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我在古代考科举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9

分卷阅读9

    到院子,方启明先拿出教方长庚认字,为了加快学习的进度,方长庚决定不掩饰自己在这上面的天赋,只让方启明从头到尾念了三遍就表示会了,虽然看到方启明还是掩不住震惊的眼神,但方长庚知道他不会怀疑这个身体里住的是一个成年人。

    把书交给方长庚自己看后,方启明就开始练字,方长庚自己默默背了几遍书,然后就坐在一边看他写。

    古人练字的方法其实和现代一样,都是照着前人的书法作品临帖,方启明用的就是颜真卿的,方中见圆,端庄遒劲,与本朝翰林院平时办公所用的台阁体十分接近。本朝开科取士用楷书答卷,如果没有一手好字,即便四书五经学得再好,也逃不过名落孙山的命运。

    这也是方长庚如此看重练字的重要原因。

    而且本朝文盲率非常高,在永镇这样的地方,找出几个识字之人十分不易,物以稀为贵,许多轻松且报酬高的职业都在读书人这个群体中产生。只要能考个童生,做大夫、账房或是私塾先生都是很好的出路,所以在古代,知识真的是改变方长庚这样的农家子命运的唯一途径。

    不过方长庚也发现,现在这个朝代他虽未曾听说过,但从所见过的书册以及文人大儒的名字可以推断,应当至少也在宋代以后,只是不知为何会忽然出现历史的转折,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平行空间?

    连穿越这种事都发生在了自己身上,方长庚现在坚信一切皆有可能,他只要保持对未知世界的敬畏就好。

    因为方长庚学习的劲头以及带给他的冲击,方启明前所未有地认真,方万明推门进来时,见到的就是两个孩子恭头凑在一起刻苦的画面。

    方长庚的注意力都放在背书以及看方启明练字上,注意到方万明站在他们身后时吓了一跳。

    两人连忙打了招呼,就听方万明问:“长庚在看?”

    方启明比方长庚还要兴奋:“二爷爷,长庚已经识完上的字了,还能背出来呢!”

    方长庚就知道方启明藏不住话,只好说:“我只能背前半部分,后面的还不熟呢。”

    方万明却有些不信,要知本朝学子学习都是极为刻苦认真的,他始终相信只有按部就班,踏踏实实地学才能有所成,如果一个小童随便自己看书就能识这么多字,岂不是开玩笑?

    他捋捋胡子笑着问道:“那二爷爷来考校考校你。”

    他随便指了指书中的一个字:“这个,长庚认不认识啊?”

    方长庚自觉把自己放在一个小学生的位置,恭恭敬敬地答出来,不过答了十几个以后,方万明就已经从儿戏一般变成了凝眉肃穆。

    “长庚再背给二爷爷听听。”

    方长庚能考到博士,早就有一套最为适合自己学习的办法,不论多么困或是不情愿,睡前必须要在脑海里重复一遍白天背的内容,这样记得最深。

    而且听完方启明对学堂里周其琛的评价以后,他不自觉把周其琛的学习进度作为参考,以确保自己能考上秀才,所以用了前所未有的毅力与恒心背书,连自己也没想到竟然真的全部背下来了。

    抑扬顿挫的童音停止后,方万明脸上的表情已经变了又变。

    他一直为方思成一直考不上秀才的事糟心,他的两个孙子虽然学得不错,但也只是中规中矩,全靠他平时的督促紧逼才能超越同龄人的水平,他没想到方长庚这样没有任何条件的小童竟有这样的天赋,心里顿时有些澎湃。

    他压制住激动,诱导似的问方长庚:“长庚花了几天功夫背出来的啊?”

    方长庚一脸童叟无欺:“十天。”

    !方启明张大嘴看向方长庚,这书是他昨天才带给他弟的,怎么就背了十天了?!

    方长庚朝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别说话,才让方启明的嘴渐渐合拢。

    方万明平静了一点,十天背出一本三字经,要说多么聪明倒也不至于,只是像方长庚这样家里还要干活,又没人教导他的情况下已经很不错了。

    “不错不错。”他赞许地点点头,“长庚如果想认字,尽管问爷爷借书看,让你哥哥回去教你。”

    方长庚点点头,指了指方启明临的字帖:“二爷爷,这是谁写的字啊,写得真好看。”

    方万明一愣,忽然意识到一件事:“这是大儒颜真卿的字,二爷爷怎么忘了,学不急着上,这字可要赶紧练起来。沅君和沐君三岁就开始练字,五岁也不算早了,不花个十年八年的功夫到不了那个火候。”

    方启明察言观色的功夫还是有的,闻言立刻从椅子上跳下来,让给方万明。

    方万明坐下后把方长庚抱到腿上,让方长庚抓着笔,把五个手指的位置都放妥当了,然后包住方长庚的小手开始在纸上运劲:“写字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发力,腕力是基础,否则写出来的软趴趴的,没有笔锋和劲道……”

    方万明手把手教他如何执笔运笔,方长庚反应快,能及时地把他教导的东西运用到练习中,方万明教的舒心,竟不知不觉过去快两个时辰,方启明在一旁看的津津有味,也不觉得自己的时间被占用,让方长庚的心松了松。

    方万明走后,方启明问方长庚:“弟,你怎么骗二爷爷呢?”

    方长庚知道方万明指的是背书那件事,便说:“我要是如实说,二爷爷一定会催我赶紧念书,家里没有那么多银子,我想再等等。”

    古人都惜才,族里如果能出一个举人或进士是光耀整个家族的事,方万明又是族里资助读的书,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多半会免费供他读书培养他。他不过一个五岁孩童,根本拒绝不了。但学堂一年到头都没有放假,更是从早学到晚,学习的方法全部要听先生的,他还不想早早就受到这种束缚,也不想寄人篱下看别人眼色。

    第二天方万明就赠了他一支毛笔,是黄鼠狼毛制成的狼毫,用水把上面的胶水浸开就可以用。方长庚一人在房间里畅畅快快地练字,因为平时他干多了喂鸡的活,手腕腕力远超这个年纪的孩童,练得有模有样的。

    第三天脚上的伤都好了,方万明还让他去学堂旁听,让方长庚兴奋了一把。

    他搬了个板凳坐在方启明旁边,果然见到三个一脸懵懂还豁牙的小童,也捧着书摇头晃脑地和几个十几岁的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