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耽美小说 - 爱神眨眨眼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01

分卷阅读101

    。她一身黝黑的皮肤,一双黝黑的眼睛,神色疲惫。她嘴里念念有词,怪腔怪调的,我没听懂,但可以肯定她是对我和男人说的。我问男人:“她在说什么?”

    男人摇头,他也听不懂。我看看他,他的黑眼睛也跟着那灯泡一闪一闪,他根本不想去听,去弄懂,他沉浸在自己的心事里,神游天外了。那女人还在盯着我们说话,我走近过去,又听了几遍,总算听出来了。她试图向我们兜售她竹篮里的手链。她说的是,你好,你好,恭喜发财。她说着这些坐在那里,只有嘴皮子在动,目光呆滞,也像神游到了天外去。

    她不时抚摸自己胸前挂着的十字架。

    我从女人身边走开,仰头看那教堂。它比我在电视电影里见过的那些教堂迷你多了。更像什么总督府邸之类的民间大宅。它的一面墙身是雪白的,白天我经过它时,看到过它的红砖顶,夜里,一片片红砖浑然一体了,成了一块压在屋顶上的红木板,看上去那么厚重。

    男人在我身后说话:“我经常想到那个晚上。阿华,殷殷和我三个人走散了,又找到了彼此,躺在公园里气喘吁吁的那个晚上。”

    一根烟抽完了,我又点了一根,吸了一口,仍望着那教堂:“怎么想起它?”

    “我们是三位一体的。暴力,爱情,死亡,一个人生命中最容易遭遇的三种最莫名其妙,突如其来的东西。”

    三位一体我知道。我说:“圣父圣子圣灵,他们是一样的吗?”

    “据说他们都是神,但是都不一样。”

    “神不止一个?我以为信上帝的人都信一个神。”

    “也可能是翻译版本的问题,神就变来变去,有时是一个,有时是两个,世界各地信的都不一样,被殖民过的地方信圣母多一些,耶稣受难的故事,细节多一些。”

    我回头看男人,抖抖烟灰,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这个话题超出了我的认知范畴,什么神啊,信仰啊,殖民啊……殖民——这个词一从男人嘴里冒出来,我仿佛回到了历史课堂。

    我笑了声。我没上过几节历史课。我都逃了。数学课,语文课我也逃,体育课我不逃,我要在体育课上看别的男孩儿修长的腿。有的男孩儿开始长腿毛了,有的腿上还是光溜溜的。

    我说:“那个把随身听给我的男孩儿,晚上,他会爬到我床上,他说,小余,我好冷啊,你抱抱我吧。我就抱住他。后来有人收养了他,我们那个年纪,十五六了,还有人要领养,是很难得的一件事。”

    “好幸运。”

    “不能说是幸运吧,十几岁了,还没学会被人爱,怎么爱人,就明白了很多时候没有人爱你,你不过是一种寄托,是随时都可以被放下的。很难再去接受什么家庭,什么温暖,不想被放下,你就要很小心,很谨慎。”我抽烟,“和s的情况有点像,我对他,或许是同病相怜。”我挠挠下巴,“应该就是同病相怜。”

    男人没接话,我便继续说那个男孩儿:“那家人以前有个儿子,和他差不多大,听说和他长得很像,男孩儿意外溺水死了。那对父母看到他的时候,扑过去就小欢小欢的叫,他蛮开心的点着头说,是我,我是小欢,我是你们的儿子。爸,妈,他喊他们。

    “没多久,我就收到了那个随身听,听说他自杀了。他爸爸mama送他去治他的同性恋病。成天电击,泡冷水,他们把他剃成光头,他的头发留得很长,他多宝贝自己的头发,你知道吗?他可以不吃不喝,但是头发一定要用最好的洗发水,护发素,他还因为这个去了理发店当小工。他用存下来的钱买了那个随身听。他有一盘王菲的磁带。

    “他自杀了,把随身听留给了我。”

    我抽着烟迈开步子,男人也走了起来。他不说话,经过一个供着尊石佛的白佛塔。他看了会儿,我也跟着看了会儿,然后我们继续走,经过了只有一扇窄门的邮局,一间木头房子图书馆,我们没停下,经过海事博物馆时,我说:“昨天我就是在这里被搭讪的。”

    “你住的地方就在附近?”

    我找了找,不太能确定,指着南面说:“在那里吧,好像。”

    男人说:“快到旧城门了。”

    我们从旧城门走了出去。

    没多久,我就闻到了海的味道,又腥又涩。我从身边两栋矮楼的缝隙里看到了大海。夜里的大海,黑涛翻涌。海浪扑打沙滩,沙沙作响。我和男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我说:“我们现在要走去哪里?”

    男人说:“我们沿着海走呢。”

    我说:“要走外面吗,走沙滩。”

    男人问:“你去了灯塔了吗?”

    我远眺了眼,哪里都看不到灯塔,看不到一团悬得高高的光。我说:“你说的那个爱神庙在附近吗?”

    男人抬起胳膊往前指,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除了一些平房,什么都没没有。天空和大海一样的黑,让人产生一种平房头顶大海,在空中漂流的错觉。

    我揉了揉眼睛,说:“走在这条路上,感觉不在东南亚,感觉在欧洲。“

    ”好几百年前的欧洲吧,你去南美也会有这种感觉。”

    “你去过欧洲吗?南美呢?”我问。

    男人点头,并说:“我想和他制造很多回忆,我们马不停蹄地去了好多地方,除了北极南极,”他笑了,“我们两个都太怕冷啦,十月份的蒙特利尔我们就受不了了。”

    “哦,那你没看过北极熊和企鹅。”

    “动物园里有啊。“男人说,“我们夏天去的北海道,在冷气房里看企鹅。有一只企鹅,傻头傻脑的,它们本来都是排好队,跟着驯养员的哨声排成一排绕着一个水池走路,那只企鹅怎么也走不好,不是走到队伍外面,就是险些要掉进水池里,就能看到它的翅膀一直乱拍,好像很慌张,大家都注意到它了,小孩子笑,大人也笑,好可爱啊,好可爱啊,大家一边笑一边这么说,那只企鹅后来掉进了水池里。我们能看到水池下面,就看到它一直往下游,往下游。它撞到玻璃,又开始乱拍翅膀。”

    我听着,男人说到这里却没说下去了,我看了看他,他可能在吊我胃口,讲故事的人总会选择把最震撼的部分留在最后。或许是他的一番感慨,或许是那只企鹅的结局……企鹅死了吗?他后来可能在报纸上看到这只企鹅死了,专家诊断它患有抑郁症,还是他和阿丰在动物园躲到深夜,偷了这只企鹅出来,可是他们找不到放生它的地方,只好把它养在酒店的浴缸里,结果被酒店的人发现了,这则故事也成了新闻。某年某月某日的一份日文报纸上,留下了他们共同存在过的证据。

    可是男人没有说下去。

    我忍不住问:”就这样?“

    男人无奈:“还要怎么样?”

    我不懂了:“我以为后面还有,比如这只企鹅得了抑郁症,要么就是你们去偷企鹅,放生它。”

    “放生它?放去哪里?我们要怎么带