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系统给我假剧本[快穿]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0

分卷阅读120

    ,就是最近忙,赶,有些地方不对,看来裸更还是不适合我,得多存稿才行,回头有空修一次。

    感谢大家:

    云再再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04-02 19:25:10

    读者“大花猫”,灌溉营养液

    读者“悟芽”,灌溉营养液

    读者“floria”,灌溉营养液

    读者“云再再”,灌溉营养液

    第70章 说好的种田呢?5.15

    京城,皇宫, 御书房。

    龙涎香萦绕满室, 御案后, 明帝正翻阅着永定侯夏侯枫发来的一份军报。

    四年前,老永定侯病逝,夏侯枫袭了爵位,待他三年守孝一过,便被明帝派去了潼天府任总兵。半月前,他带领潼天军深入草原, 与丹国骑兵打了场遭遇战, 潼天军大胜而归,夏侯枫令人快马加鞭地送上了捷报。

    明帝心情甚好,忽然,总管太监上前通报:“皇上, 吏部尚书刘北平求见。”

    “他来做什么?”明帝放下折子,心道刘北平向来踏实, 非要事不进宫,莫非有什么突发的军机大事?明帝心情沉了沉, 低声道:“宣吧。”

    片刻后,刘北平走进御书房,恭敬地行了礼, 道:“皇上,今日有人献上了一份价值连城的绝世珍宝,微臣不敢藏私, 特来敬献给陛下。”

    “哦?”明帝原有些紧绷的神情一松,转而笑道:“不会又是哪里的祥瑞吧?”

    前年,蕲州某官员上书说找到了祥瑞,入宫献礼时,却指着一头番邦的长脖鹿,非说是麒麟,气得他哭笑不得。不过,刘北平既然能得他看中,总不至于如此愚蠢。

    “并非祥瑞,而是延寿仙药。”刘北平道:“若能善用此药,必可为大明延续百年盛世之局。”

    明帝听得来了些兴趣,以手势示意刘北平将宝物献上,刘大人招来个小太监,附耳说了几句,不久,小太监抱着个书篓回到御书房,他身后还跟着两个太监,抬着一卷裹得厚厚的羊皮。

    明帝先看了眼书篓,里面满满都是书,没发现什么特别,他又指着羊皮卷道:“此乃何物?”

    刘北平再次施礼,“回皇上,这是大明国。”

    明帝气势一沉,这个刘北平说话真有些放肆了,但他对能臣素来宽和,又知道刘北平脾气刚直,没什么弯弯绕绕,也就懒得说他,只道:“铺开吧。”

    两位太监面向明帝,将那羊皮卷直立放好,高度近有一丈。

    随着太监小心翼翼地展开羊皮卷,里面的内容缓缓呈现。

    明帝先还抱着猎奇的心思,可画面展开越多,他面色越凝重。

    羊皮卷上出现一条条河流,一座座高山,还有数不尽的城池村镇、官道乡路,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就连边塞、山区都囊括了,看着这一幕,明帝整个人都被震住。

    他的头皮一阵阵发麻,满身血液都在翻滚沸腾。

    那一瞬间的感觉,几乎是他从未有过,哪怕登基那日,他坐在龙座上接受百官朝贺,也只有一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地尽在我掌的志得意满。而不是像现在这般,深刻地感受到大明国究竟有多广阔,他的权势有多大,他的责任有多重。

    这是他的国家,这是他的治下,舆图上的一切,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所有黎民百姓,都属于他。

    他主宰生,也主宰死,主宰着繁荣锦绣,也主宰着腐朽枯败。

    明帝猛地站起来,疾步走向舆图,抬起手,轻轻描绘着上面粗细不一的线条,那每一条线,仿佛都是大明的血脉,交缠网覆,勾勒出江山的曲线。

    他的手指忍不住微微发颤,御书房中安静得没有半点声音。

    不知过了多久,明帝一字一句道:“爱卿,你说得对,这就是大明国,是朕的大明国。”

    当夜,御书房中灯火通明,次日,明帝竟罢朝一日,这是他登基以来首次罢朝,不少大臣们都在猜测到底发生了什么?有那些消息灵通的,知道刘北平昨日面见过皇上,纷纷找他试探。而刘北平却只是高深莫测道:“皇上在他的江山,他的子民。”

    一日一夜,当明帝终于从那几十本手札中抬头,他又看了眼舆图,忽然笑了笑,笑声有些瘆人,“原来,朕的大明国,繁荣之下,已是如此千疮百孔……”

    室内无一人敢搭腔,所有宫人都低垂着头。

    半晌,又听明帝道:“昨日刘北平言,舆图名为,那几十册书,为何没有名字?”

    总管太监回道:“刘大人说,书的作者还未想好名字。”

    又是一阵沉默。许久,明帝道:“既然如此,便由朕来提。”

    明帝取过毛笔,蘸了墨汁,在封皮上郑重落下苍劲有力的一笔。

    一横、一撇、一捺。

    笔走龙蛇,力透纸背。

    最终,封皮上留下五个大字。

    ——大明山河志。

    翌日,明帝在奉天殿中召见了韩鸿雪,当着满朝文武,韩鸿雪竟一点不怵,他博识多通、言之有物,一言一语分条析理又深中肯綮,其风姿引来众臣折服。明帝当场封他为博士,并入太书院主掌文教,其夫人方氏也获封诰命。

    在大明国,博士素有通晓史事、学富五车之名,尽管权利不大,但十足清贵,受到天下读书人所敬仰。

    韩鸿雪感恩受领,之后,皇上又念其情况特殊,允了他一年时间回乡探亲。

    就在韩博士带着他夫人回乡的路上,也被皇室书坊印制成册,在全国各大书行售卖。

    这套由明帝提名、吏部尚书刘北平作序,又受到许多朝中大员推崇的书籍,一经刊发便被抢购一空,一时间洛阳纸贵。

    京城,国中大儒王先令府中。

    一位年过半百的儒袍老者狂饮一口酒,对天高呼:“好!此乃好书、真书、奇书!读此书,足不出户便可阅尽大明,它必将传于天下!传于万世!”

    外间,他的数名学生们面面相觑,眼中都是羡慕。

    潼天,总兵府。

    夏侯枫挑灯夜读,直到时过三更,侯夫人进来为他披上件斗篷,柔声道:“侯爷,天已经很晚了,您明日再看吧。”

    夏侯枫对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