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红楼]大夫人的穿书红包群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37

分卷阅读137

    都清楚“这可是我们史侯府未来的继承人,皇上会给这个恩典的。”

    好了,史侯这话可算是正式宣判了爵位跟二房没缘分了。

    史二老爷的脸色顿时灰败起来。

    第109章

    知道史侯有心把爵位留给这个刚出生的孙子, 史二太太自然不能就这么放任下去。

    史二太太便把“史家大房大爷体弱,活不长久”这种话给放了出去,让她的心腹们在候府里传起来。

    但她不知道的是史侯早就请了御医给他这个孙子看过了,御医也得出了。

    “大爷虽然瞧着弱了些, 这是双胎常有的,且大太太孕中伤心, 这才导致有些体弱,不过不妨事,小心将养着就行。”

    听到这些传言以后, 不仅没打消史侯想把爵位直接传给孙子的想法, 而且让史侯下定了决心,连夜把请封的折子都写了。

    现如今他还活着,二房就能在暗中这么咒孙子, 要是他死了,爵位又到了二房那头。那让鼒儿媳妇他们孤儿寡母该怎么活。

    他以后怎么去地下见鼒儿。

    原本孙子体弱且年纪小, 史侯打算等孙子年满三岁再起了名字请封。

    被史二太太这么一闹,史侯索性直接给孙女和孙子起了名字,史湘云和史湘霖。然后写了折子给史湘霖请封世子。

    因为怕皇帝为难, 史侯还特意往荣国府送了封信, 请顾悕之出面想皇后娘娘说情。

    这事顾悕之跟顾悦之说过后, 顾悦之也体谅史大太太他们孤儿寡母。所以皇帝不仅痛快的批了立史湘霖为世子的折子,皇后娘娘也特意赏了些东西指明了给史大太太。

    史氏一直心心念念着贾瑚的婚事, 贾元春年纪还比贾瑚大上一岁, 这会儿该更着急起来了。

    元春这身份说高, 也确实挺高,至少在京城的闺秀里,除了皇室的那些公主郡主们以外,鲜少有比元春身份还高的。

    元春出身一门两公的贾家,且是贾家的嫡长女,贾家有出息的子弟又多。别的不说,元春的父祖都算是十分给力了。

    贾代化战功赫赫,袭承了宁国公的爵位,贾敷是贾代化的长子,又以一个监生的身份中了探花,让宁国府从武转了文。

    更何况,元春还有个堂婶是皇后娘娘的亲meimei,这也能给元春加重几□□价。

    可尴尬的是,元春的生母陈氏不仅出身第,而且还颇有几分拎不清。这几分拎不清还是整个京城的贵妇们所公认的。

    这身份低大家还都能理解,这京城里的不少人家,往上数几代也都是在泥里刨食的,可这拎不清……

    娶个拎不清的媳妇可是祸家之始啊。

    现如今,相看媳妇的时候不仅是要挑个门当户对的,还要看一看这个姑娘的亲娘。

    一个姑娘毕竟是在内宅长大的,是由亲娘教养的,哪怕父祖都是十分出色的人,可父祖又管不到内宅去。

    哪怕元春平日里宴会游玩时都表现出了一个大家闺秀该有的样子,甚至比寻常闺秀还要出色几分。

    可女孝母,万一大家看到的,不过贾家大姑娘装出来的,平日里在家里也拎不清可怎么办。

    而且元春上无嫡亲兄弟扶持,下无姐妹帮衬,这难免就不够齐全。

    再一个,万一这贾大姑娘到时候也是个生不出儿子来的可怎么办。

    所以虽然元春样样出色,可来提亲的都是比宁国府要低上一个档次的,想着来攀附权贵的,真正门当户对的倒是真没有几个。

    可要在次一等的人家随便挑一个,别说是陈氏了,就连朱氏这个当婶母的,看着样样出挑的侄女都舍不得。

    太上皇也在愁啊。

    皇家的子弟娶媳妇向来是要比民间早上一些时候的。更何况太上皇觉得自己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总想着能在自己闭眼之前把忠义亲王一家给安排好。

    孙子大了该找媳妇了,可偏偏孙子的身份实在是尴尬。

    徒钟是忠义亲王的世子,这身份比除了徒铭和徒钰之外的堂兄弟们只高不低。

    但是他爹哪怕现如今被放了出来,封了忠义亲王,可是这也掩饰不了他爹是太上皇唯一的嫡子,还是造过反的那种。

    虽然新帝继位以后,对他那些兄弟们都不错,哪怕是潜邸的时候向新帝下过黑手的,还是都得了个亲王的爵位,还有个含义不错的封号。

    但是朝臣们都私底下猜测这是因为还有个太上皇震着的原因。等太上皇驾崩以后,当今怕是要秋后算账吧。

    当今在太上皇的支持下,地位日间稳固,所以现如今谁乐意去这日秋后的蚂蚱们沾上关系。

    这么下来,徒钟的婚事就成了大问题了。

    这结亲又不是结仇,哪怕是当到太上皇这份上了,也不能强买强卖啊。

    太上皇这几日特意乐意同家里有适龄闺女,孙女的大臣们聊天,不经意中也提起一下徒钟。

    大臣们也都是人精,听到这话以后,没有一个能顺着太上皇夸徒钟的。

    还有个适龄的太子爷呢,就算是有人想把闺女嫁到皇家的,不往身份更尊贵的太子爷那里努力,往徒钟这个不定时爆炸的□□那里努力干什么。

    太上皇愁啊愁啊。

    可惜的是他的大孙子并没有领会他愁绪,还跟着他的伴读贾珠计划着去山阴书院读书。

    生了个儿子是来讨债的,儿子生的儿子还是来讨债的,可能怎么办的,太上皇还是得替他孙子考虑婚事。

    等一下,贾珠,贾珠当年当徒钟的伴读的时候,虽说是当今推荐的,可太上皇那个时候也把贾珠里里外外调查过一遍。

    这会儿太上皇记起来贾珠貌似有个堂姐,宁国府的嫡长女,叫什么来着?

    好吧,叫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跟他大孙子相配啊,女大三,这不正好抱金砖么?

    而且据说这位贾家的大姑娘也是身份虽高,可在婚事上头却不怎么好寻,这不是跟他们家徒钟正好相配么。

    然而,太上皇也不过是想想。且不说宁国府那头指不定不肯答应,且说当今这一头也不好办。

    宁国府可连着荣国府呢,这两府出息的人又多,可徒钟的婚事,不是要挑那种显赫有实权的人,为着不犯了当今的忌讳,应该挑一个高位但是没什么权力的人家。

    太上皇虽然嘴里一直说着忠义亲王是来讨债的,可现如今闲下来了以后,心里也不是不明白。

    当年忠义亲王造反,有一大半是他连同着其他几个儿子逼的。

    当今把忠义亲王放出来以后,太上皇也见过一面忠义亲王,当年那个翩翩如玉的太子爷,已经被他这个当爹的逼得还没过四十,就已经有白发了。

    要说太上皇最放不下谁,那肯定就是非忠义亲王莫属了。

    当今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