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东宫美人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83

分卷阅读183

    :“什么事,您说?”

    “娘娘您消消气。”太医因为她的火气而心中好生踌躇了一下,才敢道喜,“恭喜娘娘,您有喜了。”

    “?!?!?!”楚怡倒吸冷气,满脸震惊。

    “……你再说一遍?”她紧盯着太医。

    太医陪着笑,欠欠身:“娘娘您有喜了,气大伤身,您消消气。”

    “咝……”楚怡又吸了口冷气,一时间思维卡了壳。

    好在她身边的人反应快,青玉立即给太医塞了银子道谢,周明当即从殿中窜了出去,到前头的养心殿禀话。

    周明到的时候沈晰刚从乾清宫回来,一听见这喜讯便连殿门都没进,直接拐去了永寿宫。

    “楚怡——!”

    他人未到声先至,楚怡搐搐嘴角,淡看着殿门,静等着他走进来。

    沈晰走进殿中,三步并作两步地杀到罗汉床前,一把揽住她:“又有了?!”

    “……嗯。”楚怡点点头,“太医说有了,我自己还没什么感觉。”

    沈晰笑了声,自然不能让她由着性子自己怼孙氏了,吩咐宫人将孙氏押回去禁了足,而后坐到她身边:“两个多月?”

    “那肯定呗……”楚怡道。

    先帝差不多是两个月前驾崩的,然后沈晰就开始守孝。这期间他们都不能行房,这孩子只能是先帝驾崩前就已经怀上的。

    这么一算,这孩子可以说是来得争分夺秒了!

    然而楚怡叹了口气:“唉……”

    “怎么了?”沈晰揽住她,她愁眉苦脸的:“我有点害怕。就……上次生小太阳的时候,怪吓人的。我就特别担心这回……”

    “不会不会!”沈晰连声安慰,“这回什么事也不会出,这孩子必定能顺利生下来。”

    话音落下,殿中安静了几秒。

    之后他却也怂了:“咝……”他懊恼地摇摇头,顺着她的思路一想也害怕起来,便又说,“不生了也行。咱有小月亮小太阳了,再搭上命去生一个不值当。”

    楚怡:“……”

    她认认真真和他对视了片刻,泄气:“那还是生。”

    关于古代堕胎的问题,她在很久以前看过一个科普贴。

    首先可想而知,这年代主要都是“药流”,喝中药。宫斗里最常见的麝香其实不算实用的,更实用的是附子一类的东西,还有其他各种性寒的、活血的药材。

    楚怡当时看完帖子的感受是:嗯……感觉哪种喝下去都得搭上半条命。

    ——这说法可能夸张了点,但至少伤身是肯定的了。

    不说这个,就是二十一世纪医学进步后的流产方式也大多伤身啊!

    所以害怕归害怕,她觉得她还是生。她不是那种拥有无私母爱的人,对她来说为个孩子搭上性命不值当,但如果流了孩子还搭上命,那特么不是更不值当吗!

    楚怡僵硬地吞了口口水:“我……上回生产伤了身子,这回我好好补补!”

    “嗯。”沈晰也有些僵硬,点点头,“回头让太医院好好给你开些药膳,该吃什么吃什么,鸡汤一类的东西让小厨房一直炖着……”

    “……”楚怡的手拍在他腿上,提醒他,“守孝呢!”

    “没事,有孕是特例,父皇也会希望我多子多福。”沈晰边说边长缓了口气,又想想,道,“回头我安排一下,会把这事办妥,你放心。”

    ——怎么办妥?楚怡心中脑补的是沈晰可能要让人偷偷摸摸地给她做荤食,偷偷摸摸送进来,她偷偷摸摸吃。

    而沈晰实际上做的是,先大大方方地昭告天下婉贵妃有孕了(还强调了一下是先帝驾崩前怀上的),接着便授意他的弟弟们上奏,不卑不亢地“要求”他这个皇帝给贵妃开荤,理由是让孩子顺顺利利地生下来,才能真的让父皇在天之灵心安。

    如此,沈晰作为一个大、孝、子,自然就顺水推舟地答应啦!

    于是几日之后,楚怡便喝上了熬出一层金黄油脂的鸡汤。

    吃素吃了两个多月了,这口鸡汤带来的享受无与伦比,楚怡美滋滋地品了半天。

    晚上,小厨房又给她上了一道鱼汤,她继续美滋滋地细品,沈晰连带两个孩子强忍馋虫闷头吃素菜。

    .

    坤宁宫中,宫人们对皇后娘娘近来的情状有些担忧。

    ——用白蕊的话说,她就跟丢了魂似的。

    皇后与婉贵妃的不对付,从东宫便早已开始。但这回婉贵妃再度有孕,皇后却并无任何反应。

    并不只是没有动作,而是到了不悲不喜的地步。

    她在听闻婉贵妃有孕后只是淡淡地“哦”了一声,便又兀自发起了呆。她近来总是在发呆,坐在窗前、案前,或者是在殿里踱来踱去地发呆。

    只有皇长子来时能让她多说说话,除此之外,她脸上几乎看不到什么神采。

    宫人们想陪她说话,她也不怎么理会。可宫人们觉得这情形不对请太医来看……太医又诊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说她积郁过度。

    “积郁过度”算是个病么?太医说得也有点含糊。

    但太医倒也开了方子,可这方子喝了好一阵,又没见有什么起色。

    .

    五月中旬,差去杭州的户部与兵部官员陆续回了京,孙家被抄家问罪。

    罪人押回来,案子便归刑部管了。皇后的兄长赵源现下在刑部当差,正好将这案子接过去。

    这事至此就算跟楚成没有关系了。然而过了几日,楚顾氏进宫与楚怡相见时,却替楚成带了个话,打听皇后娘娘近来是不是有什么事。

    “皇后娘娘?”楚怡被母亲问得一愣,茫然摇头,“我不太同皇后娘娘走动。妻妾之间……您估计也清楚,我们互不招惹就是最好的了。”

    楚顾氏点点头,道了两遍“应该的”,却仍是眉心深皱。

    “怎么了?”楚怡追问她,“是出了什么事吗?”

    楚顾氏就将来龙去脉跟她说了。

    她说楚成与赵源这几年同朝为官,关系似乎一直还可以。近来赵源接下的查办孙家的案子是个大事,满朝都盯着,楚成却发现赵源有点心不在焉。

    “你哥哥素来懂人心,这你知道。”楚顾氏顿了顿,“他觉得不对劲,就暗中查了查赵家近来有什么事,倒没查出什么。后来查出一些瓜葛的,只是赵源的夫人近来进宫拜见过皇后娘娘,赵源也差不多就是那时开始心不在焉的,日子对的上。”

    “哦……”楚怡思量着点点头,“所以哥哥担心是皇后娘娘出事了?”

    “是。”楚顾氏颔首,“不过他也说了,就算真有什么事也不必你管,我也是这样觉得。他们之间惺惺相惜与你们之间的不睦是两回事。你哥哥欣赏赵源的本事,但也不能逼着你去帮你不喜欢的人。”

    “这我知道,他就是逼我我也不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