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红楼]大夫人的穿书红包群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90

分卷阅读90

    是好了。

    这症状一好,贾赦又开始想着瑚哥儿的教育问题了。

    原先在荣国府的时候,瑚哥儿也还小些,有史氏和贾代善护着,贾赦又想着让儿子度过最后快活的幼年生活,到也没拘着贾瑚。

    可现在在船上不是有空么,这几日他晕船也没法子教瑚哥儿。顾悕之又是个恨不下心的,白日里由着瑚哥儿在船仓里玩,还生怕瑚哥儿无聊了,又是讲故事,又是让下人们折腾什么七巧板的。

    先如今他不是好了么,贾赦就打算接手瑚哥儿的教育,雄心勃勃的贾赦还打算把儿子教育成一个文理全材的人。

    怕瑚哥儿小小年纪学的太多而产生什么厌学情绪,贾赦还特意制定了一下计划。又凭借着他在现代做了多年家教的经验,还特意安排了些寓教于乐的东西。

    贾赦还怕顾悕之心疼儿子学太多,还特意跟顾悕之说好,他要当个严父。

    顾悕之也随他,这还不确定谁虐到谁呢?瑚哥儿的童言稚语可不是一般人能经受得了的。

    王氏怀孕离现在也已经快大半年了,但是瑚哥儿居然还能记得当时的王氏的样子。贾赦单方面觉得瑚哥儿的记忆力肯定很好,既然在数学那边栽坑里了,贾赦就决定先教儿子背古诗。

    既然在京杭大运河上,那不如就先教一教关于京杭大运河的诗作好了,皮日休的那首汴河怀古顾悕之前几日也跟瑚哥儿提起过。

    为了寓教于乐,贾赦还特意抱着瑚哥儿去甲板上看了一回景色,然后又趁势念了几遍给瑚哥儿听。

    果不其然,“记忆力好”的瑚哥儿跟着贾赦念了几遍就已经能够磕磕绊绊的背出来了。

    自我感觉已经找到了教育瑚哥儿途径的贾赦,暗戳戳的翻出了他压箱底的唐诗选集。这阶段也不用瑚哥儿能背出来,先带着他读上几遍就好。

    乖宝宝贾瑚在跟着他爹念完了半本书已经,终于忍不住了,向贾赦问道。

    “爹,古人为什么这么麻烦呀,出门得作首诗,找人得作首诗,喝酒得作诗,升官要作诗,贬官还得作诗?”

    问得好,这个问题也困扰了贾赦很多年了,贾赦差点就想跟他儿子英雄惜英雄,让瑚哥儿别背了。

    不行,他是个严父来着。

    “作诗是抒发情感的方式呀,等你长大了,跟小伙伴们玩的时候,你和小伙伴们也有时候会一起做诗的。”

    这回答的不错,贾赦在心里给自己点了个赞,既回答了瑚哥儿的疑问,古人为什么要作诗,又点出了作诗的重要性,可以激发一下瑚哥儿对背古诗的兴趣。

    “那爹啊,你教瑚哥儿背诗开不开心?”瑚宝宝歪着头萌萌的问贾赦道。

    这是一道送分题?“开心啊!”不开心也得开心,不能打击到了儿子对于学诗的热情。更何况,瑚哥儿还是一个很可爱的小宝宝,教他自然是开心的。

    只见瑚哥儿拍着手说道,“那太好了,既然爹这么开心,作首诗来表达一下自己开心的情感吧。”

    第二回合,贾赦卒。

    第73章

    贾赦又教教了瑚哥儿几天, 也得出了个瑚哥儿年岁到底小些, 也确实不适合真正开始启蒙。只每天教这瑚哥儿背上两首故事,又教着识字, 再教一些最简单不过的算术罢了。

    剩余的时间贾赦不是带着瑚哥儿钓鱼,就是和顾悕之两个人给瑚哥儿讲故事。

    瑚哥儿因为吃过智慧树的果子, 果真是能做到过目不忘。贾赦一边教儿子,一边又被瑚宝宝的记忆力打击。还常常碎碎念上几句“要是我有你这记忆力,当年就不怕科举了。”

    在船上的日子,对大人们来说自然是还好, 既能看书解乏, 还能在闲暇的时候逗一逗儿子。

    可瑚哥儿就有点闷闷的了, 原先在京城的时候,贾代善会带着他去茶馆喝茶,史氏也老带着他出门吃席。虽难免给老头子, 老太太们捏几把小脸, 可至少是天天到外面去的。

    顾悕之见瑚哥儿怏怏不乐的样子,也不再拘着他,只要有人跟着,也让他去甲板上看看。可惜的站在甲板上也不过能看看风景,可沿途的风景也不过是千篇一律。

    顾悕之想着, 也该给瑚哥儿找个玩伴了。

    ****

    大概是这时候的房子都是一个样子的,扬州的房子倒是跟京城的荣国府一样的布局, 不过比荣国府要小上不少。

    前任的扬州知府大抵是升迁了, 细软都收拾走了, 粗苯些的家具倒都是都留了下来,能给下一任的知府省上不少钱。

    不过,顾悕之和贾赦都不是缺钱的,原本从京城带过来的东西就有不少。又有金陵那边的老宅子里也都有些家具放在库房里的,左右金陵离扬州也不远,让人用船运过来也便宜。

    这宅子少说歹说也有近一个月没住人了,这江南又潮湿,肯定得好好收拾过。

    尴尬的是,贾赦和顾悕之虽带了不少人过来,可都是身边的丫鬟小厮,史氏还怕瑚哥儿吃不惯扬州的吃食,连厨子都让带上了两个,可这粗使的丫鬟婆子却是没有带上的。

    原本想着,粗使的丫鬟到了扬州买也方便,横竖不是什么紧要的。可没料到这扬州的宅子还得好好收拾收拾。顾悕之和贾赦无法,打算先去驿站里住上几天。

    还得找了扬州的牙行,采买些粗使的人。原本顾悕之想着这些倒不用签死契,只找些家世清白的,签个十年就行,毕竟贾赦在扬州也待不了几年。将来要是回京城,这些人也必是不愿意离开扬州跟着他们回京城的。

    还是贾赦说了,不如先签了死契,将来,他们回京城了,不过是讲卖身契发还罢了,若是不愿意走的,左右还能打发到金陵的老宅里。

    采买粗使丫鬟,再加上还要打扫整修宅子的时间,到时候把东西搬进去又得一天,这粗粗算下来,竟是要在驿站住上五六天。顾悕之他们倒也是没什么,左右船上这么狭小的空间都住了,驿站这边好歹还宽敞些。

    只是,扬州这边的盐商很多,贾赦这个扬州知府虽不是管盐政的,可好歹是扬州的父母官,倒是有不少盐商来献殷勤。

    时下盐商斗富成风,最喜好修园子,这些个盐商们见父母官还住在驿站里,他们的园子又多,少不得来请一回。

    贾赦当然是拒绝了,这要是真住进去,少不了得一个官商勾结的名头。

    倒是当初跟着贾赦的官船一起走京杭大运河下江南的薛家来请了一回,他们家就在金陵,坐船过去也不过是半日的功夫,两家又算是亲戚,可以去他们家暂住几天。

    若是去金陵,贾家在金陵就有十二房,都是同族,这十二房能不来请?

    最后顾悕之索性拍板,她带着瑚哥儿和大部分的丫鬟婆子们先去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