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我在古代考科举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66

分卷阅读166

    来,若是不出意外明年还能再升一级,虽说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可这个升迁速度未免也太快,未必是福啊。”

    方长庚迟疑了一下:“其实多亏高阁老的提携,要不是他在皇上提起我,恐怕这个差事还轮不到我。”

    徐修和高渊当年有过恩怨,对他尤其不屑,在方长庚面前也毫不掩饰。不过他从来不干涉方长庚的决定,更不会干涉他在朝中和谁交好。

    “那是我多虑了,高渊既然肯提携你,自然也会保护你,你就放心去吧。”

    方长庚摸摸鼻子,傻子都能听出徐修话里的不满,不过他也不用理会就是了。

    第二天是休沐日,方长庚和阿玖已经达成“和解”,父子俩并排坐在凉亭里,一个拿着一本书,一个拿着画册,各自津津有味地看。

    袁丰走进来时看到的就是这样的场面。

    “表哥,小阿玖。”袁丰一身短打装扮,好像刚刚经历了长途跋涉,一脸疲惫。

    事实也的确如此,他不久前回了永州,因为他娘病重,方启明立即写信过来让袁丰回去,还以为这一趟恐怕要去个小半年,他也早就允了,没想到才三个月不到就回来了。

    “姑母身体怎么样?”方长庚放下手里的书,走到袁丰面前,接过他手里的包袱——看来袁丰是一回府就来找他了,怎么他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阿玖也察觉到大人之间严肃的气氛,在一旁安静地看着。

    袁丰眼神黯淡,很快又振作起来,扬起笑容:“我娘身体早就不好了,上回回永州的时候她就跟我交代了许多事,能撑到今年已经是老天开眼,没什么好遗憾的。”

    方长庚听明白了,心下不忍,低声道:“后事都办好了?”

    袁丰故作轻松:“办了办了,我娘她生前没享过什么福,走得时候总算风光了一把,等她到了地下也不会过得太难。我本来想留在山上守孝,可我娘还剩一口气的时候说了不准,要我好好跟在表格身边做事,我就回来了。”

    方长庚不知道该劝他什么,何况丧亲之痛又岂是三言两语能安抚地好的?

    “她还留下什么遗言?”他问道,虽然和这个姑母只见过几面,并没有特别深的感情,但有袁丰在,只要是他能帮的,一定帮她实现。

    袁丰不好意思地笑笑:“还不是催我早点娶媳妇儿,我说等我有了家业就娶,快了,她说好,然后就去了。”

    方长庚静默了一会儿,手掌用力拍了一下袁丰手臂:“你娘说得没错,是时候考虑你的亲事了。过阵子我可能要去地方主持乡试,等我回来就找媒人帮你相看,孝期一过就办喜事。”

    袁丰觉得自己的话好像被误解了,连忙解释:“表哥,我这么说是想让我娘走得安心点儿,没别的意思……”

    方长庚气笑了:“什么这个意思那个意思,哪来那么多话?你跟在我身边这么多年,是个什么样的人我还不清楚?行了行了,你赶紧回你屋里睡一觉,起来好好捯饬捯饬,就你这副样子哪家姑娘能看上你?”

    袁丰嘿嘿一笑,走之前把一封信交给方长庚:“这是大表哥让我带过来的。”

    方长庚接过,等袁丰背影都看不见了才打开信。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一更!我豁出去了,大不了今晚不睡了,不然就要失业。前面真的好多写了一半突然没了的,我明天改,么么!

    第129章 考差

    打开一看, 除了问候以及告诉他老李氏他们的情况, 就是让他多留意京城的适龄男子,因为方芃至今还没嫁出去!

    本朝女子出嫁后即从夫, 婆家人只服缌麻,三个月内不得嫁娶,男子不必服丧, 所以方启明在信中提这事不算不顾礼法。

    方长庚也觉得这事十分难办,因为他所接触的优秀青年几乎都有家室,倒是也有未婚的适龄男子,家世也好, 然而多数生性纨绔, 未娶妻却有一屋子莺莺燕燕, 根本不在他考虑范围之内。

    可方芃都十八了,过完年就是十九,过了二十就是名副其实的老姑娘, 老李氏和小李氏急得不得了,无奈方芃不点头,就连小李氏也没办法强迫她, 只好一天天耗着。

    方长庚一直潜意识觉得方芃还小,不用着急,今儿个被这封信给弄清醒了。

    这不是现代,只有他一个认为女子不出嫁也没什么问题,对于其他所有人而言,姑娘家过了年龄就再难嫁出去, 嫁得好,这才是现实。

    如果是真心为方芃好,他就不应该把这事儿耽搁这么久。

    只是再后悔也来不及了,方长庚索性想了个主意,把方芃接到京城来,不就可以让她自己选了吗?再说有徐清猗在,可以带她出去各个场合露面,机会多得是。

    打定主意,他转身抱起阿玖就去找徐清猗,把这事和她商量了一下。

    徐清猗哪有不支持的道理,道:“不如今年咱们回去过年的时候把方芃带到京城来,不然可要多跑一趟了。”

    方长庚觉得是这个道理,但时光不等人,还有小半年时间也得利用起来,最好是在方芃十九岁之前就能找到心仪的对象。

    “我还是赶紧写一封信回去让她即日出发,越快越好。”

    徐清猗嘟囔:“以前看你好像一点儿也不着急似的,我催你你还不当回事儿,这会儿倒比谁都紧张起来了……”

    方长庚苦笑:“那不是我那时候脑子不清楚,光想着怎么称小宝的心意就怎么来,现在想想倒像是害了她了。”

    徐清猗用手帕擦了擦阿玖的手,边安慰他道:“那也不至于,最近京里小姐们出嫁的年纪越来越大,那位礼部尚书的小姐不也是十九才和那位沈大人结亲的?”

    方长庚心说:我可还没到能逼着人家娶方芃的地位……

    总之能把人接过来就是好的,方长庚二话不说就跑到书房写了封回信,让方芃带几个可靠的人跟着商队出发,有船快的话二十天就能到了。

    第二天,乡试主考官候选人由各个官署报了上去,方长庚自然在其内。三天后吏部主持了考差,题目赫然就是方长庚那天在养心殿看到的内容,方长庚心里的滋味难以言喻,怀着对皇帝的钦佩将题目顺利地做完了。

    过了两天,一名太监到方家府上宣圣旨:“……内阁奉上喻:钦命翰林院侍讲学士、钦点江西乡试主考官方长庚于江西考察当地吏治民情,便宜行事……钦此。”

    方长庚跪着接过圣旨,谢过皇恩,起来后让袁丰到内室取了一张一百两的银票,塞给宣旨的太监。

    “公公这一路辛苦了,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还请笑纳。”方长庚十分客气,这帮太监借着职务富得流油,给的少了可看不上,这一百两在他们眼里或许还真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