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宠妃罢工日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49

分卷阅读149

    司晨这个词儿岂是随便说的?

    图岳又气又怒,恰逢皇上召见,赶忙火急火燎地进了宫。御书房颇为宽敞,容纳得下诸多朝廷重臣,只见都察院的副都御史面色肃然,拱手劝谏:“还请皇上为太子着想,为大清着想……”

    匆忙赶到的王镛眼前一黑,怎么又是他手下的人?

    康熙听言,不喜不怒。他的视线在众臣身上转了一圈,径直忽略了副都御史的话,大步走到了屏风后:“老祖宗,注意脚下,您慢些……”

    只听太皇太后淡淡的声音响起:“哀家身子健朗着,有的是精力做那牝鸡司晨之事。”

    霎时间,副都御史闭了嘴,额角生出了滴滴冷汗,立于最前列的明珠大惊,骤然抬起了头。

    怎么劳动这位出马了?!

    第96章

    震惊过后,副都御史的脸色又是一变,提起牝鸡司晨……他怎么忘了这位老祖宗!

    太皇太后历经三朝,更是抚养了当今圣上,在皇帝亲政之前,甚至是亲政之后较长一段时日,朝中事事都要过问她的意见。

    她不是恋权之人,见孙儿的处事手段日渐成熟,便退居深宫,渐渐不问前朝诸事,祖孙和睦,称得上一段佳话,皇上最为敬重的便是这位祖母。

    二十多年前,四大辅臣当政,鳌拜专权,帝王威势一度到达了岌岌可危的境地。因着主少国疑,若是没有太皇太后这根定海神针在,当机立断迎了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入宫为后、遏必隆的长女钮钴禄氏为妃,殚精竭虑,从中周旋,为圣上留下了韬光养晦的宝贵时机,如今是个什么情形,谁也说不准了。

    太皇太后没有退居之前,虽说祖孙俩偶尔产生争执,更是在三藩问题上意见不一,但终究成了平三藩的有力后盾,安抚那些个宗室王爷,给予皇上最大的支持。

    想当初,三藩之乱持续多年,南方差不多都沦陷了,大臣们惶惶不可终日,还有人提议迁出关内,重回盛京,被祖孙俩联手惩治了去。

    巾帼不让须眉,一己之力扶大厦之将倾,可以说,如今政治清明,万岁拥有明君之相,太皇太后当为最大的功臣。

    ——也不是没有人攻讦于她。

    鳌拜那个逆臣,狂妄无比,曾经地上了一份折子,当着太皇太后的面,说应避免女子当政,重蹈牝鸡司晨之事。当年皇帝还小,这可是明晃晃地打了太皇太后的脸,指着鼻子骂她!

    至此之后,牝鸡司晨这个词儿,就成了太皇太后的逆鳞。

    鳌拜的下场谁都看见了,说句不好听的话,即便她不愿还政于皇上,意欲垂帘,除了忠心耿耿的保皇党,不会有人说一个不字。

    谁敢指责?

    谁也不敢。

    现如今,太皇太后七十多岁的高龄,久居深宫不问世事,可他们不敢遗忘,不敢不敬这位祖宗。皇上的理政手腕,还是这位主儿一手调教出来的!

    种种思绪一晃而过,眼见太皇太后被皇帝搀扶着,面容冷厉,眸中不见慈和,就有人暗道不好。

    一干大臣齐刷刷地跪了下去,“微臣/奴才给老祖宗请安,恭祝老祖宗凤体安康,福寿绵长……”

    马齐大着胆子抬头望了一眼,哪还有不明白的?

    太皇太后同样是来给宜贵妃娘娘撑腰的。

    一时间,马齐感慨不已,暗自庆幸富庆做了五阿哥的伴读,宜贵妃不仅圣眷深厚,凤眷也是无双啊。

    瞥了眼图岳,后者已是止不住的笑容,与战战兢兢的副都御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福寿绵长?”太皇太后扶着椅背坐下,淡淡道,“使不得。你们盼着我福寿绵长,就不怕哀家人老成精了,重新干预朝政吗?”

    没有丝毫避讳地将这话说出来,不等众人开口,她沉着脸道:“宜贵妃不过给太子送了春衣,竟被你们小题大做到了如此地步。她是牝鸡司晨,那哀家是什么?于皇帝幼时的那些作为,是不是要颠覆江山,断了国祚,无言面见列祖列宗了?!”

    康熙一边给她顺着气,一边冷眼望去,暗暗将面色不自在的几个官员记在了心底。

    主动求见、一脸凛然劝谏帝王的副都御史大惊失色,叩头道:“老祖宗息怒,老祖宗息怒!”

    “你们一个个的,正事不做,成日盯着皇帝的后宫,居心何在?”太皇太后的眼神不见混浊,犀利至极地打量着堂下的众人,“和哀家比,宜贵妃一未干政,二未失德,若真要弹劾,先把哀家弹劾了,你们说如何啊?”

    霎时,惶恐请罪的声音此起彼伏,久久不能停歇。

    明珠在心底叹了口气,全是无用功!有老祖宗在,牝鸡司晨这个罪名,是怎么也不能成立了。

    皇上竟请出了太皇太后,太皇太后竟也愿意帮衬宜贵妃,饶是明珠再怎么智券在握,也有了深深的挫败之感。

    晌午时候,副都御史出马,在他的预料之外,着实给了他一个大惊喜。他的目光沉了一沉,原以为能扳倒郭络罗氏……

    “明珠。”

    明大人低垂着头,只听老祖宗骤然点了他的名儿,顿时心下一凛,拱手道:“奴才在。”

    “太子幼时失母,自小没有额娘关怀。”出人意料的,太皇太后话锋一转,提起了太子。

    她放轻嗓音,叹了口气:“你是做阿玛的人,你们都是做阿玛的人。设身处地想想,对于孩子,阿玛终归比不上额娘细心,总有照料不到的地方。太子与小五玩得好,哀家看在眼里,能看出他的艳羡,艳羡小五有一个好额娘。哀家思来想去,夜不安眠啊!于是吩咐宜贵妃多多看顾……”

    居然打起了感情牌!

    还是老祖宗的吩咐?

    此等缘由,让明珠张了张嘴,无话可说。

    太子殿下自小没了额娘,渴望关爱乃是天经地义的事,这要他怎么反驳?

    恩威并施,双管齐下,这是在逼他表态,也是警告。

    太皇太后像是察觉了什么,至于她吩咐的为什么不是平嫔赫舍里氏……当下,谁也不会提出质疑。

    话说回来,牝鸡司晨这个罪名,不像今儿早朝那般,非是他安到宜贵妃头上去的,牵连不到自己。

    到底是哪家出的手?万般算计都成空啊。

    明珠心中苦笑,权衡再三,只得接话道:“老祖宗与皇上的拳拳爱护之心,奴才听着动容。太子爷有宜贵妃看顾,乃是幸事中的幸事,什么牝鸡司晨,都是一派胡言!”

    明中堂都表了态,应和的官员那是一个接着一个,很快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浪潮,令太皇太后的面色缓和了许多,微微颔首,露出了笑容。

    威胁保成的不利因素,都得扼杀在摇篮之中。现如今已过了明路,若再有人借此攻讦宜贵妃,那就是不敬皇帝,不敬哀家。

    这样的人,也不必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