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穿越之农家子种田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5

分卷阅读55

    还给家里的两头猪起了名字,大点的身上有黑点叫斑点,小的叫小白。

    “嗯,我知道了,这事我跟你爹商量一下再说!”李张氏皱着眉头若有所思。

    看李张氏这样,李果子还挺惊讶的,这就是差不多成了!?不是说在古代名字不是随便改的!?还以为指望不大呢,看这样貌似有隐情啊!

    到了三月底的时候,李大明准时回家了。一家人照常吃了顿饭,李白氏还是不阴不阳的,看这样子大家也没有闲聊的兴致,就各回各屋了。

    等安顿好李梅花,李大明和李张氏才开始拉家常,李张氏想起李果子名字的事情了,开口说道“他爹,前几天果子提起他名字的事,我才想起来,果子还没有上族谱吧!?”

    李大明也楞了一下,才缓缓点头,“嗯,果子确实没有上族谱!过年的时候都忘记这件事了!他娘,咋突然提起这件事了?”

    “唉,还不是前几天果子说学里的娃子都有大名,他的名字不好听嘛!”李张氏对这件事也挺无语的,连名字都攀比!

    “李果子这名字咋不好听了!?好听又好记!”李大明听这话不乐意了,这还是自己看见院子里的苹果树挂满了苹果才给起的果子这个名字呢,现在家里挣钱也是靠苹果呢,说明果子这个名起的好呢!

    “学里的娃子都叫大名,听着气派好听罢了!”李张氏也对这个不以为意,农家子平常还是叫小名的多,名字贱好养活!谁没事天天喊大名啊,听着就绕口。

    “算了,明天给爹娘说说,看看找找族长能不能开祠堂把果子写上去,毕竟读书了,也算是有点出息了!”李大明还是比较重视上族谱这件事。

    第二天吃完晚饭,李张氏和李陈氏在灶房里洗洗刷刷,李大明瞧着爹娘心情也不错,就简单说了李果子上族谱的事。

    “嗯,确实该上族谱了,以前是怕娃子立不住,也不敢把大名写到族谱上,害怕他八字弱压不住,现在看来可以上了!”李山抽了口旱烟,想了想说。

    李白氏自从听了闺女的话,对两个儿子儿媳有了芥蒂,越想越觉得手里有钱的很重要,最近对手里的钱财看得很重,一文钱都要问清楚明白!天天看着儿媳妇在脸前逛就没有好脸,觉得她俩挑拨儿子不孝顺自己。对儿子也没有好气,大了有私心了,还知道从爹娘手里扣钱了,简直是养了两个白眼狼,就是对孙子顺眼点,觉得他们人小不懂得一些阴暗的勾当。一听李果子没上族谱,有些急了,“咋今年过年的时候没说呢!?这都多大了还没上族谱!?”

    “娘,这不是果子前几天休学的时候说他的名字没有学里其它人的好听,我这不才想起来的吗!?”李大明最近也很怵自己老娘啊,简直逮谁喷谁啊,就跟个喷火龙一样,也只能连连赔笑。

    “哼,就你精!”李白氏翻了个白眼,“老头子还不赶快跟族长说说,看咋弄啊!?”

    “嗯,大白明天你拿上包点心和一坛酒,跟去族长家走一趟!”李山也觉得这事不能拖,必须马上解决。

    几人说定之后,就各自回房睡下了。

    第二天吃完早饭后,李山就带着李大明去了族长家,一路上村里碰到的村民无不用探究好奇的眼神看着他爷儿俩。

    “大叔,你家三娃子都去念书?”好奇村民一。

    “大明,在镇上当账房,挣了钱吧?到时候可不要忘了我们这些一起长大的啊!?”这个是跟李大明一起长大的。

    “李爷爷,这拿着东西去哪啊?”好奇村民二。

    “山子哥,你家是不是发财了?可别忘了我们这些族人啊!”这是跟李山一起长大的。

    。。。。。。

    面对以上等等情形,李山一路上只能苦笑,又很无奈,也不能得罪只能打哈哈,好话一箩筐,说是找族长给家里的小孙子上族谱。真是人怕出名猪怕壮!李家里三个男娃都送去读书这件事,在李渠村掀起了轩然大波,觉得他家是发了横财,不然怎么会脑子抽风这么可劲的花钱。一些平时交好的和不怎么来往的人纷纷来打探消息,当然也有一些是来哭穷借钱的。就连那李山那两个没有什么交集的亲哥哥都亲自上门,问李山是不是有发财的门路,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虽然分了家,但还是一家人,让他不要忘记提携一下,差点没把李山气死,自己可是记着当初受的穷受的苦呢,这俩人怎么脸皮这么厚!!

    到了族长家,还没进门就看到族长的儿媳妇李曹氏正在门口说话呢,“山子来啦!?看你来就来吧带什么东西啊?”

    “呵呵,看嫂子这话说得!”李山带着李大明跟着李曹氏进了门,“嫂子,族长在家吗?”

    “在在,公爹在书房里呢!”其实哪有书啊,就连只笔和纸都没有,就是叫着好听,有面子罢了,说白了就是间会客厅,族里有什么事情都在里边说。

    “哦,哦,在就好,嫂子我们进去了!”李山觉得今天李曹氏真是太热情了,以前见了人都是淡淡的,今天也不知咋了。

    “族长!”李山和李大明进了屋就对着族长做了个揖,才坐下。

    “山子,最近族里可是有很多你的流言啊!”李族的族长一向对李山没什么关注,也不怎么亲近,咋一听见李山家发达了的消息还不以为意,后来知道送了三个孙子读书才吃了一惊,也认为他发了大财。

    李山就知道有此遭,当下连连苦笑,“哎,族长可别信这些小道消息!天天来家里打问,觉得我们发了财,有请帮忙的,有借钱的,还有想入伙的!我都不知道说啥好!哪有发财啊,就是大明谋了个账房,挣得多些了,又见识到读书的好处,才让家里的几个娃子读几天书,这还是咬着牙强撑呢!”

    李族的族长人老成精,自然不会这么轻易地相信,但最近也没见李山家有什么大动作,心下也知道问不出什么来,“呵呵,是吗,大明随了你,脑子聪明着呢!”不服不行啊,一个穷小子赤手空拳的打下那么大一份家业,现在还把三个孙子送去读书了,谁知道以后咋样呢,想了想又说“山子,以后可要经常领着娃子们来老叔这里坐坐啊!”

    “呵呵,当然,只要您老不嫌弃就好!”李山怎么不明白族长的想法,“族长,我这次来是为了家里的小孙子上族谱的事来的。”

    “哦?小孙子?是果子那个娃子吧!”李族的族长还对李果子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