是一千里,他哪里找去?中间寻个河岸你便可以归家,或是在江湖朋友那里安身,从此躲起来也就罢了。想那蔡得章虽然势大,也不能搜遍全天下,你又不曾犯罪,他还能发海捕公文不成?况且他还忙着升官发财,便是寻你,也不至于寻上个十年八载,只怕找寻三月两月也就完了,到风声静息之时你再出来,那时再重新好好过日子。”

    宋清凄惨地摇头道:“哥哥,这些他都想到了,他早就将我拷问明白,不但我家乡住址、家中人口他无所不知,连兄长杀了人他都知道,若是我跑了,他便安个罪名直接抄我们老家,况且如今哥哥又在这里,我若逃了,他只拿哥哥做法,相公对哥哥却没有半点怜惜之意,只怕更加难捱。”

    宋江纵然足智多谋,此时也走投无路,仰天长叹道:“真是天要亡我宋公明!为因我不敬天地,不孝父母,犯下罪责,连累了你,都是我害了兄弟也!”

    弟兄二人抱头痛哭,旁边座位上坐着的几个小厮看了直乐,过了一阵见他们还哭不完,那来寿儿便笑着站起来走到宋清身边,道:“清官人,罢了吧,兄弟两个见了面哭成这样,又何苦来?相公还在家等你来!你放着好日子不过,整日啼哭什么哩?快跟我们家去吧!你哥子反正就在这里,什么时候得闲儿便请相公将他召了来,你们两兄弟在府里相聚,也认一门亲戚。”

    宋清被他们催逼着让走,对着这四个监押的人却也没有办法,只得和兄长依依惜别,千叮咛万嘱咐千万莫要急躁,自己便和来喜儿等人回去了。

    宋江望着弟弟的背影,心中暗自悲痛。

    这时戴宗和李逵也回转来,戴宗便问:“公明哥哥,兄弟怎的来到江州?如今在哪里高就?”

    宋江含糊地说道:“他在蔡知府衙门里当差,煞是辛苦。”

    戴宗便没有再问,心中暗道:“果然是他!早听说如今知府相公宠着一个叫宋清的,令他专管筵宴,成日与饭桶为伍,俺待在牢城营一向不曾得见,没想到竟是宋江兄长的弟弟,如此可怎的好?”

    李逵却呵呵笑道:“宋大哥,你那弟弟如今可是混得好,簇新的绸子衣衫,出来还有四个小厮跟着,倒不像是办差的,竟像是个衙内一般!赶明儿你托他和知府相公说两句,早早免了刑期回家去倒好!”

    戴宗见宋江脸上微微变色,忙喝道:“黑厮休要胡说!”

    李逵瞪着眼睛道:“俺说的是正经经济话儿,哥哥怎的又骂我?”

    眼看又要乱作一团,宋江赶忙从中解劝,三个人同回牢城营去了。

    外篇 铁扇子骨醉江州府(下)

    宋江得知了兄弟宋清的处境,连日郁闷,却又无法可想,宋清几次托人送食物衣服给他,只是不曾送钱,一想到这些东西的出处,宋江便更憋屈了。好在宋清也知道分寸,没有让自己到蔡九知府的宅子里相见,否则自己这算是什么?大舅哥登妹夫的门么?

    有一天宋江实在憋闷,便出营闲走,先去找戴宗,戴宗不在,又去找李逵,也是个没头神,又复问张顺,等闲也不来江边,宋江肚内暗想,自己相交遍天下,名声热闹,走到哪里都有人捧场,周围常常围了一群人说话,虽不是花团锦簇,却也是虎聚狼屯,不想今日有心要找人,却落得恁地冷清。

    他一个人百无聊赖,便上了浔阳楼,要了一壶好酒,许多菜蔬时新果品按酒,只不肯吃鱼,然后便倚着栏杆一边喝酒吃菜,一边看外面的风景。只见那浔阳江十分宽阔,浩浩荡荡,一江清澄,江心反着天光,一片青白色。江水中荡着几条小舟,那些渔人都在船上面撒网捕鱼,时常便听得鸣榔之声。

    宋江本是胸怀郁闷,对着此种情景也不由得暂时放开心绪,极目远望,想到此时只是白天,景物虽美却终究少了一层韵味,若是夜间来此处饮酒看景,那时月白江清,四面岑寂,目光投入远方漆黑的天边,便像是融入了幽玄一般,那该是何等令人心绝的景致!只可惜自己毕竟是个囚犯,虽有戴宗李逵照顾,晚归终究不妥,凡事都应适可而止,自己尊重。

    想到这里宋江一腔心事又涌了上来,自己自负才干,把个郓城吏道玩儿得团团转,自觉比萧何霍光也不差些个,可叹削尖了脑袋也寻不到出头的门路,只能转而往江湖上振作,这些年来好汉倒是结识了不少,却只博得了“及时雨”的虚名,可这名声朝廷却是不认的,也救不得自己与兄弟。

    自己倒也罢了,早晚有个限期,可是兄弟却又如何?听他口气,蔡九知府是断不肯放人的,每天晚上想到此时那蔡得章正在将自己的兄弟怎样熬煎,宋江心中就如刀绞一般。转回来又想到自己的蹉跎,忽忽焉老之将至,他不由得心中大恨,一时间回肠百转,向酒保索要笔墨,本想写于纸上,回头却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让人颇有今昔之慨。

    宋江虽是精明一世,此时也是晦气星临头,倒运的时候到了,被前人的诗词唤醒心中的一点幻想,一个念头便嗖地窜了出来,想到古时英雄豪杰微末坎坷时常常在寺庙酒楼中题咏,将来功成名就时再来看,却又别是一番滋味,留在青史上也是一番佳话,我便也题在墙上好了!

    于是他被酒劲催动,磨得墨浓,提起笔来蘸饱了墨汁,去那白粉壁上便写了两首倒霉的诗词,这两首诗写下去,有分教:装疯佯狂,得多少及时雨浇天下;屈身忍辱,只一把铁扇子锁朱楼。

    宋江写了一回诗词,掷笔在桌上,长吁一口气,把胸中郁闷的浊气都吐尽了,一时间只觉得仿佛写出来的字句都已经实现了一般,便在那里扬眉吐气,手舞足蹈,自狂荡起来,真个如指点江山的一样。

    他得意地如同狂士般又自歌了一回,再饮数杯酒,这酒劲儿便反上来,冲得他脑子昏沉如浆糊一般,唤酒保计算了银钱,还了酒钱又打赏了,拂袖扬长下楼来,踉踉跄跄,取路回营里来。开了房门,便倒在床上,齁齁一觉人事不知直睡到五更,转过天来便把昨天那事都丢到脑后,可叹他平生缜密周详,如今唯一一回百密一疏,便捅出了好大的窟窿,江州对岸的无为军有个闲住通判,姓黄,双名文炳,也是个多年读书办事之人,若论心计谋略和宋江也差不多儿,只是在宦海中一时没cao持好,搁浅在滩头上。他一向和蔡得章最好,这一天又带着两个仆从,买了些时新礼物,自家一只快船,渡过江来,迳去府里探问蔡九知府。

    到了府门前疑问,原来那日正好府里公宴,黄文炳不够资格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