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为奴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06

分卷阅读106

    !

    就在解救了赵国危困的捷报传至临淄时,众人皆叹服孙武之后——孙膑的奇思妙计,莘奴却没有丝毫的兴味。让她兴奋的是另一则消息——魏国的贵女姬姜的婚嫁队伍,在快要越过秦的边境时,遭遇了水匪,其中陪嫁的一个庶女不幸落入水中,被湍急的水流冲得不知去向……

    索性贵女姬姜无碍,在搜寻未果的情况下,只能放弃那位命苦的庶女,继续一路前进。

    当白圭向恩师禀明他收集到的前线战报时,随便也将这一段新鲜的时闻讲给了恩师一听。

    不过鬼谷子似乎并没有什么意外之感,只是随口吩咐道:‘你在齐地边境的商队甚多,顺便照应一下那个诈死的,毕竟她也算是你的师妹。”

    白圭听闻赶紧说:“喏!”

    可是心内却是感慨着恩师的不公。若是这事换成旁人所为,依着恩师cao纵欲强,不容许意外错误发生的性情,恐怕是要对胆敢破坏他布局落棋之人严惩不贷。

    现在正陷入水深火热中的庞涓师弟,便是新鲜的例子。

    可是到了敢捋老虎须毛的刁钻小奴这里,弄着这般大的响动居然也是云淡风轻,一副这不过是小事罢了的宽容慈爱。

    这等大仁之心的恩师,简直是让人莫名感激涕零。若是白圭能有此际遇,一定感动得怆然泪下,泉涌难抑。

    其实王诩也心知这般差别对待不足以立威。不过白圭乃是他的心腹弟子,一时倒是不用隐瞒,只是又淡淡地说了句:“念在她近日憔悴多病的份儿上,此番暂且记下,以后再作惩罚……”

    白圭也是自制惊人,竟然忍下了白眼的冲动,不点破恩师的偏心眼,便是施礼退下。

    王诩这才起身出了书房,等走到莘奴的房门口时,便看见爱财的小奴正在专注地摆弄着算筹计数。

    按理说,她熟谙心算,平日的账目只需捻指便算得透彻。可是最近几笔生意获利惊人,莘奴生怕算得错了,连忙找出夫子章祖送给她的算筹出来,将长短不一的算筹棍子铺摆了一桌几,这才觉得算得稳妥一些。

    虽然不能将几许金子铺摆得满屋子,可是一想到这些张短不一的棍子代表着一笔惊人的财富,莘奴的心内便不由得欢喜雀跃。

    可惜还未来得及在金堆里打个滚,一抬头便看见收帐的正立在眼前。

    她斜眼瞪了他一眼,复又低头摆弄着自己的算筹。

    自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后,王诩便发现这小奴似乎又变得不驯了些,这也是跟他这些日子的骄纵不无关系。

    在小事上,王诩自问还算能宽容相待,可是若是猫儿野惯了,一时都不认家主宅门了,那便是他万万不能容忍的事情。

    王诩立在她的身旁,从衣袖里拿出一个木盒,啪地扔甩在了桌案上,将算筹也砸得七零八落。

    莘奴看着那盒子,身子一僵。原因无他,只因为这盒子正是她当初给廉伊的让他去典当的,里面盛装的是当初王诩送给她的价值不菲的一整套玉首饰。

    她慢慢地抬起头,倔强地回望着他,心内却在忐忑着姬莹的安危。只要眼前这个男人心思稍有流转,同窗姬莹便是要万劫不复啊!

    王诩也不说话,冷着眼瞪着她。莘奴猛吸了口气,开口问道:“是廉伊告诉你的?”

    这小奴的确是一病之后,长了不少的胆子,被抓了现形后,还是这般的嚣张……

    王诩慢慢地坐下,拎着她的手腕,将她拎提入自己的怀里道:“你亲自提拔的人才,何等的忠心?怎么会背叛你这恩人?这是我命人买下的……”

    莘奴望着桌几上的木盒,心知这便是王诩在给自己下马之威,自己的一举一动,皆是逃不过他的视线。

    姬莹尚可诈死逃脱她不喜的宿命姻缘。可是到了自己这儿,也许唯有真正一死,才能摆脱这个将她拥进怀里的男人吧……

    原以为王诩知道了自己替姬莹做的勾当后,他会勃然大怒,冷面惩罚,可是用玉首饰敲打了她一番后,王诩连姬莹的话茬都没有提,只是跟她说起了其他的闲事。

    这些日子王诩的确是清闲得很。现在的布局排线都已经完毕,鬼谷子要做的便是悠闲自在地安然看着所有的事情按着他预先的排布一点点地进行。所以接下来消磨打发时间的,似乎也只有游山玩水一项……

    哦,还有就是变着法儿的花销她辛苦赚来的金!

    第75章

    不过较之以往,莘奴更没有资格腹诽了。以前她心内还可怨恨他侵占了她父亲的家产,无耻以及地盘剥着莘姓的脂膏。

    可是他做的一切变得那么的堂而皇之,有理有据。甚至变成了她对他的亏欠。毕竟是她这个魏王的私女堂而皇之占据了他的父亲,理所当然地受用着莘家之女的一切。而害得他与他的母亲流落在外,困顿不堪。

    但是,她只觉得心内的委屈却更是难言。

    这一切的一切,竟都不是由她来决定的。她只能被动地承受这自她生下就已经尽定了的罪,却不知要到何时是偿还尽了的日子。

    相比于莘奴的满腹心思,王诩的心情也是放松而悠闲的。虽然来到临淄许久,却还没有好好地在城中闲逛过。

    相较于齐桓公的鼎盛时期,临淄城内的人口虽然略有减少,可是繁华却丝毫未减少。每当太阳升起时,城池里便挤满了人。

    往往是早起时穿着新衣,到了下午便被挤得破掉了。

    自管仲以来,齐都效仿他经商者数量颇多。

    而莘奴从看到的齐史里,也感受到了管仲作为弃商从政者的狡诈一面。

    最有名的事例便是当年管仲高价收购鲁梁两地盛产的织品绨料,并劝齐桓公与众臣皆穿绨料衣服。这般上行下效,齐国的老百姓全都流行穿绨料衣服。

    一时间齐国绨的价格大涨,管仲又许以高价。对齐鲁商贩许下重利,贩来绨一千匹,给三百斤金;贩来万匹三千金。一时间吸引得鲁、梁二国的老百姓都把绨运到齐国卖高价,而获取利润。

    鲁、梁两个国家的国君一时竟然被重金蒙蔽得短视,就要求他们的百姓全都织绨放弃产粟。

    就在这时,这位经商出身的管仲又劝齐桓公改穿帛料衣服,也不让百姓再穿绨,并且闭关,不再与鲁、梁通使经商,十个月后,鲁梁两地饥民无数,即使两国国君急令百姓重新种粮,却无济于事。

    于是,鲁、梁谷价腾飞,鲁、梁的百姓从齐国买粮每石要花上千钱,而齐国的粮价每石才十钱。三年后,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